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
新民晚報用戶端釋出
《黃山市建構鄉村營運“3363”體系,
探索激活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
全文如下
日前,安徽省黃山市出台實施意見,建構鄉村營運“3363”體系推動全市村級集體經濟高品質發展。2021年,全市689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52億元,比2020年增加4300萬元,同比增長20.57%,村均36.6萬元,全面消除10萬元以下的一般村,50萬元以上經濟強村達到118個,占總村數的17.1%,比上年增加29個。
(歙縣桂林鎮江村傑誠渣土運輸有限公司)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黃山出台了《關于開展鄉村營運機制創新試點的實施意見》,計劃通過3年試點推廣,全面建構縣、鄉、村3級營運主體,建立健全6大營運機制,到2023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3億元。
歙縣桂林鎮江村傑誠渣土運輸有限公司隸屬于桂林鎮江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主要經營範圍為歙縣經濟開發區範圍内建築工程渣土運輸、土石方工程施工等。目前公司旗下的8輛渣土運輸車均屬于村民挂靠車輛。公司的收入和支出均由會計根據财務制度入賬,由總經理根據财務情況,制定發展政策每年年初,将财務情況和下一步發展政策報村“兩委”會議研究,村“兩委”會議決定是否準許公司的開支及發展政策,核算公司的收入,不參與公司具體業務。平時由公司法人代行村“兩委”會議職責。2020年經營性純收入為49.5萬元,2021年截止目前,經營性純收入為126萬元。
通過村級整合集體自有經營性資産及自有資金或引入社會資金入股,自主或合作成立強村公司。鄉鎮通過注入财政資金、國有資産折價、聯合各村資本、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組建鄉鎮振興公司。區縣依托區縣國投公司管理營運,組建“兩山銀行”。目前已成立“兩山銀行”1家、鄉村振興公司4家、強村公司45家。
按照收儲整合經營農村資源資産、承接實施涉農小型工程項目、規劃開發鄉村特色産業、組織開展農産品生産經營的“四統一”營運思路,黃山市制定資源資産清單,建立價值評估體系,充分統籌後精準導入産業項目,或吸引社會資本開發利用。目前,黃山已累計打造香榧、油茶、中藥材、泉水魚等特色農産品基地5.5萬畝,盤活利用3842幢農房發展民宿、農家樂2179家等,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達2.52億元,同比增長20.57%。
黃山區甘棠鎮芙蓉市場建于1995年,由鎮村合資建設,總投資200多萬元。由于經營管理不善,甘棠鎮政府于2009年12月将市場移交給甘棠社群管理,成立了黃山市黃山區芙蓉市場服務有限公司。2018年,甘棠社群經審批後對老舊屋面進行改造,重修後的芙蓉市場由甘棠社群控股51%,居民參股49%,總投資1200萬元。2020全年經營性收入110萬元,2021年經營性收入約91萬元,其中甘棠社群集體收益56萬元。
(江南林業産權交易所)
此外,黃山嚴格程式健全營運機制。依托江南林業産權交易所,全面建成市、縣、鄉三級農村産權交易市場107個,修訂完善農村産權交易管理辦法、問責辦法和十大交易種類交易細則,規範引導各類農村資源資産進場交易,全年完成交易1877筆、達成交易額7.02億元,同比增長37.3%、31.5%。制定措施強化營運保障。黃山市級統籌全域鄉村營運機制創新試點工作,建立營運績效不定期通報制度,對試點鄉(鎮)、村資源資産保護開發成效突出的,給予涉農項目資金安排傾斜。創新金融扶持,鼓勵各金融機構圍繞農村土地經營權、農房經營權等創新開發各類鄉村振興金融産品72款,累計授信21.96億元、用信11.48億元,幫助打造15個特色産業發展示範點。
來源:新民晚報
新聞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程紅妹 二審:徐海生 終審:金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