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品質,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長大了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新的一年又到了,孩子們又長大一歲了。利用新的一年來引出我長大了,讓小朋友們知道新的一年到來,自己成長了,懂事了,聽話了。讓幼兒向媽媽詢問自己小時候地趣事,并收集自己小時候的物品、玩具、照片,會發現自己與過去的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可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活動目标

  1. 觀察自己的變化,激發對自身的認識,增進對父母的親情。

  2. 舉更多的例子來充分表明,讓幼兒明了自己一天天的長大。

  3. 學念兒歌“我長大了”進一步激發幼兒成長的喜悅。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 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習的重點:讓幼兒清楚的明了自己在一天天慢慢的長大。

  2. 學習的難點:幼兒兩兩相對比身高,說出來我比誰高,我比誰矮。

  活動準備

  1. 兒歌“我長大了”

  2. 準備字寶寶“長大”身高“

  3. 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與現在的照片對比

  活動過程

  1. 幼兒先向老師說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并收集自己小時候的物品、玩具、照片。

  2. 讓幼兒感覺了與發現了自己現在與小時候相比有了什麼變化,如外貌、身高、并提問幼兒自己現在學會了哪些本領。

  3. 跟幼兒洽談一年年的過去了,自己一天天的長大,告訴幼兒我現在長大了,要學會更多的知識,學會自己穿衣,自己洗臉,自己吃飯。

  4. 教會幼兒,哪些是嬰兒時候的食品和用品,哪些是自己現在的食品和用品,讓他們清楚的區分,對比。知道自己真的成長了。

  5. 長大的過程必須量身高、稱體重、比高矮,這樣才能啟發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方法量一量身高。叫幼兒與自己的同伴比一比,嘗試從高到矮、矮到高排隊,這樣既可以使幼兒學到排序這方面的知識,又能認知自己長大了。

  6. 學念兒歌“我長大了”更一步的加深自己長大的記憶。

  7. 告訴幼兒,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教學反思

  1.這節課的内容緊緊圍繞了我長大了這個環節來上,幼兒也能認知了自己在成長的過程。

  2.能以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在成長的環節,兩兩相對比,這樣既能讓幼兒學會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長高了,長大了。

  3.運用了對比的方式,拿嬰兒用品來與現在自己用的東西對比,更一步說明了幼兒的成長。

  4.這節課遺憾的是,幼兒沒有能玩遊戲,如果加上一個遊戲的話,更能表明長大這個環節,也能激發幼兒對這節課的興趣,使這節課更活潑,更生動化。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2

  活動目标:

  1、了解自己在身體以及學習和生活能力方面的變化,了解成長的初淺的含義。

  2、能積極的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激發期盼長大願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PPT,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2、嬰兒以及2-3歲寶寶的生活錄像。

  3、幼兒小時候穿過的衣物。

  4、一張大的紙娃娃、一支紅色記号筆。

  5、排序卡和小圖檔。

  活動過程:

  情景感覺------體驗了解------遷移内化

  (我的身體在長大)(我的本領在變大)(我還會長大)

  一、導入。出示幼兒小時候照片,激發興趣。

  1、教師播放PPT,裡面有較容易辨識的典型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誰?

  2、加深難度,播放幾張比較難認的照片請大家辨認。

  教師:接下去還有幾張,我們來看看是誰?"這些認不出來了吧,原來,我們小時候的樣子和現在的樣子會不一樣,因為我們在慢慢長大。

  3、幼兒互相觀賞照片。

  教師: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請你和你的朋友交換着看一看。

  二、我們的身體在長大。

  1、提供實物,幼兒觀察,操作,發現身體在長大。

  教師:我們現在的樣子和小時候的樣子不一樣了,是哪裡不一樣了呢?我們來找一找。

  桌上有一些我們小時候用過的東西,你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比一比,試一試,看我們到底哪些地方與小時候不一樣了?

