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導語

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風起雲湧,

“小理蔚”已經奠定了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陣營。

一衆二線造車新勢力你追我趕。

同樣,在美國市場,

除了特斯拉以外,

也有若幹企業争先恐後搶造電動車,

甚至還有亞洲新興汽車企業也想擠進美國市場。

美國新勢力靠譜嗎?不能簡單下結論。特斯拉已經成長為一條大鲶魚,後面還有Rivian等已經開始傳遞,并一度在股市掀起波瀾。今日讓我們把焦點對準電動汽車的後續力量,看看他們的成功之路已經到了第幾站?

Rivian

在美國,除了特斯拉,就算是Rivian了。這個以電動皮卡切入汽車市場的品牌在2021年11月10日迎來了高光時刻。Rivian此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78美元。融資規模達12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IPO之一。按發行價計,Rivian的市值為764億美元。上市首日漲幅一度高達53%,随後回吐部分漲幅,收盤價100.73美元,漲幅29.14%。

Rivian成立于2009年,較特斯拉要晚,是美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廠商,電動皮卡将是其與特斯拉首個交鋒的細分市場。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Rivian創始人斯卡林(R.J.Scaringe)

與馬斯克類似,Rivian創始人斯卡林(R.J.Scaringe)也是位典型的學霸:他大學畢業于倫斯勒理工學院,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汽車實驗室(Sloan Automobile Lab)獲得工程博士學位。不過,這位戴眼鏡的創始人比馬斯克小11歲,性格也沒有Elon Musk偏執。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Skateboard平台

Rivian表示,其産品是在名為“Skateboard”平台戰略上開發的。具體來講,Skateboard平台的電池組、驅動單元、懸挂、制動和熱系統均設定在車輪高度以下,進而為乘客和傳動裝置留出空間,同時降低車身重心。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R1T

在懸挂方面,R1T還采用不等長的懸挂結構,前懸挂為雙叉骨懸挂,後懸挂為多連杆懸挂。此外還具備動态側傾控制和自适應減震能力以及可調節車身高度的空氣懸挂系統。與其他豪華SUV和部分皮卡車型不同的是,R1T和R1S的懸挂可以根據公路、公路性能或越野能力進行調整。

首款新車為R1T。2022 Rivian R1T 首次亮相時推出了一款售價 7.3萬美元的 Launch Edition,該版本具有相當豐富的功能,從精緻的木質和純素皮革内飾到 L2 級駕駛輔助系統。

動力上,R1T四個車輪都單獨配備了一個電機,4電機的配置下整車的綜合最大馬力為800匹,峰值扭矩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4000牛·米。在強有力的動力保證下,R1T的百公裡加速時間能做到超跑級的3秒以内。越野能力方面,除了4電機帶來的四驅外,R1T的小離地間隙為360毫米、涉水深度超過0.91米、最大牽引力可達4.9噸。

Lucid

Lucid汽車公司成立于2007年,當時名為Atieva,最初專注于為其他汽車制造商配套電動汽車電池組和動力系統。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Lucid的首席執行官彼得·羅林森(Peter Rawlinson)

Lucid的首席執行官彼得 · 羅林森(Peter Rawlinson)曾在特斯拉擔任工程副總裁。Lucid公司副總裁傑更思(Derek Jenkins)曾在馬自達北美營運部擔任設計主管。2016年10月公司改名為現在的“Lucid Motors”,正式宣布進入高性能豪華汽車市場競争。

Lucid汽車公司的工廠在亞利桑那州的Casa Grande市,2021年9月28日,第一批Air轎車開始下線,10月底開始向客戶傳遞。

首席執行官羅林森曾表示Lucid打算在2023年前生産其Project Gravity SUV,然後在2024或2025年前向市場推出特斯拉Model 3的競争對手。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Lucid Gravity

時間倒回至2020年11月,Lucid公司宣布Lucid Air Pure接受預訂,預計續航裡程為653公裡,功率為480馬),起步價為7.74萬美元。全系列車型包括Lucid Air Touring、Grand Touring和Dream Edition版本。頂配車型功率超過1000馬力。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Lucid Air

2020年9月16日,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将Lucid Air的續航能力評為單次充電840公裡。

