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狠起來有多可怕?
她被譽為“中國民營快遞之母”,六年前,正值事業黃金期的她,以146億的價格将公司賣給了馬雲的阿裡巴巴。

縱觀她的創業之路,隻能用“傳奇”二字形容,她的心路曆程直至今日,仍被衆多企業拿出學習,而她和馬雲的那段“相輔相成”,更是堪稱為“封神”級别的案例。
她就是申通的創始人——陳小英,她為何要在事業黃金期選擇退出?如今套現百億的陳小英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2009年,阿裡巴巴旗下的淘寶首次推出大型購物狂歡節——雙十一購物節,此活動一出,瞬間引爆了全民消費的狂歡。
無數消費者夜以繼日地盼望着雙十一那天的到來,看着如此瘋狂的購物熱情,無數商家排隊參加活動。
衆所周知,網購的時代,最重要的便是友善的配送,作為申通快遞的創始人陳小英也盯上了雙十一這塊蛋糕。
為了能趁機擴大申通在快遞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陳小英絞盡腦汁,思考着如何從衆多競争者中脫穎而出。
當時占據快遞市場的主要是5家公司,分别是圓通快遞、中通快遞、申通快遞、百世彙通和韻達快遞。
市面上,這5家公司所持有的資源差不多都是一樣的,各家的實力也是不相上下,要想力壓群雄,從這家中脫穎而出,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那幾天裡,陳小英放下手頭的所有事情,隻為考慮如何打赢這場仗,可是無論她想什麼招數,其他幾家公司都可以競相模仿。
她知道,什麼招數都是假的,隻有價格,才是最終的殺手锏。
當時其他幾家公司對淘寶開出的單價為4元每單,而這4元單價,也僅僅隻有微少的利潤了,如果低于 4元每單,那幾乎就是沒有利潤了。
心中有了方案,陳小英開始仔細計算每一個過程中的成本,最終,陳小英将成本精确到了2.7元。
于是,在第二天的報價上,陳小英向淘寶使用者們開出了2.7元的低價,看到陳小英将價格壓到如此低,全行業的人都震驚了。
大家都覺得陳小英是不是摔倒磕着腦子了,如果不是磕着腦子,那肯定就是瘋了,就算要打價格戰,也沒有這樣打的呀。
剛出手就将自己全部身家壓上去,連利潤都不要,這簡直就是犧牲自己造福全行業呀。
與此同時,陳小英上司的申通内部,一些股東在得知陳小英将價格出到2.7時,紛紛表示:
這就是給人送錢,什麼利潤都沒有,我們掙什麼?員工工資怎麼辦?
面對公司股東的反對,陳小英并沒有選擇讓步,她反而是很強勢地作出決定,就以2.7元的價格和淘寶商家合作。
事實證明,陳小英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确,在當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上,申通憑一己之力,包攬了整個淘寶4成的運單。
在雙十一過後的結算中,申通不僅沒有虧錢,反而因為這4成的訂單,賺了個盆滿鍋滿。
并且,因為她的決定,讓申通和淘寶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畢竟一個敢拿全公司命運跟你賭的人,她會比任何人都信任你。
正是憑借着那一年的雙十一,淘寶一躍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中最牛的存在,而申通也正是憑借這4成訂單,帶領申通成為了民營快遞的龍頭老大。
後來,當無數人複盤這場宛如教科書般的“戰役”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結論,陳小英和馬雲兩人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當時,申通沒有拿出孤獨一擲的狀态,将所有的訂單都按時完成,那麼馬雲的這場大型購物節,很有可能會成為行業中的一個笑柄。
同樣,如果當時馬雲沒有推出大型購物節,那麼陳小英是無法在競争如此激烈的市場中,拿到如此多的資源,可以說,這次兩人的決定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值得慶幸的是,正是兩人在最關鍵的時刻,都作出了最正确的選擇,讓兩人的公司,獲得了無限的可能。
那一年陳小英33歲,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将申通放到了行業第一的位置。
其實,最早和淘寶合作的快遞公司,并不是申通,而是圓通,為什麼最早合作的圓通不敢如此作為,反而是後來的申通敢作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呢?
