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庭筠:才華再高,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溫庭筠:才華再高,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先來猜個謎。

有這麼一個人,他和李商隐合稱“溫李”,與韋莊組成“溫韋CP”,因才思靈活,八叉手成八韻,被譽為“溫八叉”,還被稱作考場第一槍手,他是誰?

你猜,你慢慢猜。

沒錯,他就是“花間派”掌門人溫庭筠。

一看到“花間派”這個引人聯想、富有詩意的名字,也許你會認為溫庭筠是一個風度翩翩風流倜傥的大才子,其實這種想法對了一半。

溫庭筠是才子沒錯,風流也沒錯,但風度翩翩就和他沒緣分了,因為他還有一個名字叫“溫鐘馗”。

鐘馗大家都知道,那是捉鬼驅邪的夥計,能鎮住鬼的,那得比鬼還難看,據說溫庭筠很對得起這一稱呼。

雖然長得影響市容,但人家祖上曾經闊過。

他的遠祖是初唐宰相溫彥博,那可是當時的風雲人物。

小溫同學遺傳了先祖的優秀基因,從小聰慧,再加上自己後天的勤奮,年紀輕輕就已經在唐詩圈、寫詞圈混得風生水起。

他還善鼓琴吹笛,自己說:“有弦即彈,有孔即吹,何必爨(cuàn)桐與柯亭也。”

溫同學确實是個不可多得的複合型人才,好好幹吧,大唐在等着你呢。

和别的讀書人一樣,有志青年溫庭筠也想走走大唐聯考這座獨木橋。

那一年,他來到長安,當了“京漂”。

憑着才華,他和莊恪太子李永交好。能被帝國的繼承人重視,溫庭筠的前程看似一片大好。

但俗話說得好,靠山山倒。

後來李永倒台了,之後溫庭筠參加大唐聯考也沒通過,但據說考試成績還不錯,但就是榜上無名。

給出的解釋是: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失魂落魄的溫才子回到故鄉太原,還生了一場病,打擊不可謂不小。

病好了之後,他到江淮一帶遊曆,其實就是散散心。

揚子留後姚勖是他的一個遠親,他很看重溫庭筠,拿出很多錢财資助他,并鼓勵他說:小夥子,我看好你喲!

拿到資助的溫才子轉身來到了青樓歌館,把錢财資助給了那些年輕貌美的女子。

他深入她們的閨房,了解她們的飲食起居,和她們促膝談心,把酒言歡。晚上一起賞月亮,早晨一塊看朝陽,生活樂無邊。

經過親身考察,他掌握了第一手的年輕女子思想動态,之後一篇篇留守女子情況調查報告相繼問世:

更漏子·玉爐香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鬓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這是一名女子在長夜相思的故事。

夢江南·千萬恨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這是一名女子在月光下相思的故事。

瑤瑟怨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

雁聲遠過潇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這是一名女子長夜難眠,滿含幽怨的故事。

溫庭筠在詩詞中想要表達的感情簡直呼之欲出:我是婦女之友,我為女子代言。

優美的文字、細膩的情感,配上女子漂亮的臉蛋、婀娜的腰肢、清脆的歌喉,瞬間刷屏了大唐的朋友圈,大唐金曲排行榜幾個月前幾名排名都是溫庭筠。

熱搜第一是溫庭筠。

流量之王是溫庭筠。

他成了大唐炙手可熱的人物。

當然他的大名也傳到了姚勖耳中。

姚勖顯然不認同溫庭筠的做法。

他的一瓢涼水直接把溫庭筠從火熱的夏天帶到嚴冬。

據《玉泉子》記載:勖大怒,笞且逐之。

就是被人打了一頓,趕了出來。

這麼一個流量大明星被打,奇恥大辱啊!

這一年他正式改名叫溫庭筠,溫岐成了曾用名。

在外流浪幾年之後,溫庭筠的目的地依然是長安。

溫庭筠來長安的消息引起大小媒體及自媒體的興趣。

《長安早中晚報》:溫才子,歡迎你!

《每日八一卦》:從溫岐到溫庭筠,他經曆了什麼?

《青樓小消息》:溫溫,我在這裡等你吆

《大唐聯考論壇》:聯考誰折桂?答案似乎已明了。

自媒體大亨令狐滈伸出橄榄枝:好哥們,一起嗨起來!