VinFast

VinFast公司并不是矽谷科技大神創立并直接生産電動車的科技公司。這家公司由越南Vingroup于2017年成立。該公司在賓尼法利納、寶馬和麥格納的幫助下設計了其原型車,并參加了2018年巴黎車展,推出LUX SA2.0和LUX A2.0。VinFast聲稱它是越南第一家規模汽車制造商,也是第一家參加大型國際車展的越南汽車制造商。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VinFast工廠于2017年9月破土動工,在位于越南海防市附近的Cat Hai島的一個工業園區内。工廠投資15億美元,占地335萬平方米,設有噴漆工廠中的房間、沖壓工廠中的房間、裝配工廠中的房間和發動機工廠中的房間,僅用了21個月就建成投入使用。該公司聲稱,它已經聚合了多家成熟公司的人才,并正在尋找歐洲的設計、工程和生産技術合作夥伴。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此外,通用汽車公司與VinFast在越南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VinFast将擁有雪佛蘭在越南的獨家經銷權,并将獲得通用汽車(南韓)在河内的現有工廠(VIDAMCO)的所有權。然後,該工廠将建造通用汽車授權的 "全新的全球小型汽車",并以VinFast的名義銷售。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2018年8月,VinFast與西門子股份公司旗下的西門子越南公司簽署了兩份合同,提供技術和部件,在東南亞國家制造電動巴士。

作為VinFast全球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将斥資2億美元在洛杉矶建立美國總部,做好進入美國市場的鋪墊。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雖然是一家傳統的工業集團投資建立的傳統汽車公司,但是,VinFast還是看好未來的電動車市場,并推出了一系列電動車産品,其中包括VF5(入門級Crossover)、VF6(小型三廂轎車)、VF8(緊湊級三廂轎車)、VF9(中型SUV)。除此以外,VinFast還生産電動自行車。

Fisker

亨利克 菲斯克(Henrik Fisker)在獲得意大利的兩位商人的520萬美元投資後,于2007年與菲斯克汽車公司的合作夥伴伯恩哈德-科勒(Bernhard Koehler)和量子技術公司(Quantum Technologies)共同創辦了菲斯克汽車。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是早期投資者之一。菲斯克本人是汽車界的老江湖,曾負責設計許多高檔汽車,如阿斯頓-馬丁DB9和V8 Vantage、Artega GT和寶馬Z8。他曾官拜阿斯頓-馬丁公司擔任設計總監,并在董事會任職。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創始人亨利克 菲斯克(Henrik Fisker)

菲斯克的創業之路從2009年就開始了。經過十多年的起起伏伏,從經營危機到破産,從保留公司logo和商标,到借殼東山再起,菲斯克的生死曆程也跌跌撞撞。

實際上菲斯克的産品上市還是比較早的。2012年,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共建立了45家經銷商。此外,在歐洲,公司也和當地經銷商集團達成合作。當年,全球傳遞量約為4000輛左右。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公司有若幹車型,其中最重要的是Karma是一款增程型電動車或串聯式混合動力車,由一對161馬力的電動機驅動。锂電池組被布置在車輛中心。車上的260馬力2.0升Ecotec四缸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為發電機提供動力,将電力直接輸送到驅動電機。該發動機來自通用汽車。電池也可以從電網充電。

Aptera

2019年兩位創始人聯合創立的了Aptera汽車公司,這兩位分别是Chris Anthony和Steve Fambro。2020年12月,aptera motors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日常使用無需充電的太陽能電動汽車(sEV),每次充滿電可行駛1000英裡。該公司已經宣布完成了一輪融資,接受了400多萬美元的融資,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獲得了7000多輛汽車的預訂,總額達到2.5億。目前,它正全速前進,決心打造一款以太陽能為動力的電動車。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Steve Fambro(左)和Chris Anthony(右)

aptera太陽能電動汽車(sEV)内置了該公司的“永不充電”(never charge)技術,其設計目的是收集足夠的陽光,在大多數地區每年行駛1.1萬英裡。它的輕質複合材料——比鋼材強很多倍——使它獨特的身體形狀能夠以聞所未聞的阻力系數在空氣中滑行。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日前,aptera搬進了位于聖地亞哥索倫托山谷地區的一個新的生産設計工廠。該工廠占地6.95萬平方英尺,是aptera公司三輛整車和一個開發工程師團隊的所在地。重點領域将是先進的3d列印、複合材料、UI/UX開發和電池技術開發。随着公司的擴張,aptera将在聖地亞哥和世界各地評估更多的生産基地。

