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文學最具個性和特色的兩百多名作家詩人名錄

一部好作品,總是在給予人們活潑而不闆滞的藝術形式,也給人們賞心悅目藝術創新的享受,還能給人們一種以美的、崇高思想的教育,并且這種嬌貴不俗的教育,不是虛僞的公式化的,而是真實的、富有藝術感染力的。

共産黨上司下的人民政府,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革命宣傳,并擅于借助革命文學達到革命力量的發展,從毛主席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開始,到今天的改革開放,中國何止誕生了成千上萬名的文學名家?何止誕生了成千上萬部的名作?

有的名家,他們的作品是獨具個性和特色,寫作成果自成體系,有的作品甚至添補了中國文學的空白。

後面的這兩百多名作家詩人,他們的文學作品是比較具個性特色和社會光亮的,在藝術成就上,也是獨具個性魅力和地域本色的。

我們在讀他們的文學作品時,是很容易被作品中深刻的思想主題、鮮明的人物形象所打動。

無論是長篇、短篇,還是詩歌、散文,或者劇作,它們都是真實地、藝術地再現了生活,再現了曆史,再現了社會,再現了思想。

他們在作品中所抒寫的情感和故事,即使現在讀來,也象是一束光芒出現在我們身邊。他們在作品中展現的曆史情感和人生故事,是刻錄一個社會和一個時代發展的細胞。他們反映在作品中的新舊思想之間的精神,實際上是呈現社會發展新舊思想和社會沖突的一種縮影。

是以這獨具個性的兩百多名作家詩人,他們的作品,也都是獨具個性特色的,是廣大讀者讀過的千千萬萬個作家詩人中的代表作中的一個縮影。

作家詩人們通過描寫社會、描寫大自然、描寫祖國的秀美壯闊,描寫共産黨人浴血奮戰,從艱難到壯大、再由壯大到全面取得勝利,展示了新中國社會程序全過程,以及展示各個作家詩人沐浴生活氣息的真誠和所作所思。

讀者依據作家詩人的作品故事類型,從自己個人的興趣嗜好出發,選擇閱讀量較多的作品中,認識了社會的偉大變遷。人們從作品閱讀量的大資料中,看到了作家詩人的心靈,體味着作家詩人的思想認識,從作品人物性格上感悟人性心态精神的共性。這些作家詩人的作品,通過人物生活節奏和精神狀态這兩種情形,特别是通過人生艱難生存,領悟作品中的社會的不同發展狀态,并接受作家詩人在作品中,對人物生動、形象,給予的心靈傾訴。

他們的作品,之是以赢得較多的讀者閱讀,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引起了讀者的共鳴,他們通過心底裡的人物,告訴着讀者觀衆們一個标準:

什麼作品是獨具特色的,是啟迪人們精神的,是引得廣大讀者争相閱讀的?什麼作品是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曆史階段、一個思想境界的?

他們緊緊把握住了,什麼作品是讀者們不喜歡讀的,什麼作品是從社會擔當的角度出發,去熱情塑造人物,進而在心靈上去引導廣大讀者追捧。

努力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并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浴血奮戰的形象,揭示出社會從沖突和鬥争中成長的一種典型意義,這是這些作家詩人的作品之是以獲得較多讀者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然中國的名作家名詩人有千千萬,中國的名著作更有千百個千千萬,然而下面的這兩百多名作家名詩人,僅是在一個時間段,代表着他們的作品,曾經在社會某個地域,受到過較多讀者的追捧。

在他們的著作的閃閃惹人愛光環中,都是以一個揭露社會曆史、鞭笞社會黑暗,歌頌社會正果的形式出現的。

他們作品中的亮點、動人心弦處,在對人性本色的探視等方面,都刻畫得維妙維肖,入木三分。他們的作品盡管閱讀量較高,也僅是代表讀者們在一個時期,對作品人物形象的一種喜歡。

許多沒在這個名單中的名作家名詩人,他們的名作,那種對社會進步的各種歌頌和社會沖突各種批判,也都是充滿着一種激情,充滿着一種正道,充滿着一種陽光的。

讀者們願意讀什麼作品,喜歡讀誰的作品,本身是沒有什麼惡意的,是沒有什麼毫無頭緒的。讀者們關注哪些作家詩人,選讀什麼著作,都是根據自己的一時興趣的,本身都是充滿善意的,求知的,都是富有積極進取之心的。

作家詩人們創作作品,他們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設計,是構成社會鮮明、生動的人性的一個個立體圖,是構成一個個真實的精神煥發像,是構成一個個生活飽滿的社會精神公式,自然更是處處構成閃躍着光彩的年代的一種境界。

智慧的讀者在閑暇之餘,下面的這兩百多名作家詩人,不知道你認識幾個?他們各自名下的代表性著作,不知道你讀過幾部?

