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裡的'幸福餐桌'太棒了,不僅食物很多,而且味道鮮美,而且細膩、柔軟、營養豐富,完全符合我們老人的口味,我很滿意!"張良三社的趙先生吃得津津有味,豎起了大拇指。

最近張亮村的"幸福餐桌"紅紅熱做,可容納30人以上同時吃飯,采用"老餐桌和送貨上門"形式的餐食服務模式,每餐8-13元,村委會補貼3-8元,個人支付5元。為保證持續營運,還開通了外賣預訂。每11:30中午,老人們就會沒完沒了地來吃飯,一個"幸福"被帶到了餐桌上。
今年,75歲獨居老人李金忠,孩子全部在外面工作,依靠養老保險和低保險來維持生活,平日裡,做一頓飯好幾遍,冷米飯、剩菜一直是普通餐,而"幸福餐桌"則為老人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最近每天忙着撿玉米也沒有時間做飯,我們離街道還有一點距離,剛在村子裡開了一張'幸福桌',還到地上,很暖心,"張亮二隊朱大姐開心地說。
"最近,我們的玉米稭稈和接收器在張梁村的第一和第二隊工作,我們的農場勞工也是一個問題。我們聽說村裡的'幸福表'提供外賣,我們盡量點了十幾份,味道很好,量也比較足,"張良村玉米稭稈和接收者專責小組組長白琦說。
據張良村書記王麗萍介紹:"我們'幸福表'最大的特點是時令健康餐單,餐食會結合不同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油門變化,每月都會及時進行2次更新飲食調整,以更好地滿足老年人日常飲食營養均衡的需求。同時,我們将嚴格進港海關和生産清關,確定食品的安全衛生。"
下一步,張良村将繼續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居家、村為主"的模式,繼續推進養老工作,拓寬養老軌道,真正實作"老有事可依,老有樂,老有事,老有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