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吃“臭食”,并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全國許多地方都有,但浙江人卻能把“臭”吃得登峰造極,将“臭”牢牢地嵌在了人生百味之中。
這這這,臭臭的味道
真的很玄妙啊~
01
一臭一食界
浙江鎮海小說家魯彥
曾這樣描述他對“臭食”的愛
臭苋菜根蒸豆腐。圖源 越城文旅
“唯幾年沒有吃臭鹹菜和臭苋菜梗,見了卻還一如從前那麼地喜歡。在我覺得,這種臭氣中分明有比芝蘭還香的氣息,有比肥肉鮮魚還美的味道……”
要說吃臭
浙江人真的沒在怕
甯波的臭苋菜梗,紹興的黴三千,湖州的臭豆腐幹嵌燒餅,金華的爛菘菜滾豆腐,東陽的童子尿煮雞蛋,杭州的蒸雙臭,台州的臭菜蕻……
這些浙江“臭食”你都吃過嗎?
紹興臭豆腐。項菁 攝
02
食臭C位 甯紹絕配
很多人對浙江食物的刻闆印象都是偏甜。
但其實,,說起吃“臭”,它們可謂佼佼者。當地有句老話:無臭不下飯。
走進喜食“臭菜”的甯紹人家裡,你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走進了茅房。(新妹:廚房與廁所難道是同一個味道?)
圖源 @小方談旅行
隻要找一找,你便能發現:這臭味來自一口缸。别說沒提醒你,這缸可不要輕易打開,因為那很可能是一口“臭缸”。(新妹:小心被熏倒~)
圖源 紹興文旅釋出
對于食臭狂魔甯紹人民而言,“萬物皆可臭”可不是吹的~
什麼臭冬瓜、臭苋菜梗、臭豆腐、臭菜心、臭鹹菜、臭南瓜、臭筍根頭、臭黴麸、臭茭白之類的……總之,别管是什麼菜蔬,隻要進了甯紹人家的“臭壇子”,就别想香着出去了~
03
“臭食界的祖師爺”
口感就像果凍一般
甯波有“甯波三臭”:
圖源 知乎@菲林不死
令魯彥為之盛贊的,正是甯波三臭之首的“臭苋菜梗”。
“臭苋菜梗”又被當地人稱為“壓飯榔頭”,它可是被尊稱為“臭食界的祖師爺”。
臭苋菜梗。圖源 紹興文旅釋出
能有多臭?如果寫成等價替換公式,大概就是:
為什麼被稱作“祖師爺”?則是因為用它制作成的“臭鹵”,還可用于腌制臭菜心、臭冬瓜等其他“臭食”。
從網上流傳的這張中國“臭食”地圖
也足以可見咱“甯波三臭”的地位
圖源 知乎@吃貨組長
如此“外剛内柔”之食,令文學界的大吃貨——作家汪曾祺如是稱贊:“噙住一頭,吸溜一口,芯肉入嘴;或者佐粥喝,更是無上妙品。”
甯波當地人是這樣評價它的口感
中間的莖肉就像果凍一般!
柔嫩中夾雜着一縷清爽爽、香酥酥的異香
再撒上味精和麻油添點味兒
絕了!
圖源 地球知識局
甚至,“甯波三臭”還“臭”到了國外!
作為當地中餐館的招牌特色,出現在了奧地利維也納人的餐桌上~
浙江臭食真的已經“臭名遠揚”啦!
04
臭食絕味
“黴”字輩和“臭”字輩
除了甯波的臭苋菜梗
紹興黴千張與臭豆腐也是一絕
黴千張。圖源 新媒微上虞
黴千張,是用豆腐皮一層一層疊起來的,是舊時紹興家家戶戶都會制作的一道菜。
每一個吃過黴千張的人
都逃不開一個真香定律
它的吃法也很多
有直接清蒸的
也有和“千刀肉”(肉餅子)一起蒸的
據作家李純恩的叙述,黴千張嚼在嘴裡,“吃出滿嘴‘腐敗’來”,可就是這滿嘴的“腐敗”,竟然也有一陣難以形容的鮮味,吊着胃口,“忍得第一口的臭,跟着就上了瘾”
黴千張。圖源 紹興文旅釋出
說到紹興臭食,大多是 “因黴至臭”或“臭鹵浸漬”而成,其中主要有兩大分支,分别是——
黴幹菜。圖源 紹興文旅釋出
“黴”字輩(黴毛豆、黴筍、黴絲瓜、黴南瓜、黴茭白、黴蒲子、黴芋艿、黴面筋)
“臭”字輩(臭豆腐、臭冬瓜、臭豆腐幹、臭腌菜、臭腌蛋、臭百葉、臭鹹鲞、臭鳓魚、臭腐乳)。
臭豆腐。圖源 詩畫曹娥江
說起“臭”字輩為首的紹興臭豆腐,怕是沒有一個浙江人會不知道吧~
魯迅也曾頻頻懷念之:“這一類的食品在我們的鄉下出産很多,豆腐做的是黴豆腐,分紅黴豆腐、臭黴豆腐兩種,有黴千張,黴苋菜梗,黴菜頭,這些乃是家裡自制的,外邊改稱醬豆腐臭豆腐,這也沒有什麼關系,但本地别有一種臭豆腐,用油炸了吃的……”
油炸臭豆腐。圖源 紹興文旅釋出
在紹興,還有一種腐乳也很出名,味道和口感都十分魔性——就是“臭”名遠揚的青方腐乳,也叫臭豆腐乳。(新妹:和豆腐比口感,和腐乳比臭,它都是咱心裡的赢家~)
青方腐乳。知乎@旁邊有個臭弟弟
紹興人可以說是青方腐乳的熱烈追捧者。早上煮一鍋稀飯,夾塊臭豆腐乳配着吃,開胃又清爽,是常見的浙江早餐之一。
中國腐乳地圖簡略版。圖源 道地風物
你以為就這樣?