一家知名娛樂媒體更是為此專門舉辦了大型真人秀節目“飛奔吧,溫哥”,據說收視率在大唐排名第一,既賺人氣又賺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話說得還真沒錯。

來到長安的溫才子沒有去拜谒權貴,請求庇護;也沒有去找同行們互相切磋,提高知名度。而是迅速地融入令狐滈、裴誠這些官二代及官幾代的小圈子。

《舊唐書·溫庭筠傳》: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裴度子或侄)、令狐滈(令狐绹子)之徒,相與蒱飲,酣醉終日。

文人雅士們自然是不會隻喝酒、看跳舞,那和一般的酒鬼有啥差別,吟詩作賦就成了一個必然的活動。

一次裴誠開party時,溫庭筠又一次展示了他的才子風範。

新添聲楊柳枝詞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不能不佩服溫才子的奇思妙想,後兩句詩直接觸摸到相思之人最柔軟、最敏感的内心,替她們說出了想說卻不知怎麼說的心聲,說他是“婦女之友”一點也不為過。

在風月場玩的不亦樂乎的溫庭筠在考場卻備受打擊,一點也不順風順水。

因為官方對他的備案是:士行塵雜,不修邊幅;為恻豔之詞。

簡單說就是生活作風有問題,所寫詩詞的風格和内容與大唐官場的浩然正氣格格不入。

他的考場經曆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後來溫庭筠也算看明白了,這幫官場的家夥是不打算帶自己玩啊。好,算你們狠,但爺們也不是好惹的,得讓你們知道知道我的厲害。

唐朝聯考考試律賦,八韻一篇,難度較大,不比現在的聯考作文好寫。

但對溫才子來說就So easy了,隻見他把手叉了八下,自己的聯考試卷就完成了,“溫八叉”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然後他就當起了考場活雷鋒,把那些抓耳撓腮也蹦不出半個字的考生的試卷也給答完了,簡直就是那些人的大救星。

是以,他又獲得了“救數人”的光榮稱号。

每次考試,考生們都願意緊緊圍繞在溫庭筠的周圍,那是黃金地帶,千金不易。

他就是考生們眼中YYDS啊。

監考的老師們顯然不這樣想,考生作弊成功,那就是打他們的臉啊,但苦于抓不着把柄,也無計可施。

禮部侍郎沈詢主持考試的時候,故意給溫庭筠單獨設座,并放到自己身邊,就像老師把調皮學生的座位調到自己跟前一樣,給他特别的“優待”,心想在我的眼皮底下不信你還能代别人答卷。

結果考完之後,溫庭筠說他又幫助了八個人,估計沈大人得哭暈在洗手間裡。

至于怎麼幫的,至今仍是考場一大懸案。

溫庭筠的屢考不第,除了名聲不好之外,和一個人也有一定關系,那人就是令狐绹,當時的宰相。

令狐绹是溫庭筠好哥們令狐滈的父親,因為令狐滈的緣故,溫庭筠常常出入相府,而令狐绹一開始也對溫庭筠很歡迎: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但事就壞在溫庭筠的嘴上。

晚唐的大BOSS宣宗皇帝非常喜歡《菩薩蠻》,經常和臣子們寫詞取樂,但苦于寫得好的太少,大BOSS很遺憾。

老闆的遺憾就是下屬的失職,心急火燎的令狐绹一拍腦門忽然想到了溫庭筠,這哥們是寫詞的高手啊。

于是令狐宰相顧不得身份求助于溫才子,寫詞對溫庭筠來說就是小菜一碟,連手都不用叉八下,一首《菩薩蠻》就傾瀉于宣紙之上。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鬓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鹧鸪。

寫得是真好。那句“鬓雲欲度香腮雪”就很令人敬佩,烏黑的長發輕輕掠過女子粉嫩的臉龐,是那樣的迷人。

這得見過多少女子起床才能寫出如此令人怦然心動的文字。

令狐宰相深有同感。但畢竟不是自己寫的,如果傳出去對自己名聲不好。是以令狐绹再三叮囑溫庭筠:哥們,咱可說好了,詞的署名權歸我,稿費歸你,并且我還另有大紅包給你,你千萬别把這件事告訴别人。

令狐绹把詞獻給老闆說:我寫得不好,請您斧正。

宣宗皇帝是賞詞高手,讀後連聲說好,令狐愛卿真是文采飛揚啊!

這事本來很完美,令狐宰相拍馬屁成功,給老闆留下好印象,自然不會虧待溫庭筠,他的聯考之路也許會很平坦。

但是,

溫才子的版權意識很強,自己的作品怎麼能讓别人署名呢?