  2、幼兒操作完,談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在大紙娃娃上進行記錄。

  教師:"你和小時候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怎麼不一樣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紙質娃娃的身上做記号。請個别幼兒用小衣小鞋來示範,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3、教師小結:我們都發現了,我們的身體、手、腳、頭都和小時候不一樣,原來是我們的身體在長大、長高了。

  二、我的本領在變大。

  1、播放嬰兒錄像。

  教師:老師還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來看看。提問:這是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她在幹什麼?""為什麼用奶瓶?""為什麼要媽媽抱?"(分别出示圖檔:小寶寶、媽媽抱、沒有牙齒吃奶瓶、隻會笑不會講話。)

  小結:原來寶寶還小,他什麼都不會。

  2、播放2-3歲寶寶錄像。

  教師:我們來看看小妹妹在幹什麼?(出示圖檔:小妹妹自己走路,有牙齒自己吃東西、還會講話。)

  小結:小妹妹會說話了,會自己走路了,還會自己吃東西呢!她本領可是比小寶寶大多了。

  3、說說"我的本領變大了"。拓展。

  教師:小朋友,你的本領比小時候大嗎?你有哪些本領比小時候大了呢?

  4、小結:瞧,我們和小時候相比,我們除了身體在長大,本領也在變大。

  三、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教師: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四、集體操作活動。幼兒将幼兒用書上的成長圖檔按順序進行排隊。

  教師: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我長大了"的排序卡,我們從小寶寶長到現在這麼大的過程是怎樣的呢?請你先擺一擺,然後撕掉背面的雙面膠,貼到相應的格子裡。貼完後,可以請客人老師看一看對不對。

  活動延伸:

  環境創設:布置"我長大了"心裡角,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剪紙、繪畫等作品。

  家園共育:家長有意識的為幼兒創設獨立思考、自己動手的機會,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領域滲透:結合社會活動"我長大了",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幼兒很感興趣,特别是在幼兒交流分享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的時候,有幼兒顯現的很興奮,與老師配合的也很好,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本節課的最後進行一個延伸活動,就是進行一個“過家家”的遊戲,我想這節課會更出彩的。是以,如果在有類似活動,我認為加進去角色遊戲會更好。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3

  開始部分:

  放嬰兒啼哭的錄音後,問幼兒:小朋友,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1:小孩的哭聲 幼兒2:是小弟弟的哭聲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基本部分 :

  1、教師出示幾張班裡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麼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 ;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幹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在已經上中班了,已經會幹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别說我小。

  4、聽完兒歌後,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麼?鼓勵幼兒用詩歌裡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挂圖)

  别說我小

  媽媽你别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别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别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别說我小。

  欣賞完以後,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随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着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裡,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牆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結束部分:

  随音樂,做着放松活動走出教室,本節課結束。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4

  主題說明:

  對于剛升入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于自己能成為幼稚園裡的哥哥姐姐而感到興奮和自豪,幼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及反思:我長大了。對于自己長大了感覺是十分的強烈,在這個主題裡根據幼兒對于自己身體的變化,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并讓他們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體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主題目标:

  1、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和年齡的變化感興趣,願意常識自理個人生活衛生。

  2、喜歡同伴,在成人的引導下,願意關心自己熟悉的人,學會與同伴分享快樂。

  3、喜歡表達自己的主張和愛好,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自信。

  4、關心喜歡自己的老師,主動和老師一起交流和探索。

  主題活動内容:

  綜合:開學的第一天

  1.穩定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積極情感。

  2.進行正常認識和工作,知道自己的座位,毛巾,茶杯,床鋪的新位置。

  3.引導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踴躍大聲的講述假期中的事情與同伴分享。

  社會:我們升中班了

  1.知道自己長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産生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積極主動的參與選組活動,并想辦法調整選組中出現的問題。

  綜合:我真棒

  1.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增強"我長大了"的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能大方自信地集體面前表演,展示自己,有長大的自豪感。