怎麼可能!浙江還有
台州的“臭菜蕻”,湖州的“臭豆腐幹嵌燒餅”、富陽的“炸饅頭夾炸臭豆腐”、金華的“爛菘菜滾豆腐”……
圖源 美麗浙江視訊号
哈哈!
原來一整個浙江
都是這樣的“臭味相投”~~
05
“臭”出體系的浙江菜
種類多、吃法也多
浙江“臭臭家族”很龐大
童子尿煮雞蛋
是由雞蛋、尿液等制成的食品。主要流行浙江金華的東陽等地區。屬于浙江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
金華東陽·童子蛋。圖源 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爛菘菜滾豆腐
爛菘菜滾豆腐,其味如臭豆腐,是金華湯溪一道“臭”名遠揚的地方特色菜。民謠有曰:“爛菘菜是個寶,聞着臭,吃着香,小孩吃了不生痱,療瘡塗上也會好。”
爛菘菜滾豆腐。圖源 浙江新聞用戶端 劉金桂 提供
臭菜蕻
在溫州、台州一帶比較常見,臭菜蕻因為味道聞起來比較臭是以許多人接受不了,不過愛吃的人都說這道菜不但下飯,而且吃完嘴巴會感覺很清爽。
圖源 搜狐@浙裡有故事
黴毛豆
據說舊時候,紹興船夫在甲闆上,過得就是老酒抿抿、螺蛳嘬嘬、蟹腳末頭啃啃、黴毛豆過飯的日子,真是快活似神仙!
黴毛豆。圖源 越城文旅
黴鳓魚
紹興特色美味黴鳓魚,把買來的新鮮鳓魚曬臭。味道和鲱魚罐頭一樣令人窒息。但是它的鮮美,卻直戳五髒六腑,令人欲罷不能。
圖源 央視網打量視訊
如果你覺得“臭”得不過瘾
那可以來個“複合型”
浙江各地都有的
“臭臭組合”
圖源 美麗浙江
06
為什麼臭食能在浙江
占有一席之地呢?
如你所知,長江中下遊這一帶物産豐饒,氣候濕熱,濕熱則家中所存食品易生黴變味。
咱老百姓過日子,一向仔細,黴變之物舍不得扔掉,便會想出腌、糟、臭、鹵等腌制方法加工過後再吃。
同時,浙江位于沿海地區,盛産海産,而海産大多有腥味,捕撈上岸後容易臭腐。漁民們便用鹽将黃魚搓鹽曬幹,制成鹹魚。
這樣稍腌即吃的鹹魚,聞起來就帶有些許臭味。
街頭巷尾曬着的魚鲞,是甯波深秋靓麗的風景。鄭凱俠/攝
07
為什麼浙江人對臭食
情有獨鐘?
人間至臭是鮮香,也是一種愛戀。
圖源 @衡門栖遲
如果說最開始,我們食“臭”的原因是複雜和偶然的。那後來,我們制作和研究它,則更多是出于對這一股子臭味的迷戀。
隻要一聞到這股欲臭還香的味道,舊日的歲月便會條件反射般在腦海中自動回放。
鮮明的臭食風味,總在不經意間鑽入遠方遊子的心底,也喚醒了“浙”一代代人對于鄉土的集體記憶,喚醒了獨屬于我們心底的柔軟與感動。
菜市場裡遇到臭冬瓜,記憶中外婆的手藝。圖源 甯波釋出
@浙江人
有緣千裡來食“臭”
不用暗号,尋着味兒就行~
浙江還有哪些“臭”?
歡迎留言分享!
來源:甯波釋出、紹興文旅釋出、國家人文曆史、道地風物、上流君、城市漫遊計劃等綜合整理。
編輯:張丹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