這還要從淘寶剛開始那年說起。
2005年,淘寶成立了,嗅覺敏銳的圓通知道,淘寶将是一個機會,于是主動跟淘寶建立合作關系。
剛開始合作,圓通的資料就呈直線上升狀态,看着圓通每個月的交易量都能成倍增長,行業中的其他幾個公司,都想跟淘寶建立合作關系。
陳小英建立的申通快遞就是其中一個,可是,誰都沒想到的是,最後的大赢家竟然是後來的陳小英。
2007年随着淘寶使用者的增多,馬雲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在發貨頁面添加上物流資訊,賣家在平台上輸入了快遞單号才算發貨成功,這麼做可以讓買家得知自己購買的商品到了哪裡。
也許在現在看來,這是一件不足為奇的事情,但是,在當時,淘寶剛剛成立兩年的時間,還算是一個新的公司。
而當時的快遞行業,大多都是野蠻生長,突然要求他們如此精細化操作,這也就意味着他們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去細化快遞的每一個過程。
如果淘寶可以保持着火熱的态度發展下去,增加人力物力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費了這麼大的精力去折騰這個東西,最後,淘寶不行了,那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要想合作就要大動幹戈,要不然就不合作,面對這進退兩難的選擇,快遞行業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然而,此時的陳小英卻并沒有因為這個事情而煩惱,她認為:
快遞行業的資訊化勢在必行,隻有客戶用的時候放心,才會更多的客戶使用,淘寶現在的舉動,就是讓無數的使用者更加放心,這樣做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潮流。
于是,陳小英在申通内部開了個會,将所有的利弊都告訴了每位股東,并且将自己之後幾年的規劃,也趁機說了出來。
看着在台上充滿信心的陳小英,股東們選擇了相信,畢竟淘寶這塊大蛋糕現在放棄,是不明智的選擇。
陳小英便根據淘寶的相關要求,開始調整整個公司的管理模式,她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個包裹分揀中心,并且還建構了一套實時統一的資訊管理系統。
這樣做,不僅提高了整個快遞的運輸速度,同時也避免很多問題的出現,如丢件、漏件等。
實時統一的資訊管理系統可以讓使用者每時每刻都知道自己的産品在那個位置,這也友善了使用者安排自己取件的時間,成功減少了派送員的工作時間。
正是陳小英的這一創造性方法,讓中國快遞行業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很快,同行業的其他幾個公司,都知道了陳小英的做法,他們從陳小英的這個舉動中,看到了未來快遞和電商是相輔相成,分不開的。
于是,其他的公司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調整,果不其然,淘寶并沒有讓他們失望,在随後的幾年中,淘寶的訂單數額呈現飛速增長,快遞行業也是以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可以看得出,陳小英在整個快遞行業中的作用,十分巨大。為什麼一個弱小的女子,能有如此的魄力呢?是什麼原因支撐她走到如今的這一地步呢?
陳小英出生在浙江桐廬,從小她的家境就十分貧困,年幼的陳小英早早地就接觸到了家裡的農活,并且還能将各種家務活都幹好。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陳小英上高中的時候,家裡的頂梁柱父親,因病去世了。
父親的離世,将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無奈之下,陳小英隻好放下學業,去外地打工貼補家用。
沒有任何文化的她,剛來到城市,四處碰壁,最終隻能進廠當“廠妹”,在工廠打工期間,陳小英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丈夫聶騰飛。
兩人年齡相仿,出身也差不多,有着很多的共同的話題,就這樣,兩個同在異鄉打拼的人,漸漸地走到了一起并且領證結婚了。
婚後,兩人依舊在工廠中工作,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聶騰飛得知,當地的外貿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
許多報關單沒有辦法按時送到港口,這讓很多外貿企業很是頭疼,他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價100元,招跑腿幫他們送報關單和貨物。
100元,對于當時的聶騰飛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要知道,當時他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一百六七,跑兩趟得到的錢,相當于他在廠裡一個月的勞作了,想到這,聶騰飛萌生想要去跑腿的想法。
回到家,他将這個消息告訴妻子陳小英,原以為妻子會反對他,但沒想到的是,妻子不僅沒有反對他,反而很支援他。
于是兩人将需要跑腿的相關花銷全部都算好,這一算,他們知道了跑一趟就能拿到60多塊錢的淨利潤,并且跑腿這個工作也不受罪,就坐車将東西送過去就行。
第二天聶騰飛就向工廠請假,開始第一次跑腿之旅,很幸運,第一次跑腿并沒有出任何的問題,看着手中的錢,聶騰飛知道,這個事情一定可以幹。
回到家,他将錢都交給妻子,陳小英看着如此容易就能掙到錢,心中也生出了跑腿的想法,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兩人一拍即合。
隔天就辭去了工廠的工作,開始專心跑腿,為了節約時間,聶騰飛找到自己在另一個城市的朋友詹際盛一起參加跑腿工作。
三人分工合作,一個去接任務,一個去跑任務,一個去送任務,幾趟任務下來,幾人都掙到了錢。