  3.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等成人的關心和幫助,産生尊敬他們的感情。

  美術:我

  1.學習照着鏡子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處。

  社會:我是班級小主人

  1.知道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樂意為班級服務。

  2.學會簡單的勞動方法(如:抹桌子,窗台,抽屜等),體驗勞動的快樂。

  音樂: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故事:小熊想長高

  欣賞故事,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節,會一頁一頁地輕輕翻閱,懂得小樹和熊一樣,也會生長變化。

  綜合:今天我值日

  1.學做值日生,有為集體和他人服務的美好願望。

  2.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内容,願意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語言:老師的手

  1.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幹,會做很多事情,願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2.了解詩歌的内容結構,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的技巧,教案《幼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及反思:我長大了》。

  3.有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音樂:認識你呀真高興

  1.感受歌曲的歡快,體驗與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感。

  2.能用愉快的不高不低的聲音演唱。

  綜合:采訪朋友

  1.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樂意結識更多的朋友,并嘗試用采訪的形式了解朋友。

  2.能有禮貌地提問,努力用比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喜歡交朋友,體驗與朋友交往的愉悅。

  手工:我的好朋友

  1.嘗試用多種手段在紙盤上大膽地制作,表現自己好朋友的臉部特征。

  2.活動中遇到困難會主動向老師或同伴請教。

  語言:朋友船

  1.萌發參與文學閱讀活動的興趣。

  2.知道朋友間要互相幫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體育:合作真快樂

  1.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學習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

  2.能協調地做各種動作,活動中反應靈活,動作迅速。

  音樂:朋友越多越快樂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并用快樂的歌聲表現歌曲輕松,愉快的情趣。

  2.進一步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語言:團結友愛親又親

  1.能了解團結友愛的人朋友多,進一步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2.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手工:送給朋友的禮物

  1.學習運用折,剪,貼,畫等多種方法制作禮物。

  2.活動中樂于動腦,嘗試制作有創意的禮物。

  3.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教師與同伴的幫助。

  環境創設與資源利用:

  生活區:可穿脫衣服的娃娃若幹個,請幼兒幫助娃娃穿脫衣服。

  閱讀區:提供有關成長的書籍,讓幼兒自由閱讀圖書感受長大的快樂和自豪。

  觀察區:幼兒通過觀察鏡子中的自己和以前小時候的照片進行比較,懂得自己現在的成長,看到自己長大的變化,進一步感受成長的快樂。

  美工區:提供畫筆及美術紙,讓幼兒畫出現在的自己,體驗快樂。

  娃娃家:豐富帶娃娃辦家家做遊戲等情節。

  2.請家長陪同幼兒看一些關于春天的兒童讀物。

  幼稚園:布置展現長大的牆飾。

  家園共育方面:

  請家長利用各種資源及途徑幫助幼兒了解成長的快樂,積極引導認識自己成為中班小朋友的驕傲和自豪,可建議家長休息天帶幼兒到戶外進行觀察,并學會與人交往,從中體驗交往帶來的快樂。活動小結和反思:

  孩子們通過小三班一學年的學習和生活,升入了中三班,來到了新的環境、新的教室,感覺一下子長大了許多。"我長大了"這一主題的開展,正好順應了幼兒目前的需要。我們能很明顯地看到,孩子升入中班後,表現欲望和學習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當看到一些孩子上幼稚園有掉眼淚的現象,好幾個孩子會圍着她說:别哭了,中班的孩子是不能哭的了。很明顯孩子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試試,于是我們就着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中三班的小主人,從引導幼兒觀察本班新環境,認識新夥伴,到參與活動,讓他們按星期輪流做值日生,大家為能這樣值日生而感到自豪,他們都非常樂意去做,每當做值日生的那一天,那幾個孩子都表現得特别好。使孩子們在集體中快樂地生活着、學習着。在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通過一系列"我長大了"、"别說我小"、"我真棒"、"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熊想長高"等活動,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漸漸長大,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應該從各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為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樣。為配合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我們也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踐的機會,并讓他們帶來了小時候穿的一些衣服,通過比較,在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等活動中,來了解身體各部分的長大。同時也創設了相應的牆飾,讓幼兒既感受到自己不但在身體方面成長,而且在心智、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新的進步,進而增進了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的進步顯而易見,來園時不再哭泣了,吃飯時能在老師的提醒下不掉米粒了,同伴間的相處比以前友好了,原來來園和離園時總是由大人抱着或背着的幼兒漸漸不見了,他們會對大人說"我長大了,我會自己走路了",而且,好多幼兒都隻要大人送到門口,自己會一個人走進來。每天午睡前後都學會了自己穿脫衣褲和鞋子,左右兩腳鞋子穿反的現象也是寥寥無幾了…他們會為自己的每一次進步而歡呼,也會為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而雀躍。我們對主題的環境創設,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在一日複一日的過程中間,孩子不僅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還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東西哪拿的放回哪去等好習慣。不少家長也來反應,說孩子在家裡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做事情了,飯前發碗筷,飯後擦桌子,雖然有時候擦得不是那麼幹淨,但是真是令人欣慰。中班的學習的生涯就這樣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希望以後的日子會更開心,以後的學習更順利!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5

