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陣營不再堅固,合資車企的終點就是利盡則分?

古人有言: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大概意思就是夫妻可以共同享受富貴,卻不能共患難,大難臨頭時,每人各自心中想法是自己怎麼逃離此劫。

夫妻況且如此,到了生意場上,合作夥伴不歡而散,甚至反目成仇對簿公堂的,那更比比皆是了。

而這樣的事,未來一段時間或将在國内合資車企上頻繁上演。

陣營不再堅固,合資車企的終點就是利盡則分?

1月27日,Stellantis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計劃将國内合資公司廣汽菲克的股比從50%提高到75%,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已同意合作完成這筆交易的相關手續,但仍需中國政府準許。

這個看似十分正常的消息,釋出之後卻馬上被廣汽集團否認。

陣營不再堅固,合資車企的終點就是利盡則分?

廣汽集團在官網釋出公告表示:廣汽集團從Stellantis官方網站獲悉其關于廣汽菲克股權調整事宜的釋出。此釋出行為未經我方認可,廣汽集團對此深表遺憾。關于對外合資合作事宜,廣汽集團将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秉承互信、共赢的原則推進。

如此重大的烏龍,雙方還都是在正式場合公布的消息,顯然裡面的故事并不簡單,但其中内部較量的具體細節,恐怕也隻有股東雙方自己知道。

一直以來,國内合資車企之是以不管效益如何,都能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鮮有股東雙方“打架”的情況,事實上是源于大陸于1994年釋出的《汽車産業政策》。

該政策中,限制了外商在合資企業持股不能超過50%、同一類整車産品不能建立兩家以上的生産企業等。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多牛的外資品牌,隻要想來中國賺錢,就必須和中方搭夥成立合資公司,而且還要受到中方的牽制。

但這樣的情況已成為曆史。

2018年發改委宣布,國内同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2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将全部取消限制。

随着5年過渡期已過,今年成為了外資不再受股比限制的元年,自然有不少人開始坐不住了。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麼大的體量可以說是商機無限。

但有得意,自然就會有失意。

對于那些銷量一直不錯的合資品牌來說,中方和外方可能沖突還沒那麼大。

但有些汽車品牌,明明在國外賣得好好的,到了中國突然就水土不服起來,消費者就是不認。

還有一些,在中國車市粗犷式發展的前幾年經曆過輝煌,但随着競争的加劇,逐漸走下坡路。

以上的種種,往往就需要有人來“背鍋”,比如中方認為是外方産品不行,外方認為是中方宣傳不到位等等,難免出現隔閡。

随着外資股比限制放開,一些外方自然多少會有自己“單幹”的想法。

陣營不再堅固,合資車企的終點就是利盡則分?

廣汽菲克目前在國内經營的是Jeep品牌,而近幾年Jeep的狀況衆所周知不容樂觀,尤其是國産車型市占率的全面萎縮,已經讓Jeep越來越難在合資品牌梯隊中立足。

既然合作不行,自己主導,或許是Stellantis認為能夠扭轉乾坤的良策。

事實上,在廣汽菲克之前,已經有不少合資車企開始了行動,除了華晨寶馬、江淮大衆這種外方實力遠大于中方,一邊倒的以外,和廣汽菲克境遇相似的東風悅達起亞之前也已經官宣,持有25%股權的東風集團退出,悅達和起亞具體的股權配置設定情況還沒有公布。

相比上面這些好合好分,愉快簽字的,Stellantis和廣汽集團針對廣汽菲克的談判,可以看出,顯然并不愉快。

可以預見的是,這種類似的吵架,後面還會發生。

那麼下一個會是誰呢? 已經忍不住想繼續吃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