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政協在京召開第63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作為電商行業企業家代表,應邀出席了此次座談會并發言,他主要就明确網絡平台售假責任、完善電商稅費監管、建立統一電商打假資訊平台等三方面問題提出建議。劉強東在發言中表示,由于商業模式設計的原因,有些電商平台被公認成了假貨的集散地和重災區。
劉強東認為,網絡平台的假冒僞劣問題長期以來為廣大消費者和全社會所深惡痛絕。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有效治理下,實體市場中售賣假貨的現象已經大為好轉,假冒僞劣商品有轉移到線上的趨勢,由于商業模式設計的原因,有些電商平台被公認成了假貨的集散地和重災區。例如,一些C2C平台模式不收取撮合交易的傭金,其盈利模式是靠聚攏海量個人賣家進行廣告競價而盈利。
其中有部分企業鑽現行法律的空子,為逃避監管,以企業化運作冒充個人賣家身份在網上售賣假貨。往往越是售賣假貨的網店,其利潤率越高,于是有更多的錢用于向平台競價購買廣告,進而獲得更多流量,再賣出更多的假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劣币驅逐良币的逆向循環生态系統,如果不治理這些冒充個人賣家、規模售假的企業,可能會使電商平台上假冒僞劣泛濫成災!

劉強東認為,要杜絕網絡平台售假問題,需要從四方面入手:首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确平台在售賣假貨方面所要承擔的責任。其次,在立法上規定自然人網店需工商登記注冊,以登記注冊為原則,不登記注冊為例外。第三,平台企業要提高入駐門檻,改良舊有廣告競價規則,避免“價高者得”的情況。最後,建立“打假”資訊對全行業和全社會公示的制度。
在電商稅收問題上,劉強東稱,部分企業以自然人網店的形态從事經營活動,不進行工商登記,相關經營的資訊也不在稅務機關的掌握範圍内,逃避了政府監管和稅收征管。他認為,實行電商行業和實體行業的公平征稅政策,将會有利于電商行業規範健康發展,也會有利于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對于落實電商征稅的平台責任,劉強東給出了兩點建議:首先要推動相關立法,規定平台企業向稅務部門報送其平台上商家經營資訊的法定義務和責任。其次需要平台上商家使用對公賬戶,以形成完整的銀行記錄,做到“應稅盡稅”;對于符合國家政策可予以減免的,也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