  【設計意圖】

  幼兒升入中班後,生長發育旺盛,精力充沛,不但對自己身體變化特别感興趣,而且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候還會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媽媽洗碗,幫奶奶捶背。但是由于衆多家長的寵愛包辦,孩子往往有心卻做不成任何事情。根據這些普遍現象,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自己動手學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标】

  1、感受兒歌表達的情感,能用國語按節奏、有表情地朗誦。

  2、能在了解兒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兒歌。

  3、增強幼兒 “我長大了”的意識,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之情。

  【活動準備】

  1、《别說我小》兒歌課件、鋼琴曲。

  2、布置《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内容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物品。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參觀“我小時候”的展覽,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為咱班的小朋友布置了一個展覽,想不想參觀一下?(小時候的照片和衣服)知道參觀展覽應該注意什麼嗎?(遵守秩序,不大聲喧嘩)(教師放音樂幼兒參觀)

  “你們都發現了什麼,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好嗎?”(引導幼兒說出自己長大了,衣服鞋子小了)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很好,咱們都上中班了,在不斷的長大,那你們都學會了什麼本領?都會做哪些事情呢?”(幼兒回答)能模仿一下嗎?

  二、學習兒歌,能按節奏有表情地進行朗誦。

  教師引導幼兒感受兒歌表達的情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咱班的小朋友學會的本領可真多。老師認識一個也上中班的小朋友,她叫明明,她非常喜歡自己做事情,我們來看一下她都會做什麼呢?

  出示課件:你們看圖檔中有誰,她在幹什麼呢?(兩幅)(引導幼兒說出圖檔内容)

  “明明真能幹,可是媽媽老是擔心她太小,怕她累着,想一想媽媽會怎麼說呢?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錄音)聽了明明媽媽的話,你想對明明媽媽說什麼呢?”我們聽聽明明怎麼說的?(錄音)小朋友一起說一遍好不好?

  我們來看看明明還會做什麼呢?可是爸爸也和媽媽一樣,怕明明做不好,你們想對爸爸說什麼?聽聽明明怎麼對爸爸說的?(錄音)

  現在奶奶又來阻攔明明了,明明做什麼事奶奶不讓做呢?你想對奶奶說什麼呢?再來聽聽明明對奶奶說了什麼?(錄音)

  她為什麼會做那麼多事情?(長大了)(再來聽聽明明的話)。一起說。

  師:我們來完整的聽一聽明明對爸爸媽媽奶奶說的話。(放課件朗誦兒歌)一起邊表演邊說一遍好不好?個别說。

  三、引導幼兒在了解兒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兒歌。

  明明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咱班的小朋友也會做好多事情,你還會做什麼呢?你想對誰說?讓我們把剛剛想的也一起編到兒歌裡面去吧。

  (幼兒紡編兒歌,如:阿姨你别說我小,我會刷牙和洗臉。爺爺你别說我小,我會洗碗和擇菜。

  四、增強幼兒的“我長大了”的意識,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之情。

  咱們中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為什麼想要自己來做呢?(高興、長大了等)看到自己會做那麼多事情了,心情怎樣?你們還想學會做什麼事?

