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ur樂隊的主唱呆萌(Damon Albarn)因為自己的大嘴巴惹上了不小的麻煩,在2022年1月23日刊發于《洛杉矶時報》的一篇采訪中,他說泰勒·史薇芙特“她自己不寫歌(She doesn’t write her own songs)”。
事後,呆萌引來了一片口誅筆伐,小黴黴也為此發了2022年第一條推特來反駁他。
雖然時候呆萌是秒慫道歉,但在看完整個采訪以後,我其實有點不太一樣的看法……
結合上下文了解,才能知道呆萌究竟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當然,如果你就是要揪住他說的那句“她自己不寫歌(She doesn’t write her own songs)”來罵也沒關系。
我發現這麼多回答沒有一個去看這篇采訪原文的,是以稍微去扒了一下原文。
當時應該是記者聊到了一個話題,然後呆萌表達了對當今的音樂的異議:
你會知道,這些歌曲究竟是真的好,還是隻是因為聲音和态度(the sound and the attitude)才流行一時的。在清算之日到來時,老實說,沒有多少現在的音樂能經得住考驗的。
然後記者開始挖坑:
你的意思是現在很多音樂創作者都在依賴聲音和态度咯?
然後呆萌就老實跳坑了:
你舉個不是這樣的人看看?
記者:
她可能不怎麼符合你的品味,但小黴黴就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創作者(songwriter)。
然後呆萌就說出了那句驚世駭俗的:
She doesn’t write her own songs.
*請注意這句話的直譯為“她不寫她自己的歌”,也就是說,呆萌認為TS沒有通過音樂表達“真實”的自己,尤其是現在的TS
再然後記者和呆萌讨論了音樂創作者,和合作寫歌的差別,記者說:
她肯定自己寫歌啊,至少和别人合作創作了不少。
呆萌後面講了很長的一段:
那都不算數,我知道“共同創作”是啥意思。共同創作和獨立創作是兩回事。我不是讨厭任何人,我隻是說,一個音樂創作者和一個合作寫歌的人有很大不同。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共同創作就不能完成好作品。一些最偉大的歌手——例如,埃拉-菲茨傑拉德就一輩子沒寫過一首歌。
當我唱歌的時候,我必須閉上眼睛,just be in there(這話70年代很流行)。我想在那種意義上來說,我是一個傳統主義者。
(當今的)一個真正有趣的音樂創作者是Billie Eilish和她的兄弟。與TS相比,我更喜歡後者的作品。他們的音樂更加黑暗——沒有那種沒完沒了的雞血(upbeat),更微小更奇怪,我覺得她(碧梨)才是特别的。
Billie Eilish和她哥哥Finneas
最後簡單聊兩句我的看法,其實……其實我挺贊同呆萌的……
小黴黴是一個很優秀的音樂人,她也确實非常有才華,但她早早就成為了流行音樂的一部分,始終沒有在藝術性上做出任何突破(誅心地說,将來藝術史上,轉型成功的打雷姐沒準地位會比小黴黴要高)。
但是小黴黴的曆史地位,當然也是很高的,至少她是以一己之力推動鄉村樂重新走向熱門,并且一己之力影響無數女孩子玩起了吉他的女英雄,對于女性獨立音樂的崛起更是功不可沒。
她自己的音樂創作上,她有自己的東西,但從審美上她從來都被主流和流行所裹挾,而這些帶有資本意味的“合作”更多地會從商業性上考慮,而絕不是從藝術性上考慮。
TS後期的幾張專輯,确實都踩在了時代的G點上,但這顯然是像呆萌這樣的老派的音樂人最看不上的(想想為什麼搖滾圈最鄙視的就是U2的波諾吧)。
就像我經常舉例說的,披頭士如果沒有《佩伯軍士》,他們的曆史地位不會比門基樂隊高太多,但恰恰是他們在流行度的頂峰選擇了休克式的創新,完全砸碎了自己的偶像光環,徹底爆發了樂隊幾個成員的創造力,使得音樂世界的走向完全發生了轉向,這才是披頭士能夠封神的原因。
但如果回到那個年代,其實他們做出這樣的轉變是需要極其巨大的勇氣的,是勇氣、運氣、實力和天才共同造就了那個傳奇。
Taylor Swift
而回到小黴黴的例子,她跟當今那些在排行榜上争先恐後的“明星”有本質的差別嗎?
就好像其他回答裡我會看到另外那些名字一樣,她的音樂在“本質上”有不同于她們嗎?
但怎麼說呢……
埃拉-菲茨傑拉德是不可取代的,披頭士是不可取代的,大衛鮑伊是不可取代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Blur也都是不可取代的。
但《RED》之後的TS,在那個要走向“不可取代”的路上,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references:
Damon Albarn sounds off on Taylor Swift, Rolling Stones - Los Angeles Times (l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