于是他到處給人說作品是自己的,他給一塊玩的同伴說,給跳舞的歌姬說,給賣菜的大媽說,給放牛的牧童說。

總之全長安的人都知道令狐宰相侵犯了人家溫庭筠的版權。

令狐宰相氣得差點拿根面條去上吊。

還有一次,宣宗皇帝有一對子含有“金步搖”三個字,讓人對下聯,但沒人能對出,令狐宰相也不能。

不長記性的令狐绹又想到溫庭筠,問怎麼對。溫才子當即對出“玉條脫”,皇帝果然很滿意。

令狐宰相本着不恥下問的原則謙虛的問溫庭筠“玉條脫”出自哪本書,溫庭筠說出自《南華經》。

這樣告訴令狐绹不就完了嗎,但溫庭筠是誰啊,他下面的話讓令狐宰相無地自容。

他說:“哥們,《南華經》并非是僻書,您再忙也應該多讀讀書啊”

意思就是連這樣的書都沒讀,你是怎麼當上的宰相啊。

呵呵,這哪是和上司說話,簡直就是老師在批評國小生啊。

估計一萬個國罵在令狐宰相心中奔騰而過。

溫庭筠還曾對人說:中書省内坐将軍。

中書省是國家重要部門,裡面都是一些飽學之士。做将軍的是武将,往往魯莽不讀書。

溫庭筠這又是在諷刺令狐绹讀書少。

可想而知,令狐宰相知道後會怎麼想。

雖然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但令狐绹的肚子顯然沒有那麼大。

他漸漸疏遠了溫庭筠,還想在官場混,别說門,窗戶也沒有。

對于令狐绹的疏遠,溫庭筠也是清楚的。

他後來曾說:“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

意思就是早知這樣,應該管住自己的嘴,現在我腸子都悔青了。

得罪了宰相,在長安是混不下去了,好在當時徐商鎮襄陽,他賞識溫庭筠,邀他前往。

本着樹挪死人挪活的想法,溫庭筠離開了打拼多年的長安。

那是一個清晨,途經商山。

年近知命的溫庭筠心潮起伏,感慨萬千,肺腑之言随口緩緩吟哦而出: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铎,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驿牆。

因思杜陵夢,凫雁滿回塘。

大清早的,車馬鈴铎已叮當作響,我這遠行之人還在思念自己的故鄉。

雞起得真他媽的早,月亮還沒落下去它就催促個不停;唉,結霜的闆橋上已有了早行人的足迹。

擡眼望去,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牆。

昨晚我夢到了杜陵,那景色真好啊,一群群凫雁,還能在故鄉的池塘裡自由自在的嬉戲。

溫庭筠想要表達的情感其實很簡單: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留下來陪你每個春夏秋冬。

沒有了士行塵雜,沒有了恻豔之詞,有的隻是滄桑。

在襄陽待了不久,徐商被調到别的地方任職,沒了依靠的溫庭筠隻好離開。

路過陳琳墓時,溫庭筠有感而發:

過陳琳墓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

莫怪臨風倍惆怅,欲将書劍學從軍。

意思是:陳琳,真羨慕你啊,你的命真好,你寫文章痛罵曹操,卻仍然受到他的重視,被委以重任,而我這位“霸才”至今無人賞識,真是衰啊!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後來他的貴人徐商當了宰相,提拔他任國子助教,重要的是還主持秋試。

就是那年的大唐聯考他說了算,他說誰行誰就行,不服不行。

真是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掌握了話語權的溫庭筠就按自己的意願錄取了三十幾名進士,為了表示公正,沒水分,他還把這三十幾篇文章張榜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

不能不說,溫庭筠的膽子真大,這可以說是大唐聯考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前無古人。

但這事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在被錄取的考生為他點贊歡呼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對他恨之入骨。

宰相楊收就是其中一位。

他一腳把溫庭筠踢出長安,貶方城尉。

臨走之時,很多人為他送行,為他寫詩,其中紀唐夫寫得最好:

送溫庭筠尉方城

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

鳳凰诏下雖沾命,鹦鹉才高卻累身。

且盡綠醽銷積恨,莫辭黃绶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鹦鹉才高卻累身”這句說的真心好,可以說是對溫庭筠的一個總結。

被貶之後的溫庭筠心力交瘁,不久離開人世。

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對他的評價很高:李商隐是舊傳統的結束者,溫庭筠是新趨勢的發揚者。

最後回味一下他被選入國中國文課本的一首詞: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依舊是思婦的形象,感情細膩,語言清麗自然,用現在話說是小資情調很濃。

當然也許有人不喜歡,尤其是那些性格剽悍,獅吼功已達爐火純青境界的女子。

她們會這樣說:死鬼,到哪兒去了,給你三秒鐘,快給老娘滾回來!

那效果,杠杠的。

言語雖不同,思念之情卻是一樣一樣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