  小結:随着年齡的增長,在我們以後的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更多的事情,老師希望你們以後把你們新學會的本領記錄下來告訴老師,也讓老師和你們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好嗎?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6

  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⑵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⑶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錄影機、電視機、錄像機。

  活動内容

  學習領域: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這裡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着呢?”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是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着了,因為我們長大了。”⑶對比錄像和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1)身體上的變化

  ①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了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喂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了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牙齒、頭發,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發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發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現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裡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遊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⑷讓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你們的本領是和誰學的?在哪裡學的?”“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會認識更多的朋友,學更多的本領……)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7

  設計意圖:

  車輪滾滾向前,新一年鐘聲又要敲響,而我們隻有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進行完《小規則,大學問》以及快要結束的《知錯就改》的兩個八德主題中,做為大班幼兒,可以說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都證明了自己長大了。是以,我準備了一節關于《我長大了》這節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在去談一談自己是從哪些方面長大的。

  1。嘗試用舉證的方法,表現自己的觀點。

  2。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準備範畫,想一想自已長大了有哪些進步

  一。 啟發談話,引出談話主題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長大一歲,你發現自己有哪些變化呢?(談一談自己在學習。生活上等有哪些變化)

  二。幼兒自由交談,用舉證的方法談談自己的觀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裡展示的幼兒繪畫,手工作品幼兒過去的照片,啟發談話:這是什麼?你發現有哪些變化?(引出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朋友長大了)教師進一布提出談話的要求:你要告訴大家自己長大了,從哪些方面可以表現出來。

  2教師先請3~4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談一談,然後再根據幼兒談的情況進行适當地提示和指導。(提示幼兒可以從一個方面談,也可以從幾個方面談,多談幾個方面就更有說服力)

  3。幼兒分組進行自己交談。(教師巡回指導,及時了解幼兒的談話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予适當的幫助)

  4。談得好的2~3幼兒在集體面前談一談。

  三。幼兒講述新的經驗,談談自己今後的努力目标

  1。幼兒在小組中,談談自己今後的努力目标。(教師引導幼兒盡量談得具體一些)

  2。請談得好的幼兒2~3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談一談,鼓勵幼兒每個人給自己定一個新的目标,并在日常生活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繼續展示幼兒的繪畫。手工作品;鼓勵幼兒在語言區及日常生活中講述這個話題,并為自己定出更高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8

  1. 學會動物長大需經曆的過程。

  2. 培養愛惜生命的觀念。

  3. 身體動作的開發。

  4. 體會長大的意義。

  5. 認識各種動物的特性。

  6. 了解動物的習性。

  7. 學會動物的不同分類方式。

  8.知道家庭的組合方式。

  教學資源:

  圖書-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後長怎樣;分類圖卡、家人圖卡、彩色筆、圖畫紙

  活動内容與過程:

  1. 介紹‘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後長怎樣’來讓幼兒說說動物或自己小時後的模樣及動作。

  2. 利用分類的方式,讓幼兒讨論不同動物應該會有哪些成長過程。

  A. 魚類-覓食、遊泳、結婚、生子

  B. 兩栖類-覓食、遊泳、适應陸地生活、結婚、生子

  C. 爬蟲類-覓食、行進、結婚、生子

  D. 鳥類-啄破蛋殼、覓食、飛翔、結婚、生子、育兒

  E. 哺乳類-喝奶、站立、覓食、行進方式練習、結婚、生子、育兒

  3. 讨論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模仿幼兒剛出生到長大的過程并讓幼兒分享經驗。

  4. 利用遊戲‘家人接龍’來認識家裡的人都會做哪些事情,并認識稱謂。

  5. 畫出動物家庭的圖并與大家分享。

  過程評量:

  1.能說出動物小時後的長相

  2.能說出長大的意思

  3.能說出不同動物的生長環境

  4.能說出不同動物的飲食習慣

  5.能分辨人類和動物不同的地方

  6.能和大家一起玩接龍遊戲

  7.能畫出家庭組成人員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9

  (一) 設計指導思想

  通過設計系列活動“我長大了”,以此為切入口,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意識。優化幼兒自我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幾個活動中,還應滲透在日常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在教育中,應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充分發揮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通過教育使幼兒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自己的身體、外貌、生活、學習能力都在變化,培養幼兒喜愛自己的情感,并且願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特長。進行這一教育的要求,小班:使孩子從觀察自身的外貌特征入手,了解自己與大家有很多一樣的地方。中班:通過觀察自己由小到大的變化感覺每個時期都有一定的特點,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形成初步的自尊。大班:使幼兒知道自己不但會長大,本領也越學越多,還有着與别人不同的特長、愛好,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出來,促使孩子産生滿足感和充實感,樹立自信。

  (二) 設計活動

  1、 通過教師和幼兒共同準備,收集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在積極、主動投入的過程中感到自己長大了,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

  在中班“我會長大”活動中,我們讓孩子同父母老師共同收集不同時期的衣服、用品、照片、錄像片、出生時的寶寶卡……這些反映了幼兒成長的狀況,在準備收集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到:我從嬰兒長到現在,從隻會吃奶到現在能自己吃飯;從要大人抱着到現在會跑步、拍球;從小時候處處要大人照顧,到現在會自己穿衣疊被,從這些具體的感覺中,幼兒體驗到自己在長大,個子在長高,本領也越學越多,以後還會長大,還要學更多的本領。

  2、 在系列活動“我長大了”中,教師應抓住有利契機,向幼兒進行正面的、積極的影響,讓幼兒對自我開成正确認識,逐漸學會評價自己。

  在大班活動中,幼兒繼續讨論自己在漸漸長大,身體、能力也在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除了外貌與别人不同,自己還有許多與别人不同的長處,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和幼兒一起發現他們的長處,給幼兒以表現的機會,孩子們通過競賽看到自己疊被子、系鞋帶比别人快、好,通過表演和展示作品,讓大家看到自己的繪畫好,表演朗誦比别人強等,通過情景再現讓幼兒看到自己的特長,在進行上述種種活動中,增進了孩子對自我的積極體驗,使他們進一步對自己有所認識,進而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3、 運用生動、有趣的教育方法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形象、直覺的。在活動中選擇生動、有趣的方法,有利于将孩子帶入一種自覺的探索情景中。

  中班活動中,我們利用形象的電教媒體錄像再現幼兒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拍攝每位幼兒在園學本領的情景。老師運用形象的電教媒體,讓他們看到自己各個時期的身體外貌、形态及有趣的動作,使他們真正感到自己在長大,以後還會長大,進而産生了自豪感、滿足感。

  在大班活動中,我們将幼兒多幅繪畫作品串連在一起展現給大家看,通過錄像拍攝孩子們是怎樣關心集體、關心同伴、玩角色遊戲的,使幼兒看後感到真實親切。通過幼兒當場表演童話劇片段,感受到自己的特長,然後又将能表現自己特長的小畫件興奮地貼在照片展覽旁邊。大家通過讨論展覽作品,讓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使他們學到了别人的優點,促使幼兒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學會自我評價,形成積極的自我情感。

  (三) 具體教育活動

  1、 活動名稱:我會長大(中班 )

  2、 活動目标:

  ⑴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⑵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⑶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3、 活動準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錄影機、電視機、錄像機。

  4、 活動過程: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

  “這裡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

  “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是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

  “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着了,因為我們長大了。”

  ⑶對比錄像和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

  1) 身體上的變化

  ① 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了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 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喂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了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 牙齒、頭發,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

  不錯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發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2) 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 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 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裡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 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遊戲、會畫畫。

  ⑷讓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你們的本領是和誰學的?在哪裡學的?”

