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本文含有大量劇透)
1月21日,一款名為《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以下簡稱《重度依賴》)的ADV遊戲在Steam上架。在它的描述頁面中,制作者寫道:“這位名叫‘超絕最可愛天使醬’的直播主有着很強烈的想要被他人認可的欲望,玩家需要幫助她進行日常直播……并同時努力增加她的粉絲數量……而故事是否存在美好結局,就需要您去尋找了。”

我對《重度依賴》期待已久。一方面,幾乎所有人都會在看到簡介的時候把它當作一個“病嬌女主播小男友模拟器”,對遊戲中可能出現的樂子躍躍欲試;另一方面,我關注的好幾位國V早早地預告了将要在發售當天直播這款遊戲——以“網絡主播”的身份玩《重度依賴》大機率會制造出無與倫比的節目效果。
在實際遊玩過《重度依賴》、并且觀看複數Vup直播之後,我必須承認它所表達的東西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想。《重度依賴》不隻是女主播小男友模拟器——它試圖用一種玩世不恭的叙述方式剖析主播、觀衆甚至是網際網路的本質,用一位有嚴重精神問題的美少女在短短30天的主播夢想中發生的一切,去讨論生長在網際網路上現代人和我們所期望的救贖。
遊戲的所有場景都發生在一個安裝了老式Windows系統的電腦桌面上。被美少女“糖糖”稱作是“阿P”的玩家要在30天的時間裡作為制作人和戀人幫助在直播中化身“超絕可愛天使醬”(超天醬)的糖糖走出陰影,從賺取房租開始一步步成為百萬粉大主播。
和傳統的養成遊戲一樣,糖糖擁有粉絲數量、好感度、壓力、陰暗度四個影響劇情和結局的名額,其中後三項溢出或清零幾乎都會導緻遊戲直接結束;每一天被分為上午、傍晚、晚上三個時間段,玩家可以選擇糖糖在每個時間段中做的事。值得一提的是,隻有夜晚可以直播,且大多數直播内容都會增加糖糖的壓力。
除了直播之外,阿P可以讓糖糖外出采風、打遊戲、看視訊、刷論壇匿名版或是自搜,這些動作除了會影響名額之外,還會為糖糖帶來直播的内容和素材:比如,外出采風會增加好感、降低壓力和陰暗度,并且觸發“買了新的小裙子”的話題,引出“直播試穿”這樣的直播内容。除了這些正常行為,遊戲也設定了“嗑藥”、“做色色的事情”和“約約”這樣的選項——自然,它們都是友善的減壓手段;但是過度依賴這些手段顯然也會導緻失控的後果。
于是,玩家要做的就是扮演一個溫柔的“小男友”,在平衡糖糖各項名額的同時,盡可能地安排漲粉較多的直播内容,在30天的期限到來之前讓她獲得更多的粉絲——如果僅僅是這樣,《重度依賴》可能僅僅隻是一個有趣的熱點獨幕喜劇遊戲罷了。
你看,在遊戲的介紹頁面中,制作者特意提到了“不論是個人、法人、營利、非營利等目的,皆可以于視訊以及直播中使用遊戲影像進行介紹、實況、解說等内容”,讓人不得不懷疑它就是為了達成“主播直播玩,粉絲自顧自破防”這種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節目效果特意做出來的——這件事情确實發生了。
在B站,有許多主播,尤其是虛拟主播在直播實況中對遊戲淺嘗辄止,與觀衆的交流很多時候都集中在糖糖和自己的相似性上——這一點是可以了解的。《重度依賴》中的糖糖雖然設定上是真人出鏡的女主播,但是其上播先變身的流程、表面推特(哦,是“推博”)和裡垢巨大反差同步更新的操作、“中之人”和“皮套”性格完全不同的反差看上去都與VTB的形式更為接近。
周遊到V圈在過去短短幾年裡發生的故事,你會發現,糖糖在遊戲中一邊發着養gachi博文一邊和阿P翻雲覆雨、在表面上感謝大家的關注私下裡痛罵阿宅好惡心、因為過量攝入藥物和來自黑子的巨大壓力習慣性嘔吐等等事件都在現實中真實地發生過。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好用的軟色情營業”。隻要放下身段嘗試軟色情,糖糖的粉絲數就會瞬間起飛;而主播的心态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變化。在最後,糖糖甚至決定開展“無*H”的直播,如果真的選擇了這個選項,那麼直播間将被封殺,遊戲直接結束——正應了那句“軟色情走得快,卻不一定走得遠”。
關于這一點,遊戲中還通過糖糖和阿P的Jine聊天讨論了那些Up主為了人氣在主業中摻雜軟色情,最終抛棄了主業的故事——在如今,我們常常把這種轉變稱之為“卷”,而這樣的現實在我看來正是流量時代帶來的悲劇。
網絡世界在給予主播惡意的同時,主播也在把惡意傳遞出去。這樣的悲劇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重度依賴》的話,那一定是“現實”。這也是遊戲的Steam中文評論區被管人癡占領的原因:在鏡花水月中獲得慰藉的人們終有一天會在難以接受的現實中迷失自我,你很難評判這段曆程為他們帶來的東西是好是壞。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許是一種對網絡主播的糟糕的刻闆印象——是以一位Vup初步遊玩後在動态中憤怒地說:“(《重度依賴》的)内容太純粹惡意了,對普通觀衆也好精神不安定的患者也好都充滿着刻闆的惡意……感受到一種無聊的高高在上。不會播的。”
