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歌聲“更野”!這群外來工孩子與歌唱家龔琳娜同台獻唱獲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襲白衣的歌唱家龔琳娜攜手60多名少兒同台獻唱,清澈的童聲襯托着龔琳娜高亢的吟唱,為音樂會劃下餘音袅袅的尾聲。近日,這動人一幕出現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的“流動的時光——龔琳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音樂會”返場環節。

據了解,參與合唱的孩子中,不少是來自星海音樂廳“音樂陪伴計劃”扶持的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國小的外來工子女,他們為這場演出準備了3個月。

孩子“天天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孩子們的歌聲一唱出來就像天使一樣幹淨、美好!”歌唱家龔琳娜介稱贊,在2022年1月15日“流動的時光——龔琳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音樂會”,與她現場合唱的兩支少兒合唱團,一支是成立已有3年的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他們的訓練很專業,音準都很好”,而另外一支是來自星海音樂廳“音樂陪伴計劃”扶持的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國小的合唱團,“沒有經過長期訓練的孩子,他們的聲音更野,聲音會更勇敢一點,但是音準各方面還有待提高。”

歌聲“更野”!這群外來工孩子與歌唱家龔琳娜同台獻唱獲贊

龔琳娜在深情地歌唱。

獲歌唱家龔琳娜的點贊,讓這群外來工孩子們都開心不已。“為了讓自己在台上有更好的表現,我每天都在努力練習這首歌曲。”五年級男生程铮涵用 “激動”“興奮”“榮幸” 形容當知道自己入選合唱團,可以跟龔琳娜老師同台演唱時的心情。

歌聲“更野”!這群外來工孩子與歌唱家龔琳娜同台獻唱獲贊

演出現場的龔琳娜和孩子們。

“她天天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念叨着自己要上台表演。” 五年級女生肖雅琪的媽媽提起孩子可愛的舉動,笑得合不攏嘴,“知道可以到星海音樂廳表演之後,她每天都想着這事,總是問我 ‘媽媽我真的能好好唱嗎’,我給她打氣‘隻要夠努力,一定能行’。現在唱着唱着,她就自信起來了。”

據悉,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國小是音樂陪伴計劃 “走進校園” 持續幫扶的定點結對學校。當了解到龔琳娜在巡演的每站城市都有和當地少兒合唱團合作的計劃,“音樂陪伴計劃”團隊便向龔老師提議,可否為這所外來務勞工員子女學校的孩子們提供一次登台的機會,龔老師随即給予了熱情回應。于是,距離演出還有三個月,老師和孩子們都滿懷期待地開始排練準備。

“音樂陪伴計劃”教孩子們做音樂遊戲

據悉,2021年是“音樂陪伴計劃”啟動第四年,2021年3月至12月,“音樂陪伴計劃”共聯合了20多家公益機構開展了8次“走進音樂廳”活動。活動形式從彩排觀摩到互動小課堂,從音樂與繪畫的跨界畫展,到音樂舞蹈藝術體驗課程,豐富多元,覆寫群體囊括了特需青少年兒童、失獨家庭、外來務勞工員子女、需要幫扶的特殊人群等。

與此同時,在“走進校園” 系列,向廣州市三所定點結對學校——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國小、南沙區啟慧學校、花都區獅嶺鎮馮村初級中學,攜手多名音樂導師,持續輸送40次專業藝術課程。

“音樂陪伴計劃”特聘的藝術導師技安稱,登台演出需要不斷練習來準備,“由于孩子們的音樂基礎還比較薄弱,即使效果未必能夠達到最完美,但是至少也達到我們彼此合作之間的最佳狀态。”

在給定點結對學校上專業藝術課時,除了傳授音樂的專業知識,技安把相當一部分的時間用于帶領孩子們做音樂遊戲和學習一些簡單的粵語兒歌中,“這些粵語兒歌中的歌詞都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唠叨的媽媽、因為工作離家的爸爸……歌唱的過程,我也會和他們解釋歌曲中的意思,讓孩子們學會珍惜此刻幸福的生活。”

“以前孩子們對音樂課的了解就是傳統、單一的方式,經過3年的‘音樂陪伴計劃’,他們見識到,原來音樂課有這麼多可能性。” 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二小副校長李銘說,這些都令孩子們的音樂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們在課上慢慢發生變化,“在音樂陪伴的課程中,他們從原來的拘謹到放開自己,越來越活躍,自信心也越來越強。”

她稱,音樂陪伴計劃的課程在校園裡種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令大家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愛上了音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更願意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采寫:南都記者楊婷 通訊員音樂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