  “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

  (會認識更多的朋友,學更多的本領……)

  1、 活動名稱:我長大了(大班)

  ⑴結合幼兒的經曆,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地成長,引發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⑵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并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⑶幫助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⑴幼兒已了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在身體的生長發育上有哪些主要的變化。

  ⑵材料:人手一張嬰兒時候的照片及表現自己主要優點的錄像或圖檔。

  ⑶教師了解和掌握幼兒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

  ⑴通過照片展覽、對比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① 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都是誰?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② 請幼兒談一談:“我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啟發幼兒從外部的變化。如:身高、體重等。可以從自己學會的本領。如:念兒歌、畫畫等方面)

  小結: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學會畫畫、順倒數數等,那麼,你覺得哪些本領學得最好?

  ⑵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并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 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教師的優點,并且将與優點相對應的圖檔貼在照片旁邊,引發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2)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

  ① 請幼兒讀一篇寓言故事“狐狸與仙鶴”。

  ② 請幼兒上來拼圖,(拼圖時間會很長,是以要安排在前面,這樣可以減少等待時間。)

  ③ 展覽幼兒的繪畫作用(教師平常應有意識地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再用繩子串起來展示在教室裡)。

  ④ 童話劇表演,将平日排練的童話劇,請幼兒節選片段現場表演。(排在繪畫展覽等幾個比較安靜的活動之後,動靜交替,使活動進入一個小高潮,更加激發每個幼兒上來表演的欲望)。

  ⑤ 表演兒童英語,請幼兒說一句短句。

  ⑥ 請幼兒上來彈一曲動聽的樂曲,讓幼兒感受到優美的音樂。

  ⑦ 将幼兒平時關心集體的行為用錄像錄下來,再放出來給幼兒看,引起幼兒對其行為的贊揚。

  ⑧ 進行疊被子、系鞋帶比賽,通過競賽形式看到别人的優點。

  ⑨ 詩歌朗誦,有表情地朗誦。

  ⑩ 關心同伴,通過錄像形式表現出來。

  11、現場表演做操,看到别人的認真。

  12、抛接沙袋,參加體育活動,抛得高、準。

  13、現場表演折紙,折得整齊而且有一定的難度。

  14、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生。(讓平日能力較弱的

  不錯的幼兒也有展示自己長處 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15、角色遊戲玩得好。(錄像展示)

  16、計算學得好,表演順倒數(20以内)。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夠勇敢地将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⑶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① 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加體育活動、畫畫等方面還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② 鼓勵幼兒今後繼續努力,争取不斷的進步。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0

  1、結合幼兒的經曆,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成長,引導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并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現出來。

  3、幫助幼樂極生悲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1、每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各一張。

  2、ppt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了解自己在漸漸地長大。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2)組織活動,小的時候你是什麼樣子?是誰把我們養大?現在你又是什麼樣子?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3)請幼兒上來分别說說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小結:小朋友們漸漸地在長大,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那麼你覺得你的哪些本領學得最好呢?

  2、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并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說自己的優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生。(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能勇敢地将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後努力,争取不斷進步。

  4、給幼兒觀看ppt

  (1)和幼兒一起欣賞從小到大的模樣。

  (2)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的小趣事。

  (3)再讓幼兒上來表演小時候的模樣,學一學小時候是怎麼說話的。

  課後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确實太大了。

  大家還很喜歡的一個環節就是“表演小時候的我”,大家紛紛學嬰兒“咿呀咿呀”說話聲音,還有的孩子學起了小時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歡笑聲。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1

  設計思路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經可以自理,但經過觀察和調查發現有些孩子在家吃飯穿衣還是要依靠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設計了此節課。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将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衣服、音樂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

  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5、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标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課孩子們懂得了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2

  設計背景

  新的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中班啦。我明顯地感到他們的表現欲望和學習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現在開學才兩周,隔壁小班的`孩子舍不得家長經常哭鬧 。我們班有幾個孩子就會上去安慰他們:“不要哭了,爸爸媽媽上班去了,下班來接你,還會給你買許多玩具和食品呢!”看到小家夥們還懂得主動關心比自己小的娃娃,我感到他們長大了不少。于是我就不失時機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知道自己上中班了,幼稚園裡還有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自己要給小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樣,要勤動手做事,整理自己的物品,學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總之,要做自己能幹的事情。

  1. 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和服務被人的意識。

  3.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了和語言表達能力。

  4. 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5. 懂得在别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重點難點

  1. 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 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 鞋子(每人一雙) 音樂(比賽時放)

  一、講故事《誰真的長大了》,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 設計提問

  1、故事中的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 為是麼說這個小朋友長大了?

