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大意失荊州且身死,關鍵原因竟是諸葛亮?近2000年來,提起“關二爺”不禁令人肅然起敬,桃園三結義、忠勇一生随。再看《

作者:虞少白

關羽大意失荊州且身死,關鍵原因竟是諸葛亮?近2000年來,提起“關二爺”不禁令人肅然起敬,桃園三結義、忠勇一生随。

再看《三國演義》時,“關羽之死”看出了幾分端倪。我們來一起回顧以下3個場景:

場景一,

公元211年,劉備進攻西川。

諸葛亮把荊州大印托付關羽,諸葛亮問若曹操來犯當如何?關羽答曰當全力拒之。

諸葛亮又問:若曹操、孫權一起來犯當如何?關羽答曰當分兵拒之。

諸葛亮說,如此荊州必失,應當聯孫抗曹。

場景二,

公元214年,劉備攻下西川,孫權派諸葛瑾去向劉備要荊州,雖然寫了字據,關羽強勢不給。

就有了後來的關羽單刀赴會,魯肅也沒有辦法,孫權集團和關羽的沖突便加深了。

場景三,

公元219年上半年,劉備領軍攻占了漢中,自封“漢中王”,許昌的曹操雷庭大怒,想要征讨劉備。

有謀士出主意說聯合東吳打關羽,而諸葛亮的解決方案是,讓關羽北伐打樊城,來震懾曹軍和吳軍,讓對方不戰而退。

雖然關羽在之後的戰鬥中打的曹仁,節節快退,并且水淹七軍,捉于禁、斬龐德,戰功赫赫。但依然抵擋不了背後動物的襲擊,最終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仔細回顧一下,我們不難看出:

2011年,托付荊州時,諸葛亮對抗曹吳的戰略是聯合東吳、抗擊曹操。

而214年,東吳索要荊州,諸葛亮和劉備的政策實際上是讓關羽得罪了東吳,聯吳抗曹成了一句空談。

而219年,諸葛亮對抗曹吳的戰略變成了北伐,孤軍深入、沒有後援,又要對抗強大的曹魏和東吳,關羽焉能不敗?

那麼,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諸葛亮失策失荊州?

關羽大意失荊州且身死,關鍵原因竟是諸葛亮?近2000年來,提起“關二爺”不禁令人肅然起敬,桃園三結義、忠勇一生随。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