Canoo

美國的造車新勢力車企Canoo的兩位創始人分别是Stefan Krause和Ulrich Kranz,前者曾供職于德意志銀行,後者曾供職于寶馬。2018年4月,兩位創始人聘請原歐寶的高管Karl Thomas Neumann為公司CEO。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公司通過提供子產品化構造電動車來滿足未來出行物流,目前開發出skateboard底盤架構可以快速實作多種車型開發,目前和現代合作開發未來電動車平台。

認為未來的電動汽車應該追求的不是參數上的優勢,而是力求最大程度發揮電動平台的優勢,打造出把實用性發揮到極緻的車型。

Canoo Lifestyle Vehicle是Canoo的首款車型,最能展現Canoo的設計理念。它是一款主打生活方式的車型,不僅外觀特立獨行,其内部空間也極具颠覆性。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Canoo車型都是基于同一款純電平台開發的,該平台的軸距為2850mm(目前均為統一規格,未來應該可以調節),可以支援後驅或者四驅。這款純電平台号稱是世界上最平的子產品化純電平台,Canoo采用了和特斯拉類似的2170圓柱電芯,數百個電芯組成了一個電池模組,再由電池模組構成電池包。Canoo的車身和底盤設計理念與寶馬i3非常相似,這顯然與Canoo研發人員的寶馬背景有關。寶馬i3采用了“LifeDrive”結構,上半部分是Life子產品,也就是乘員艙;下半部分是Drive子產品,包含了底盤和動力系統。Canoo的多款車型共用下半部分的底盤子產品,通過更換不同的上半部分子產品來實作不同的功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Rimac

如果一個人的愛好和事業能有機地融合,無疑他将是一位幸運兒。Rimac的創始人馬特·瑞馬克(Mate Rimac)就是這樣被上帝眷顧的人。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他的第一個作品是一輛改裝的E30寶馬3系。随着時間的推移,該公司獲得了投資者的關注,保時捷開始向其投資數百萬美元。Rimac的量産車目前為單一的電動超跑Nevera。當其他公司擴大營銷,公布上萬的預定量時,Rimac正專注于其價值245萬美元的電動汽車,走夢想車路線。據稱它能夠在1.85秒内從靜止加速到60英裡/小時(97公裡/小時),然後在8.6秒内跑1.2公裡。根據外媒試駕回報,它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

自從Nevera首次亮相以來,Rimac赢得了更多的聲譽,大衆集團将布加迪品牌的控制權交給了保時捷和Rimac,成立了布加迪-Rimac合資企業。這兩家汽車制造商将作為獨立的實體存在,但專業技能互通,以協作打造下一代高價值、高功率的夢想車。

Bollinger

在紐約州創立的Bollinger品牌的造型可謂太有特色了,正正方方,見棱見角。2014年由企業家羅伯特博林格(Robert Bollinger)創立的Bollinger公司的目标就是生産全電動、全尺寸的越野車。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第一款車是名為B1的原型車,并于2017年6月亮相。全車除了鮮明的線條外,還覆寫着啞光清漆,并且可以拆卸車頂的後部。該車型當時計劃于2019年投放市場。到2017年8月,網傳制造商成功地收集了6000份Bollinger B1的訂單。

2018年3月,博林格決定将其總部從紐約市遷至密歇根州。在B1原型車展示兩年後的9月,博林格展示了其首準許備生産的兩輛車B1車型。量産型在外觀上發生了變化,變得更長,增加了一個後門和一個大型4門皮卡。此車被更名為B2。

2020年4月,博林格宣布B1和B2車型的批量生産和銷售将于2021年開始。

2022年1月中旬,該公司宣布方向發生重大轉變,推遲消費者車型的開發,轉而開發商用車平台,并表示将退還B1和B2的定金。博林格将轉向技術服務領域,提供用于中型卡車的可擴充後驅滑闆電池平台。在這一平台上将可生産衆多商用車型,包括拖車、垃圾車、公共汽車等。該公司正在為其在2020年8月預告的DELIVER-E貨車概念尋找制造夥伴。

域外星探|美國造車新勢力的實力咋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