1.魯迅,2.曹禺,3.郭沫若,4.老舍,5.巴金,6.茅盾,7.張愛玲,8.蕭紅,9.郁達夫,10.瞿秋白;

11.沈從文,12.柳青,13.浩然,14.梁斌,15.趙樹理,16.周立波,17.郭小川,18.丁玲,19.李瑛,20.峻青;

21.李準,22.王願堅,23.沙汀,24.馬烽,25.賀敬之,26.張志民,27.王汶石,28.柔石,29.康濯,穆青,30.茹志鵑;

31.陳登科,32.金敬邁,33.瑪拉沁夫,34.阮章競,35.劉澍德,36魏巍,37.曹靖華,38.徐志摩,39.朱自清,40.冰心;

41.蕭軍,42.吳強,43.馮德英,44.姚雪垠,45.楊朔,46.袁鷹,47.葉聖陶,48.李瑛,49.李季,謝璞,50.俞平伯;

51.艾青,52.聞捷,53.林語堂,54.黎汝清,55.錢鐘書,56.孫犁,謝樹,57.戴望舒,58.李雲德,59.艾蕪,60.秦牧;

61.周克芹,62.劉心武,63.宗璞,64.史鐵生,龍應台,65.北島,66.王蒙,67.杜鵬程,68.餘光中,李傲,69.蕭複興,70劉白羽;

71.陸文夫,72.曲波,73.馮志,馮至,74.黃宗英,75.蕭也牧,76.白先勇,亦舒,77.吳伯箫,施叔青,78.聞一多,79.羅廣斌,80.梁實秋;

81.楊益言,張重天,82.三毛,83.芒克,蕭克,84.金庸,85.葉紹鈞,周梅森,86.汪曾祺,87.張鋒,季羨林,88.何其芳,89.知俠,90.蕭乾,郭明倫;

91.王安憶,92.路遙,93.楊沫,94.陳忠實,95.張恨水,96.鄭振铎,97.雪克,98.李喬,席慕蓉,97.陳廣生,98.鄧友梅,99.葉永烈,二月河,100.張揚;

101.傅雷,古華,102.端木蕻良,103.蘇童,104.王統照,105.穆旦,牛志光,106.臧克家,107.嚴辰,108.荒煤,109.碧野,110.顧城;

111.歐陽山,112.葉辛,113.鄭淵潔,114.舒婷,115.莫言,116.蔣子龍,117.張承志,118.李喬,王一民,119.蔣光慈,120.徐光耀;

121.劉震雲,122.季冠武,123.韓少功,124.叢維熙,125.徐懷中,126.馮骥才,127.陳映真,128.陳世旭,李洪辛,129.魏金枝,安柯欽夫,130.鐵凝;

131.張潔,132.張炜,133.賈平凹,134.谌容,135.魯彥,136.孫謙,137.高纓,唐弢,138.蕭棧光,楊成武,139.陳白塵,140.李英儒;

141.成蔭,142.汪歲寒,143.許欽文,144.謝添,145.陳少雲,146.胡可,147.謝鐵骊,148.于洋,149.柯靈,150.海默,彭永輝;

151.潘文展,鐘曉陽,152.魯彥周,153.張賢亮,154.李杭育,155.金一鳴,趙燕翼,156.馮牧,157.周揚,徐子衡,158.蘇叔陽,159.林藝,160.陳懷皚;

161.陳方千,162.魏榮,耿簡,163.趙子嶽,164.藝兵,陳殘雲,165.秦文,166.劉詩嵘,167.崔嵬,168.劉萬仁,169.徐懷中,170.嶽野;

171.林予,172.劉斯奮,173.王雲根,174.龔澤華,周西籬,175.阿城,菡子,176.高沛長,177.達理,178.理由,179.映泉,靳以,180.餘華;

181.陳繼光,182.梁曉聲,李昂,183.阿來,184.陶正,185.王戈,186.劉兆林,187.彭見明,188.鄧剛,吳建新,189.楚良,190.韋君宜,張韌;

191.唐棟,草明,192.蕭德生,朱複融,193.管桦,194.舒霈,戴江,195.閻綱,196.烏熱爾圖,197.林元春,198.張光年,顧笑言,199.許覺民,張一弓,200.葛洛,趙曉亞。

以上作家和詩人的名字及他們的著作,閱讀傳播量,難免有挂一漏萬之處,對于我們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早期馬克思主義文學運動,卻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他們走過的道路對于我們年青的一代,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