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衛空缺牽動攻守兩端 公牛亂流面臨考驗
如果說芝加哥公牛是開季後,全NBA最火燙的隊伍之一,那近期的風城肯定是最低迷的球隊。近10場比賽公牛僅拿下3場勝利,導緻他們也從東區第一的位置向下跌,且這個狀況很可能不會太快好轉。
中原標準時間1月20日,鮑爾(Lonzo Ball)被檢查出發生骨裂,預計休息6~8周之後才能回歸。随後幾天不久,才剛從健康與安全協定名單中恢複出賽資格的卡盧索(Alex Caruso),又因為艾倫(Grayson Allen)的一次犯規,導緻需要休養至少近兩個月。
兩位主力後衛無法出賽最明顯的影響莫過于防守端。直到12月中之前公牛的防守都還有在聯盟前部水準的107,不過自12月15日到2月之間,芝加哥的防守效率卻一路下滑到隻有聯盟22名的114。
實際上就陣容結構來說,公牛的防守并不會有讓人覺得來到頂尖的體感,可是當鮑爾與卡盧索上場時,所得到的效果卻能獲得非常好的效益。
從資料端來觀察,當卡盧索在場上時球隊的防守效率,便可提升到全隊出賽至少300分鐘以上的第一名。鮑爾也不遑多讓,當他下了場公牛的防守效率就會下跌到110,但他回到場上後就能增加到107。
然而如果隻單就資料呈現,并不能完全展現出這兩名後衛對公牛防守系統的重要性。本季的多諾萬采用大量區域聯防,由于陣中并沒有能擔任陣容防守中樞的大型中鋒,是以透過區域聯防利用第一線去優先抑制對手的方法,确實是現有陣形中适合的防守類型。
這裡并不是指武切維奇的防守不好,實際上武切維奇甚至是守區域時耗費最多心力的球員,他除了要擔任3-2區域中“Rover”(第一線三點的中間)的角色外,有時也會必須負責沉退預防對手下滑至禁區。可是當他的隊友有卡盧索或者鮑爾時就會輕鬆不少,因為這兩人幾乎都能在對位持球者時,第一拍便踩住對手的進攻路徑,同時他們也會從旁協防,造成對方持球者難以滲透進去油漆區。
根據資料顯示,自開季到12月中之前,公牛被對手從三分線外攻擊的頻率約37%,但在那之後球隊的外線被攻擊頻率開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禁區破壞程度。無疑反映出當公牛缺乏第一線防守者時,後續所帶來的效應。
這還隻是防守所造成的影響,公牛本來引以為傲的進攻,則是實際上受到最大沖擊的地方。
有鑒于本來不管是鮑爾或者卡盧索,都會是先發與替補間重要的輪替球員,是以導緻本來或許不在輪換裡的球員必須被迫補上,但由于球員本身進攻威脅沒有前述兩人來得大,且後續又有替補的銜接問題,是以就會導緻公牛的先發與替補火力時常發生斷層。
上述情況也對主力造成不小負擔,尤其德羅贊(DeMar DeRozan)的有效命中率以及真實命中率,就從本來的52%和59%明顯下滑。尤其這段時間球隊的進攻重擔就隻能由德羅贊以及武切維奇負責,盡管兩人不管是中距離,或者低位單打都還是非常具威脅的存在。隻是相對之下清開單邊後,弱邊未必能當成保險,若又同時碰上兩人進攻效率下滑的情境,就會變成公牛進攻當機的主因。
當然不幸中的大幸是在這段期間,陣中菜鳥後衛多穆孫(Ayo Dosunmu)接着學長們受傷的期間正式進入輪換,且能夠透過好的進攻判斷,以及優質的追防功力替球隊帶來正向幫助。不過這也表示本來在後段輪替中捉襟見肘的人手,又再少了一個可用之兵,同時瓊斯也手指骨折,需要休息6至8周。也或多或少解釋為何後來先發陣容裡,會出現隻是領雙向合約的庫克這種景象。
公牛這陣子狀态低迷的歸因,最主要還是受到傷病的影響。即便原本的攻防架構能夠暫且支撐,但時間一拉長又碰上球員陸續倒下後,肯定對風城而言會造成不小傷害。就合理性來說,本季的公牛應該是一支季後賽前部級别的球隊,隻是這陣子的傷兵潮是否會影響他們賽季走向,以現階段而言是相當讓人悲觀的。
然而倘若以卡尼索瓦斯為首的管理階層,會希望在近一兩年内晉身成為争冠級别的球隊,那這個季中他們會不會利用瓊斯搭配懷特或者威廉斯作為誘因,去換來能幫助他們渡過近期難關,以及在季後賽提升另一個層次的球員,就會是相當令人玩味的議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