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蕭軍研究會紅色文化研究院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湖光路25号,成立于2017年12月26日毛澤東主席誕辰124周年紀念日。走進這裡,一張張圖檔、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實物,老一輩革命家光輝事迹、改革開放廣東率先殺出一條血路、中國蕭軍研究會紅色文化研究院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紅色和慈善活動展等陳列,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革命後代、退休幹部、高校上司等人群紛沓而至,慕名前來參觀學習,感受初心,銘記使命。1840年以來,中國經曆百年磨難、百年奮鬥,終于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建立起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今天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在一個個曆史緊要關頭、危難時刻,共産黨人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的勇氣來自哪裡?實踐證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共産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圍繞這一鮮明主題思想,中國蕭軍研究會紅色文化研究院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深化紅色理論研究,深入開展紅色宣傳,熱忱開展公益事業,帶動發展紅色經濟。積極弘揚了紅色精神,大力發揚了紅色文化。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更不能忘記為什麼而出發。對紅色信仰的堅定執着,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着中國蕭軍研究會紅色文化研究院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不斷向前。正如主任、周恩來總理侄子周秉鈞,常務主任韓銀山所說:“紅色精神是中國魂,靠着這種精神,我們正在逐漸實作偉大理想。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自成立以來,積極布紅色展覽、講紅色故事,組織慰問公安幹警、敬老院老人,正義反扒、兼職擒“狼”等多項公益活動,成效顯著,社會各界認可度迅速提升。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老上司、老同志的支援和關心。今後我們将一如既往地在廣東東莞這片改革開放熱土上,繼續發揮廣東敢為天下先的奮鬥精神,以信仰堅守初心,用行動诠釋使命,落力做好紅色文化傳播者、改革開放實幹者。”這是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轉發、編發的一些紅色題材文章,以飨讀者。
華僑華人海外點亮“中國紅”
辭舊迎新,2022年中國農曆壬寅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挂燈籠、包餃子、舉辦網絡春晚、遙送新春祝福……海外華僑華人鄉情切切,在異國他鄉點亮“中國紅”,品嘗“中國味”,與當地朋友歡度“中國年”。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多名身處不同國家的華僑華人分享了他們所見所感的濃濃年味。
花燈春聯閃亮異國街頭
大紅燈籠高高挂起,賀歲橫幅迎風飄揚,一隻重約300公斤的巨型生肖吉祥物“金虎”威風凜凜……春節臨近,馬來西亞馬六甲雞場街一片喜慶。這條擁有600多年曆史的老街,又迎來一年一度最熱鬧紅火的時光。
“在雞場街舉辦的馬六甲新春年景嘉年華會已邁入第32年。每年春節,馬來西亞許多華僑華人和當地群眾都慕名來到這裡,體驗中國傳統春節氛圍。今年,江蘇省海外聯誼會還特意送來一批精美的秦淮花燈,讓老街更加絢麗多彩。”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政府對中國事務特使顔天祿說。
在英國倫敦,一抹“中國紅”也點亮了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英國倫敦華埠商會秘書長黃萍介紹,“中國城”早已張燈結彩,地标性建築“倫敦眼”也将舉行換燈儀式,亮起紅色與金色,迎接中國新春佳節。“除夕晚上,倫敦西敏市政府還與商會合作,舉辦大型夜市,舞獅、舞龍、寫春聯……大家一起歡歡喜喜過大年!”