但事實上,《重度依賴》所傳達出的不止于“無聊的惡意”。和剛剛提到的一樣,這款遊戲根據到達終點時的各項名額資料會達成共計23個不同的結局。玩家(或者說阿P)的選擇能夠很大程度地改變這個精神不安定的女孩的生命軌迹。這些結局的名字和介紹都暗含了大量典故,在其中你會看到制作對主播、觀衆和網際網路關系的思考。
在不同的結局中,有大獲成功、搬進了新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開始好生活的,有超天醬帶領大家一同退網、導緻網際網路衰退的,有和知名藝人公開戀愛的,有menhera發作捅死阿P的,有被網絡暴力壓到崩潰的,也有否定自身意義在直播中結束生命的。不論是看上去的好結局還是壞結局,遊戲都會給出相對悲觀的定性——這也是許多人認為“說教感太重”的原因。
比如,你大可以拒絕所有出格的動作,努力讓她成為一個正常人,提升好感、降低陰暗度和壓力,雖然粉絲沒到50萬但看上去是個不錯的轉變——但是結局會告訴你,糖糖在100天之後突然消失,螢幕上跳出一行字“你覺得健康地活着就是幸福的嗎?”。
這個結局的名字叫做Labor is evil,根據NGA考據帖,日文版的介紹來自于演歌《紅燈籠》,大意是“雖然一個月隻能奢侈一次,還是喝了點酒。”我想,以制作者的視角來看,對于糖糖這樣的女孩來說,“淺嘗辄止”是遠遠不夠的。正如另一個結局中所說,“愛和資料是她最好的解藥”,網際網路的善意和流量帶來的溫暖是滿足糖糖内心躁郁和空虛的秘方——不管這種溫暖是不是虛假的。
我想,生長在網際網路上的現代人,其精神狀态也大抵如此。或多或少地,網際網路為我們帶來了展現自我的管道,在漫長的發展中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或是感情出口。人們在網絡上傾倒現實生活中無法抒發的情緒,寄托無處釋放的情愫,享受網緣一線牽的奇妙體驗和現實中逐漸匮乏的正常交際,沉溺于被關注、被關心的感受。
網際網路為人們帶來了廉價而快捷的“快樂”,自然也帶來了這種快捷所引發的代價。當支柱斷裂、出口崩塌(在虛拟世界中,這兩件事情顯得格外容易),人們極易開始陷入到糟糕的情緒當中,在如今,我們常常把這種情緒稱作“深夜emo”。很可能是這種強烈的情緒波動導緻了當代人出現精神問題的頻率提高,“玉玉了”很多時候是一句笑談,很多時候也是懸崖邊求救的信号。
和超天醬一起離開網際網路會是個好選擇嗎?主播和粉絲在彼此的精神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生長在網際網路上的現代人,要怎樣才能保持精神健康和情感平衡?遊戲抛出了一些尖銳的問題,卻沒有給出解答——在周遊了所有22個結局後解鎖的“Data0”中,糖糖終于揭開了她一直隐藏的秘密文檔。原來阿P其實是她創造出來的人物——或者說,她的另一個人格。在TE中,糖糖離開了阿P,自己獨立完成了30天百萬粉的目标,自己調節精神狀态和壓力,自己決定直播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次都沒有碰過軟色情。真結局給出了一個看上去情感自洽、人格健全的糖糖,卻在文檔中寫下“下一次捏一個未婚夫”,暗示她的精神疾病并未痊愈。
這個結局名為“Comment te dire adieu”,意為“如何說再見”。這是一首講述失戀的法語老歌,也是知名毒電波遊戲《さよならを教えて》(sayo教)主題曲的名字。在《重度依賴》中,你會發現許多緻敬sayo教的内容,就連這個隐藏結局“并未痊愈”的絕望,也和sayo教十分相似。
許多人對這樣的真結局感到不滿——是的,當你對糖糖入了腦,花費十幾個小時終于打出隐藏結局的時候面對的卻是這樣的挫敗,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但是生活往往正是如此。人們通過網際網路找到了快樂、獲得了救贖,但這種快樂和救贖顯然不是永續的。人類永遠無法達到像童話世界裡面一樣“幸福快樂地在一起”這樣輕描淡寫的結局——我們永遠在面對重複到來的崩潰和決堤,然後一次又一次地重建它們。溫暖和善意能治療你淺淺的傷口、讓精神世界重歸平衡,但沒有人能真正讓你從根本上痊愈。
NGA超天醬“匿名版”
推特上的“超天醬”
回過頭來看,在《重度依賴》中,糖糖依賴的其實不是從未真實存在過的“小男友”阿P,而是在浩瀚的網絡海洋中努力掙紮的自己——能夠從絕望中拯救你的,永遠隻有自己。
《重度依賴》不是什麼養成遊戲,也不是甜甜的Galgame。我們是直播間裡的觀衆,是天使變身的糖糖,唯獨不是掌握一切的阿P,不是螢幕外冷靜的神明。
無論如何,我會記得這個特别的遊戲,和這個獨一無二的少女。
† 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