  3、 師小結:因為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三、組織幼兒分組交流,談談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

  四、 組織幼兒分組比賽 (穿鞋子比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然後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五、 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帶幾件自己以前穿過的衣服或鞋子,讓他們試一試,通過實際感受,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體變化,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慢慢長大了,進而增進了自我意識的發展。通過這此活動,我更加明白幼兒教師應該勤于善于觀察,及時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并實施鼓勵、幫助幼兒大膽嘗試。多用贊揚的語言,用欣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快樂健康團的成長。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3

  活動目标:

  1、用比較的方法差別5個物體的高矮。大小或長短。

  2、能正确的整理、使用操作材料。

  1、教具:同一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5張,教學挂圖(二)中5個高矮不同的娃娃圖檔。

  2、學具:人手一套幼兒用書第11頁的《排序卡(二)》。

  1、運用比較的 正确判斷個子的高矮。

  ★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是××小朋友小時候和現在的照片,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每張照片上的他有什麼變化?哪張照片上的他最高,哪張照片上的他最矮。

  ★教師:在我們班上,哪裡小朋友最高?哪裡小朋友最矮?怎麼證明?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正确的方法比較各子高矮。

  2、學習按個子高矮排序。

  ★教師:每個小朋友都有5個不同高矮的娃娃的圖檔,請你們給娃娃排隊。

  ★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是怎麼排列?請互相說說自己的排列方法。

  ★教師展示兩種不同的排列方法,與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正确?

  3、學習按大小、長短排序。

  ★教師:這些高矮不一樣的娃娃穿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都一樣大嗎?一樣長嗎?請小朋友給你的5個娃娃選出适合他們穿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選好後就放在娃娃的下面。

  4、活動評價。

  ★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檢查操作結果是否正确,是否已按個子的高矮來比對大小長短不同的衣服和鞋子。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4

  一、設計意圖:

  随着幼兒生理的不斷成熟,幼兒活動能力及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斷增強,本課将讓幼兒在感覺自身機體的發展下,進一步感覺自己心理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發幼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活動目标:

  三、活動準備:

  2、PPT

  四、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2)、組織活動,小的時候你是什麼樣子?是誰把我們養大?現在你又是什麼樣子?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3、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并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說自己的優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生。(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4、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後努力,争取不斷進步。

  5、給幼兒觀看PPT

  (1)和幼兒一起欣賞從小到大的模樣。

  (2)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的小趣事。

  (3)再讓幼兒上來表演小時候的模樣,學一學小時候是怎麼說話的。

  五、課後反思: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15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隻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确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态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于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于《幼稚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為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于整個活動, 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于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幹,抹布若幹(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幹淨,你們看,我的身上很髒,我身上為什麼會這麼髒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麼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确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麼樣才能把小椅子擦幹淨?(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麼洗椅子的?鼓勵個别幼兒來示範并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幹淨。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麼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麼幹淨,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幹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産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欲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麼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讨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活動《三隻蝴蝶》教學研讨

  陳:目标——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了解隻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展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為什麼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标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展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适不合适。目标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展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裡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麼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隻蝴蝶還有什麼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我長大了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1.幼兒中班教案我長大了

2.中班語言我長大了教案

3.中班遊戲教案我長大了

4.幼兒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範文

5.中班我長大了語言教案

6.中班健康《我長大了》教案範文

7.《我長大了》中班主題教案

8.中班半日活動教案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