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文/蘭媽談育兒

教育學家郭秉文曾說:“教育貴于熏習,風氣賴于侵染”,我們常常希望孩子可以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其實每一顆小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都需要經曆不同的成長階段,從幼年期的種子萌芽,青春期的大量開花,壯年期的果實形成,再到衰老期的莖仍延存,每一份成長和生命都需要在自然規律下茁壯成長,那些想要走捷徑的拔苗助長、或過度施肥隻會起到相反作用。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當中,常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叛逆心理太強,其實這種反抗心理都是屬于孩子成長階段的正常心理展現,有菱角的孩子才有個性,如果孩子事事聽從、無動于衷又如何面對獨立人生呢?而孩子的叛逆表現固然很「糟糕」,但任何事件的預防都是從未發生開始,對于孩子叛逆期的預防也自然是展現在孩子獨立階段的早期-少年期。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随着「優生優育」的育兒思想貫徹,現代父母對教育的認知也越來越注重品質,從孩子出生開始對他們的興趣、教育乃至人生規劃就開始了,其實孩子的成長就如同幼苗一般需要「順木之天,以緻其性焉爾」,這句話是出自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的節選詩段,同時也告訴我們世間萬物應「順樹木天性、才能實作自身習性」。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如果把「順樹木天性」比喻為孩子成長中的教育邏輯,那麼幼兒教育就應該在遵循孩子天性的基礎上分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成長展現,不論是嬰兒、幼兒、兒童、少年期又或是青春、,隻有遵循孩子的不同天性才能靜待花開。

其中,少年期的孩子或桀骜不馴、或孺子可教、或喜形于色,在這之前若建立起良好的階段性教育,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随着正确教育邏輯的貫徹影響,叛逆心理就會在無形當中被自我智慧化解,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未來期待,不是讓孩子成為我們所期待的樣子、而是創造更多想要實作智慧的力量。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教育孩子需要分階段性進行,今天借着「階段性教育」這個話題,蘭媽總結了1-10歲的不同教育方法總結,家有小朋友建議收藏:

第一階段:1-2歲

★成長表現:“不”當頭,占有欲強,不開心就撒潑打滾

1-2歲寶寶在成長階段中表現比較明顯的就是語言發展,這個時候的他們,可能存在占有欲強、“不”字當頭,不開心就直接撒潑打滾等成長表現,有些寶寶直接是“你不讓做的事情便要去做”,比如牆上畫畫、玩紙巾、玩馬桶水、喜歡藏東西…這些好動或不開心就撒潑打滾的成長表現,其實都是寶寶對自我意識的捍衛、而家長也需要有方式地從容應對。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比如

“不”字當頭時

√你說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表達

√這件事你想怎麼做-鼓勵孩子想辦法

√你可以示範一下-引導孩子更好發揮

√你可以換個方法試試-給孩子提建議

占有欲強時

√你可以和小朋友交換玩具,或許會更有趣哦!-引導孩子多方位交友

√我好喜歡你這個東西,我可以拿東西和你交換嗎?-使孩子體驗交換快樂

√周末了我們出去玩玩吧,你想去哪裡呢?-帶孩子擴充視野

√你永遠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任何時候都不會把你丢下的-給足安全感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一言不合就哭時

√給孩子五分鐘情緒發洩空間-把壞情緒發洩出來

√哭完後情緒好點沒?現在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了解孩子的哭因

√别着急,你慢慢說,我一直在聽-給足孩子語言表達安全感

√如果你表達不清楚,也可以用動作表達哦!-引導孩子換方式表達

√你可以先做xx,再做xx-給孩子提解決問題的建議

相處技巧方面

√安全第一,1-2歲寶寶安全感意識模糊,家長該放高的要放好、該繞道的不走捷徑

√生活規律,注意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按照孩子的喜好采取相對應的恰當措施

√不當旁觀者,當孩子撒潑打滾時不要旁觀,沒有觀衆的舞台自然是當演員也無趣

√不要硬碰硬,孩子不喜歡做某件事情時不硬碰硬,可以提建議式地換個說法

第二階段:3-4歲

★成長表現:喜歡分享、情緒上熱情但淘氣頑皮

三歲前的孩子,雙眼總是透露着孩童才有的純潔和光亮,尤其是一張嬰兒肥臉蛋嘟起小嘴的時候可愛極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在肢體動作表現方面都比較成熟順暢,再加上語言能力的新天地發展,他們喜歡模仿、喜歡學新字,平時在家裡面喜歡分享、熱衷于“為什麼”,像是一隻小蜜蜂一樣嗡嗡作響,情緒方面雖然熱情不止但也淘氣頑皮,尤其是出現反抗心理時要注意引導,大多數都是由于内心焦慮和自我意志力強的誘因。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和孩子相處技巧:

高品質陪伴

√放下手機,認真聽孩子講話、給予回應

√孩子說完話才插嘴,讓孩子表達出完整的語言輸出

√出門、回家時和孩子打招呼,約定好陪伴的時間

√不能應諾時要提前取得孩子諒解,并争取最新的陪伴時間

認可式尊重

√這個想法很好,放心去做吧

√這段時間你很努力,相信這件事情一定可以做好

√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以“嗯”、“你接着說”、“我再聽”來感受到被回應的尊重

√不在人前批評孩子,錯點需要糾正、但優點也需要給予及時的鼓勵認可

閨蜜式溝通

√爸爸媽媽是你的好朋友,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和我說哦

√怎麼了,是遇到什麼難題嗎?怪不得我今天一整天都心不在焉

√我的小可愛,你這是怎麼啦,我先來猜猜發生了什麼事

√好喜歡你微笑的樣子,好有感染力

√你說得對,很有道理,我怎麼沒想到呢

√有你陪伴的日子真好,每一天都是安全感

第三階段:4-5歲

★成長表現:喜歡冒險、嘗試各種新鮮事物

4歲左右孩子正是上幼稚園中班的時候,這個階段的他們,已經從小班的稚嫩逐漸發展至中班的活潑開朗,孩子平時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基本上都精力充沛,他們喜歡冒險、喜歡刺激,還喜歡任何新鮮事物的創造和體驗,但若多了解孩子、掌握正确的相處方式,你會發現孩子拆家的活蹦亂跳其實就是新階段的遠足。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規矩

√影響安全感的事情不能做:玩刀具、高空跳躍、追動物玩、闖紅燈

√有違道德的事物不能碰:對着他人打水槍、彈珠,損壞别人物品

√影響學習的興趣不能當主業,如熬夜打遊戲

榜樣

√家長做好文明引導,給孩子樹立榜樣,如不闖紅燈、不偷不搶、不随地吐痰

√批評孩子之前,先反思自己做得好不好,和孩子一起發現錯誤、并及時糾正

√遇到問題時積極面對,不要逃避難題,為孩子創造積極樂觀的生活環境

√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太糾結結果,多發現優點、做好揚長避短才能更好發揮優勢

空間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但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正能量方面

√給孩子獨立的探索空間,比如畫畫孩子提供畫室,拆卸孩子提供積木

√模仿孩子,時不時地學習孩子的口語,一起幽默分享、創造

√孩子沉迷自己的世界時不要批評阻止,待孩子完成後引導主動規劃時間

第四階段:5-6歲

★成長表現:擁有判斷能力,擔心惹麻煩、做不好事

有人說,五歲的孩子就像是陽光一樣溫暖又明朗,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開始擁有判斷能力,他們會一心一意想要當一個好小孩、以媽媽為中心,但小小的心靈總是充滿着對人對物的好奇心,但有的時候也會擔心惹麻煩做不好事,他們可能會好奇地學習、也或是貪婪地吸收,而生活是幸福開心還是麻煩自卑,父母的引導和教育邏輯是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親近孩子

√家庭決策試着聽聽孩子的意見,認可孩子的能力才最美贊美聲

√搞不定的事情可尋找孩子幫忙,哪怕不會,出主意也是一種思維培養

√贊美孩子的行為,通過贊美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創造一些麻煩請求孩子幫助,如疊床單、拿取某物,在互相配合及需要裡拉進親子關系

融入知識

√趁着孩子求知欲望強又聽父母話時融入知識,比如講繪本,提高孩子閱讀興趣

√發現孩子的智慧,如“太棒了,這件事我怎麼沒想到”

