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賺87億!蘋果營收超微軟特斯拉之和,庫克稱元宇宙“潛力巨大”

日賺87億!蘋果營收超微軟特斯拉之和,庫克稱元宇宙“潛力巨大”

來源 | 智東西

毫無疑問,蘋果是全球最能賺錢的公司,甚至沒有之一。蘋果也是全球第一家市值曾經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的公司。

今天,在全球股市一片哀嚎的環境中,這位科技巨頭再次用一份亮眼的财報驚豔了整個行業。其季度營收超過了微軟和特斯拉之和,達到了1239億美元(約合人民币7885億元)。

财報釋出後,股價一度大漲5%。

不得不說,你蘋果,還是你蘋果。

智東西1月28日消息,就在今天淩晨,蘋果剛剛釋出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報(截止2021年12月25日三個月),蘋果本季度1239億美元的營收實作了11%的同比增長,再次創下了史上季度收入新高。

蘋果本季度淨利潤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46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20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了20.4%。直覺來看,在過去3個月中,蘋果每秒可以淨賺28000元。

近來iPhone 13在中國區強勁的銷售表現将蘋果送上了2021年四季度國内市場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屬6年來首次,這也讓大家更加期待蘋果這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是否會再次創造曆史,顯然,蘋果沒有令人失望。

蘋果拳頭業務iPhone本季度營收達到了716億美元,同比增長9%,業務占比也進一步提升至58%。值得注意的是,iPad是幾項主要業務中唯一同比下降的,降幅為14%,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将其原因解釋為供應鍊受限。

在另外幾項業務中,Mac電腦的季度營收同比增長達到了25%,是增幅最高的業務,庫克和蘋果CFO盧卡 馬埃斯特裡(Luca Maestri)都在财報電話會議中強調了自研M1系列晶片在Mac電腦中的應用起到了關鍵作用。

另外蘋果的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24%,營收規模相當于蘋果Mac電腦和iPad業務營收之和,不過16%的占比有所下降。庫克在電話會議中特别提到了Apple Store、Apple TV+、iCloud幾項服務都在過去一個季度中表現出色。

從地區營收角度來看,今年大中華區的營收同比增長達到了21%,是所有地區中增速最高的,大中華區的營收占比也到了9%。國内iPhone 13系列火爆的銷量的确成為了蘋果營收增長的關鍵動力之一。

日賺87億!蘋果營收超微軟特斯拉之和,庫克稱元宇宙“潛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報電話會議中,在被問及元宇宙相關問題時,庫克特别回應道,他們認為該領域“潛力巨大”,并且蘋果已經在進行“相關投資”,尤其是AR領域。根據業内資訊來看,蘋果的首款AR頭顯即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問世,支援8K顯示并搭載“M1級别”的強勁晶片。

最近,微軟和特斯拉兩大美股科技巨頭也釋出了最新财報,其營收均超過了500億美元,特斯拉的營收同比增長超70%,甚至淨利潤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665%。

與科技巨頭強勁财報表現相反,全球股市這兩天表現略顯低迷,美股三大股指雖集體高開,但最終還是以小幅下跌收盤。而國内昨日兩市也有4300股下挫。“不過年”的蘋果、微軟和特斯拉着實能夠過個好年了。

截止最新美股收盤,蘋果股價小幅下降0.29%至159.69美元,總市值為26000億美元。不過在财報釋出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大漲至168.25美元,漲幅約5.3%,後續小幅調整,截止發稿,股價穩定在165美元左右,漲幅約3%。

賣手機3個月掙4500億是什麼概念?

具體來看蘋果本季度各項主要業務的銷售情況,iPhone的營收超過了716億美元(約合人民币4556億元),這也是蘋果史上最高的iPhone單季度銷售收入。

日賺87億!蘋果營收超微軟特斯拉之和,庫克稱元宇宙“潛力巨大”

在會後電話會議中,庫克一直在強調說,iPhone 13全系列的表現都超出了市場預期,馬埃斯特裡補充說,他們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iPhone 13系列的使用者滿意度達到了98%以上。

Canalys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蘋果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二,占比達到了17%,而在中國市場,蘋果也在2021年四季度登上了出貨量第一的位置。

可以說,iPhone作為蘋果的拳頭産品,其競争力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業内資訊來看,2023年,蘋果大機率将會釋出自己的首款“折疊屏iPhone”,同時,明年蘋果iPhone 15系列的Pro型号将大機率配備支援5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鏡頭,光學鏡片供應商很可能是國内的藍特光學。

此外,今年下半年釋出的iPhone 14系列預計會将主攝更新為4800萬像素,蘋果使用多年的1200萬像素鏡頭終于要正式退役。屆時蘋果手機的影像能力會有怎樣的提升,也值得期待。

自研晶片成“殺手锏”,手表、音箱表現亮眼

除了iPhone業務,蘋果這次表現比較亮眼的還有Mac電腦和服務。

Mac電腦的火爆銷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搭載M1 Max晶片的MacBook Pro新款至今發售三個月依然供不應求,現在下單,預計發貨時間仍然在一個月左右。

