華為5G領先世界,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并且在華為的幫助下,國内的5G網絡建設程序也走在了全球的前沿。截至目前,國内三大營運商已經建成了超過百萬座5G基站,使用者量也是數以億計,縱觀整個5G市場,都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5G頻段的選擇上,華為與國外的某些廠商,尤其是美企出現了分歧。華為5G基本上都是中低頻段的厘米波,而美國的5G則是以高頻段的毫米波為主,這兩種5G網絡都比較流行,也說不清楚到底誰更勝一籌。
那麼厘米波和毫米波究竟有什麼差別呢?華為在研發厘米波5G的同時,有沒有注意到毫米波?
厘米波和毫米波的差別
從本質上來看,厘米波和毫米波都屬于5G網絡,隻不過是頻段不同而已,前者集中在中低頻段,具有覆寫範圍廣、穿透力強和建設成本低等優點。也正是因為這些優勢,國内才會選擇厘米波作為5G網絡的主頻段,因為它很符合國内的實際建設情況。
要知道,國内想要完成5G網絡的普及,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除了需要華為等公司的技術支援以外,還離不開三大營運商的基礎建設。如果成本太高,三大營運商無力承擔,那麼邁向5G時代就成了空口白話,是以厘米波5G可以說是國内唯一的選擇。
但不可否認的是,毫米波5G也有一些明顯的優點,比如說超大使用者容量、超大帶寬、超低延遲時間這三項特性。是以,在某些特定的領域,毫米波5G擁有更強的競争力,美國一直将其視為主流的發展方向,并且還在全球範圍内推廣毫米波。
雖然就目前來看,厘米波在5G市場仍然占有大部分比例,但毫米波也逐漸被各個國家接受,并展開了深入研究。而且業内普遍認為,在未來的5G市場,将會呈現出厘米波和毫米波共存的局面,屆時所有國家都必須要掌握這兩種頻段,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中國毫米波迎來裡程碑突破
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國内在布局厘米波5G的同時,也對毫米波進行了相關部署。據了解,最近這段時間,國内很多公司都與高通建立了合作關系,其目的就是嘗試高通推出的毫米波技術,感受一下和厘米波的差距。
今年5月份,高通通過骁龍X65基帶,實作了對200MHz毫米波載波帶寬和獨立組網模式的突破,确立了自己在毫米波5G領域的領先地位。而後在7月份,高通又完成了全球首個支援200MHz載波帶寬的毫米波資料連接配接,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優勢。
這充分證明了一個事實,在毫米波5G領域,美企已經走在了前面,國内的公司之是以與它們合作,就是為了在毫米波5G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由于美國态度的影響,中國公司并不能完全依靠美企,它們隻是想抓住國内這個龐大的市場,不會真心合作。
好在根據9月份國内媒體最新報道稱,中國毫米波迎來裡程碑突破,華為正式宣布,已經完成了5G高低頻載波聚合技術測試,成為全球首個完成該測試的廠商。這意味着華為對高頻段的5G,也就是毫米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再次幫助國内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具體來看,在華為的高低頻載波聚合技術的支援下,5G網絡的最高下載下傳速度可達5.2G每秒,重新整理了紀錄。雖然現在國内還沒有向各大通信公司和營運商頒發毫米波5G的營運牌照,但華為的研發成果為國内鋪設毫米波5G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要不了多久就能全面商用。
華為功不可沒
不得不說,關于國内的5G網絡建設,華為功不可沒!先是之前的厘米波,現在又是毫米波,華為不愧是國内最優秀的科技型企業。事實上,華為在全球通信市場,已經連續當了十多年的第一,自從打敗美國思科之後, 它就沒有了競争對手。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兩年華為還曾遭受到了美國的無理針對,其5G網絡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頻頻遇挫,很多合作夥伴都倒戈相向。但華為并沒有是以而一蹶不振,更沒有向美國妥協,它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一次又一次地承受住了來自于美國的壓力。
現在看來,在和美國的博弈中,華為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因為其幫助中國毫米波5G完成了裡程碑式的突破,就相當于打破了美企的封鎖。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國内将會全面布局毫米波,争取像厘米波5G一樣做到全球領先。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無論是厘米波還是毫米波,都是5G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說不清楚到底哪個比較好,那麼全都掌握在手裡肯定沒有錯。如今華為對毫米波5G的研究,再次實作了領先,有它的支援,中國5G何愁不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