受疫情影響,不少國家和地區無法舉辦聚集性活動,但這并未減弱華僑華人慶祝中國春節的熱情。近日,在非洲南部的波紮那,伴随一陣“嗡嗡”的響聲,3架無人機挂着一副大紅對聯,在當地标志性景點三酋長廣場緩緩升空——上聯“旅博僑胞向全國人民拜年”,下聯“為祖國母親點贊冬奧喝彩”,橫批“祖國萬歲”。
“疫情仍在蔓延,我們希望能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升起‘中國紅’,面向東方,遙寄對祖國親人的相思與祝福。”波紮那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南庚戌深情地說。
春節美食端上他鄉餐桌
過春節,品年味。一桌豐盛可口的年夜飯,最能撫慰海外遊子舌尖上的鄉愁。
“要做八寶飯,先在盤底墊一層糯米,中間放上蜜餞、松子、核桃仁、豆沙等輔料,再鋪上一層糯米,放進鍋裡蒸20分鐘即可……”春節前夕,一組“行走的年夜飯·挪威雲廚房”視訊,成為挪威華僑華人在社交平台點贊轉發的“爆款”。視訊中,年過七旬的挪威僑胞馬列和其他幾名華人廚師,一邊細緻講解,一邊操作示範,教授如何制作八寶飯、蔥燒海參、糯米素燒鵝等中國各地春節特色美食。
“雖然我們不能回國過年,但隻要吃到熟悉的家鄉味道,就覺得心與祖(籍)國、與親人不遠。”馬列在海外從事中餐業已數十年。他介紹,春節期間,挪威多家中餐廳推出年夜飯外賣服務,讓華僑華人都能安心吃上道地的“中國味道”。
在美國芝加哥,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最近也格外忙碌。他經營的多家中餐廳早早準備了多道寓意美好的新春菜品。“有代表年年高升的年糕、象征年年有餘的海味全家福,還有必不可少的餃子和湯圓。”
胡曉軍介紹,春節期間,美中餐飲業聯合會将和美國當地社團一起,在亞特蘭大、洛杉矶、紐約等城市舉行多場慶新春活動,推出一系列中國風味的預制菜,請華僑華人和當地群眾共同品嘗來自中國的濃濃年味。
“無論走到哪裡,除夕包餃子、吃年夜飯是永不改變的傳統。”巴西聖保羅華星藝術團團長李青霞欣慰地說,如今,在海外土生土長的“華二代”也越來越愛“中國味道”,對“中國年”一點也不陌生。
平劇歌舞“雲端”火爆開演
1月30日,一台以“華星閃耀賀新春,五洲相約迎冬奧”為主題的全球華人網絡春晚将上線,來自澳洲、美國、匈牙利、菲律賓、奈及利亞、巴西等五大洲不同國家的華星藝術團成員相聚“雲端”,與中國國家平劇院的演員們一道,表演歌曲、舞蹈、平劇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共慶中國春節,共迎北京冬奧會。
“今年的春節尤其值得期待。2月4日,正月初四,北京冬奧會就會開幕。這是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和世界各國群眾共同期盼的盛事。這台網絡春晚既是給全球華僑華人拜年,也是為北京冬奧會加油!”作為此次網絡春晚的發起人,澳洲悉尼華星藝術團團長餘俊武介紹,還有一個亮點值得關注,那就是許多當地群眾也參與到網絡春晚中來。“比如,一群非洲小夥子表演了舞龍,特别專業。”
李青霞也在巴西感受到當地群眾對中國春節的熟悉與重視。2月5日,她所負責的聖保羅華星藝術團将與一家巴西企業共同舉辦一場新春茶話會。受邀嘉賓在品嘗中巴特色小吃的同時,還将欣賞中國的民族舞蹈。“這次聯誼活動是巴西企業主動提議舉辦的,他們還希望邀請精通書法的華僑華人現場揮毫潑墨,讓更多巴西企業界人士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進而推動中巴經貿往來。”李青霞說。
“如今,中國春節已經走向世界,逐漸成為一個國際性節日。”黃萍自豪地說,2月6日,倫敦華埠商會精心制作的時長1.5小時的春節聯歡節目,将在倫敦各大電視台播放。“屆時,将有更多人從中感受到中國春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本報記者 嚴瑜)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1月29日05版
彙編:中國蕭軍研究會紅色文化研究院東莞紅色文化教育教育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