Canalys資料顯示,在2021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中,蘋果出貨量達到了2895萬台,同比增長達到了28.3%,市場佔有率也來到了8.5%,位列第四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的出貨量增速是前五中最高的,并且領先幅度非常明顯。

庫克和馬埃斯特裡都在電話會議中提到了自研晶片應用的重要意義。在搭載了M1 Pro和M1 Max晶片後,蘋果MacBook Pro産品線的性能、續航表現都有了“跨越式”提升,對于專業企業使用者以及内容創作者來說,這款産品的吸引力是非常高的。

在财報電話會議中,庫克特别提到了可穿戴和智能家居業務的增長,他說,Apple Watch新增的健康監測功能以及自動報警功能都受到了使用者的廣泛認可,他特别提到,Apple Watch在這段時間裡通過自動撥打911電話挽救了幾位使用者的生命。

IDC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裝置出貨量1.38億台,其中蘋果出貨量達到了将近4000萬台,占比28.8%,相比其他廠商,領先優勢十分明顯。

日賺87億!蘋果營收超微軟特斯拉之和,庫克稱元宇宙“潛力巨大”

此外,蘋果新推出的HomePod mini也赢得了市場的良好回報,庫克特别提到,使用者對其新增的智能家居功能,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便捷溝通功能,十分青睐。

蘋果iPad業務這次似乎成為了唯一的“短闆”,一方面,iPad系列最近一次更新是針對iPad mini産品線,其本身并非iPad系列銷量主力,“小屏黨”目前看來占比仍然不高。

另一方面,庫克稱供應鍊的限制也成為了iPad營收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歐洲市場成增速引擎,北美仍然是絕對主力

這次從各地區市場營收角度來看,我們也能發現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這次大中華區營收達到了257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了21%,是所有市場中增速最高的,并且營收占比從上季度的9%直接躍升至21%。

歐洲市場情況也比較類似,營收達到了297億美元,雖然同比增長隻有9%,但是營收占比達到了24%。

當然,曆來四季度都是蘋果的“主場”,這樣的增長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四季度其他廠商的新品都将面臨與蘋果iPhone 13系列的直接競争。

北美市場本季度雖然依舊是營收的絕對主力,但是營收占比有所下降。

能夠看到,中國市場對于蘋果的重要性,正在愈發凸顯。尤其是在疫情之中,中國科技産業鍊幾乎成為了全球科技圈的“定海神針”。

在東南亞等地的中有生産工廠因為疫情關停時,中國大陸地區富士康、立訊精密、比亞迪、聞泰科技等企業的工廠仍然在開足馬力運作。

14款新品轟炸2022,手機、耳機、Mac電腦全更新

在蘋果釋出季度财報後,蘋果股價大漲,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于蘋果的認可。

而今年,蘋果還将有多款新品釋出,甚至我們将迎來蘋果史上新品最多的一個“秋季”,蘋果業績的強勁表現,或仍将持續。

日賺87億!蘋果營收超微軟特斯拉之和,庫克稱元宇宙“潛力巨大”

就目前業内的爆料資訊來看,蘋果新款iPhone SE受關注程度頗高,5G、A15晶片、3000元以内的可能售價,都讓其“真香”味十足,并且很可能成為安卓市場一衆主力機型強有力的競争對手。

iPhone 14系列的更新自不必說,A16晶片和4800萬像素新主攝都看點十足,不過“歎号”打孔屏是否是“反向更新”,還有待消費者檢驗。

在Mac電腦側,iMac和Mac Pro都将迎來重磅更新,12核的M1晶片、售價5萬美元搭載4個M1 Max晶片的Mac Pro都将成為内容創作者青睐的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AirPods Pro也将推出第二代産品,預計會取消耳機柄、充電盒縮減、尺寸減小,同時支援心率檢測、溫度檢測等功能。

另外,還有關于M2晶片的消息,據爆料,M2晶片或許将在新款iPad Pro中首次落地,屆時平闆生産力或将再次邁上一個新台階。

結語:自研技術仍是核心競争力,蘋果何時重回3萬億?

蘋果強勁的财報表現背後,不論是iPhone 13系列還是新款MacBook Pro系列的出色表現,其本質上都是蘋果自研晶片、自研系統以及上層完善的軟體生态三者充分結合所帶來的結果。

硬核自研技術,仍然是科技巨頭的核心競争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蘋果的AR眼鏡即将問世,造車業務也有了更多進展,屆時蘋果還能帶來怎樣的驚喜,能否快速重回3萬億市值并進一步突破?蘋果這位科技巨人能否在未來的“元宇宙時代”繼續引領行業,值得期待。

版權申明:凡本公衆号内容注明【原創】的,内容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未标注【原創】的圖檔與文字内容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圖檔和文字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