√閱讀時故意制造一些疑問邀請孩子解答,每一份思考、和總結都是判斷能力提升

√引導孩子自己規劃時間、整理書包,從實踐中增強自我責任意識

第五階段:7-8歲

★成長表現:存在“雙面派”,在家小霸王、在校模範生

和五歲擔心惹麻煩又怕做不好事的判斷能力相比,六、七歲孩子的成長表現相對于存在“雙面派”,比如在學校是模範生、回家後卻是實實在在的小霸王,其實這一表現和他們剛步入國小新生活有着緊密的關系,不确定的陌生環境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不安的,為了營造良好的個人形象他們在學校才會努力做好規範,面對孩子的這種“雙面派”表現家長要注意多關注,讓孩子發揮潛能才是最好的實力發揮。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安撫情緒

√孩子出現沉默或悲傷時要及時安撫情緒,了解孩子的困處

√周末假期時陪孩子旅遊散心,疏解心情的同時、也能增長見識

√孩子有情緒時不要急着批評,了解孩子的情緒更能解決問題

√發現孩子咬指甲緊張時降低要求,讓孩子從簡單做起逐漸增強自信心

關注健康

√做好季節穿衣需求,為孩子選購親膚透氣性強的衣服

√室内常通風、關注孩子的睡眠狀況,一定要做好早睡早起

√飲食均衡搭配,水果蔬菜可搭配不同菜樣式增強孩子食欲

√勞逸結合,任何一件事都不可過度消耗體力,保持興趣才能長久

給予寬容

√了解孩子的不易,遇到問題時主張溝通

√遇到孩子不想說的情況,可以寫信、便利貼或發資訊等方式聊天

√孩子尋求幫助時不要嫌煩,耐心給予回應孩子才能有問提問

第六階段:9-10歲

★成長表現:變得更成熟,存在内心判斷、在意别人看法

9-10歲孩子的成長表現和之前階段相比更成熟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觀察和動手能力方面都展現得更細微一些,他們看起來獨立自強不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懷,放學後也總喜歡往外跑、偶爾還有些叛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不容忽略,他們或許表現得比較成熟,其實内心的判斷會容易在意别人看法,這就是為什麼孩子進入9歲之後脾氣比較容易暴躁,那些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忤逆的行為也不過是因為「在意、而無助」罷了。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陪伴

√每天至少抽出10分鐘時間和孩子聊天,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的愛意

√讓孩子參與自己的計劃,通過邀請、求助,包括聊天讀書、勞作玩耍等互動需求

√一周開一次家庭會議,家長多審視自己,有助于孩子收心

√責任培養,和孩子制定某一項規則計劃時一定要咬牙堅持到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距離

√不要把孩子管得太緊,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由自己制定學習、日常計劃

√以孩子喜歡的方式管教,比如喜歡打籃球的孩子,我們先成為一個喜歡打籃球的家長

√請求孩子當自己晨讀的“小鬧鐘”,環境影響下孩子也會逐漸習慣晨讀

√閱讀時可制造詞彙提問,和孩子一起思考、探索,增強自我學習能力

特别注意

√減負

九歲孩子正處于上四年級的飛躍性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功課量會增加,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時候切記不可焦慮,也盡量避免大量課外輔導來提高學習成績,了解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并積極和老師建立家校共育,在保證健康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提升學習能力。

√睡眠

睡眠健康是學習健康的基礎,不管學習有多緊張生活有多複雜,充足的睡眠是美好一天的保障,若實在有未完成的重要事情可起早規劃完成,清晨的大腦清晰也更有利于思維活躍,到點就休息的生活規律也可以引導孩子更重視時間規劃。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想要将孩子這棵幼苗培養成參天大樹,家長就要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階段性教育可以彌補孩子每一個階段成長的空缺,掌握1-10歲間的不同階段成長、不同相處技巧,相信每一份付出和努力最終都會靜待花開!

那麼,有關「1-10歲的階段性成長」大家還有哪些不同的教育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教育孩子分階段,1-10歲不同教育方法總結,适合青春期前叛逆預防

---------------------

我是蘭媽,專注于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執行個體,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