此時,聶騰飛和陳小英決定拿出所有積蓄,招人跟自己一起幹快遞,就這樣國内第一家民營快遞企業——盛彤快遞(申通前身)誕生了。
新公司剛開始并沒有任何的名氣,也沒有任何的資源,沒有辦法,陳小英隻好拿着電話本,一個又一個的聯系相關公司。
可是在當時他們是第一家民營快遞公司,并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有些人還願意給陳小英一個面談的機會,但有些人連聽都不聽,直接挂斷電話。
随着陳小英接觸的企業越來越多,她的客戶也就越來越多,生意也漸漸地好了起來,漸漸地幾人都掙到了一筆不少的錢。
但合夥生意難做,随着業務的增多,幾位合夥人之間的沖突也越來越多,最後,詹際盛選擇退出盛彤快遞(申通前身),獨自創辦了中國第二家民營快遞企業——天天快遞。
看着朋友的離去,聶騰飛和陳小英心中不是個滋味,但他們知道,勉強在一起将會有更大的麻煩。
于是兩人将盛彤快遞改名為申通快遞,申代表着上海,通則有着四通八達的意思。
很快第一個問題出現在他們面前,那就是人手,考慮到這個行業的特殊性,聶騰飛和陳小英決定從自家親戚中尋找員工。
慢慢地一支龐大的配送隊伍出現了,而這個配送隊伍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桐廬幫”。
1998年,憑借着敏銳的嗅覺,申通從一個三五人的小隊伍,成長為了一個在全國有着50多個網點,員工數超過2000人的龐大企業。
可是老天似乎是不想陳小英幸福,在這一年中,聶騰飛在一次送貨途中,發生了車禍,最終搶救無效去世了,當時陳小英年僅22歲,而當時的申通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聶騰飛的去世,讓整個公司陷入了混亂之中,各個元老級别的股東紛紛離開,甚至連聶騰飛的弟弟聶騰雲也選擇了離開,在他們離開後,迅速成立了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
就這樣,人們常說的三通一達出現了,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出現,讓原本就舉步維艱的陳小英更加雪上加霜。
她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悲傷中,她要想辦法保護住丈夫留下的基業。
在哥哥陳德軍的幫助下,陳小英大刀闊斧,将一些危害申通發展的弊端全部砍掉,對公司進行全方面的改革。
她提出總分兩級加盟政策,簡單來說就是不在建立新的網點,而是和各個城市中,比較成熟的快遞公司合作,讓他們成為申通的分公司。
至于這個城市網點,大部分收入,歸當地分公司所有,這樣做,申通的名氣也打了出來,地下跟着一起的分公司也能掙到錢。
憑借着這種加盟政策,很快申通就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超過4000家的網點,而員工更是從之前的2000人,增長為50000多人。
伴随着申通實力的增長,申通所覆寫的事項也逐漸增多,其中和馬雲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
2012年陳小英以1.6億的價格收購了天天快遞,正是這一年,陳小英的第二段婚姻開始了,這個人不是别人,正陳小英的司機奚春陽。
幾年的共同風雨,讓兩人從原本的員工關系,發展為了婚姻。
結婚後,陳小英選擇隐居幕後,以第三者的眼光客觀地看待申通的發展,這一看,讓她發現了不少的問題。
得知問題後,她再次使用雷霆手段,将所有問題全部解決,就這樣,申通的發展再次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2016年,陳小英、陳德軍敲響了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鐘聲,申通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上市的快遞公司。
正是申通的上市,讓陳小英的個人身價漲到了120多億,一舉邁入中國女富豪排行榜。
同年,陳小英向浙江大學捐贈4000萬元人民币,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陳小英醫學教育教學獎勵基金”。
至此,申通進入了最頂峰的時期,然而就在申通發展一片光明時,陳小英選擇将自己所有的股份,賣給馬雲,套現146億元,離開快遞這個行業。
當衆人得知陳小英這波操作時,紛紛表示:
她太傻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現在卻拱手讓人了,真是太可惜了。
但陳小英并不這麼認為,她知道自己随着年齡的增加,已經沒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在打拼上了,與其拼命守着申通,不如放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陳小英在成功套現146億元後,潇灑退場。
退出申通後的陳小英并沒有頤養天年,而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一個相對冷門的行業——智能雨傘。
這次她完全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這種雨傘采用一種厭水的材料,水滴落上去隻需要甩兩下,就可以達到速幹的效果。
并且在傘的周圍還設計有手電筒,這樣就算夜間出行也行保證安全了。憑借着這款新型雨傘,陳小英再次豪賺一筆。
縱觀陳小英的人生經曆,我們可以看到,她能有如今風光的一面,離不開她那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善于創新的思想。
人們總能看到他人風光的一面,卻忘記了他們也有不如意的時候,成功離不開辛苦的付出和努力。
或許我們不能複制她的成功曆程,但我們卻可以從她身上學到很多很多的優點,這些優點也許不會讓我們的事業成功,但我們的事業沒有這些有點永遠都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