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的一天,吳勝明接到一個廠長朋友的電話。
“吳大姐,你能不能給我們進一批毛料。”
那時的吳勝明已經成了當地有名的商人,知道他們這是要給員工做衣服,避免上繳自己的“小金庫”。
吳勝明就找了一家外貿公司從台灣進貨,不但比别人便宜,還不用交稅。
她親自帶人去看了布料,花錢請相關人員吃喝玩樂,終于得了一句會把相關證件寄給她的承諾。
有了承諾,吳勝明就放心地把毛料押了回來。
結果底下人一看,車上貼着“軍用物資”四個大字,有點拿不住主意去問她。
她見怪不怪地說了句:“這是他們的門路。”
在這批貨上她花了580萬,賣給廠長後還剩下不少,就以22一米的價格放進了市場。
誰知這一舉動引起了同行的不快,覺得她太便宜擋了自己的生意,紛紛要求她漲價。
吳勝明卻不肯,“我就掙這麼點就滿足了。”
談判破裂之後,同行直接把她舉報了,相關部門一查竟然發現她不但沒有齊全的證件,還走私了48輛日産汽車。
數罪并罰之下,吳勝明被判了死刑,在牢獄中她不但失去了自由,丈夫也向她提出離婚,就連心愛的女兒也在這時選擇了自殺。
吳勝明從早年逃婚的千金小姐,到後來的商賈,再到死刑入獄,足以成為一代傳奇。
然而出獄後的她,又硬是從一個廁所清潔工翻身成如今的千萬富豪。
這個年近90的老太太,到底經曆了些什麼?
1933年的吳勝明,出生在浙江一戶像《大宅門》一樣的家裡。
一條街上全是他們家的商鋪,吳勝明可以說是實打實的千金小姐。
可惜她有一個風流成性的父親,導緻母親在她兩歲時狠心抛下她遠走台灣,失去母愛的她隻能靠着祖母的庇護和傭人的陪伴長大。
年幼時她跟着善良的祖父去給窮人施粥,每舀一勺粥,她就能得一句感恩,這讓她明白,給予就能換來感激。
祖父教會了她什麼叫善良,父親卻讓她明白了什麼叫生意。
那時候米鋪賣米靠的不是稱分量,而是用兜子裝,一兜子就是10斤。
晚上她總見父親叫人往米上噴水,吳勝明看不懂就去找夥計問。
夥計見是她連忙回答:“這米遇到水就發脹,那一兜子咱們不用10斤就能裝滿了。”
接着她又見夥計往米裡面摻滑石粉,這一兜子隻用9斤就能裝滿。
吳勝明默默地記在了心裡:原來錢是這麼掙的。
學了幾年的生意後,吳勝明的父親将杜月笙的遠房侄女娶了回來,給她當繼母。
這個繼母可不是好相處的,不但吓得她父親戒了風流病,還沉迷抽大煙。
後來生了個頭大脖子細的孩子,沒到兩歲就夭折了,這事之後她非說是吳勝明命硬不讓她生孩子下來,成天就在家裡挑唆。
“把這個孩子送走算了。”
12歲那年,繼母讓吳勝明去外婆家送兩條黃魚,結果她剛拎着鳥籠出門就被人用布給蓋住,直接抱走了。
她還沒來得及掙紮,旁邊噼裡啪啦地響起了敲鑼和放炮聲。
這下她才知道自己是被搶了親,那時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裡人也沒了搶她回去的理由。
眼看年幼的吳勝明就要成了别家的童養媳,祖父急壞了,連忙找到搶親的那戶人家。
“我的孫女不能給你們當童養媳,現在就寄在你們家,讓她讀書,等她結婚的時候我再給一筆嫁妝。”
怕他們不肯,祖父又給了30畝地和2000塊大洋,隻求孫女在這家裡不被虧待。
後來這家人也确實對吳勝明非常客氣,可惜隻客氣了4年。
16歲的吳勝明成了被解放的對象。
組織鼓勵她出去工作,還給她找了個演戲的活,在那裡她遇到了一個姓吳的隊長。
人長得英俊不說,還特别有文化,一下就點亮了吳勝明的少女心。
“我以後的男人就得這樣。”
在搶親家裡的四年,她從來不跟所謂的丈夫說話,見過吳隊長之後就更加看不上那個土男人了。
她的一舉一動都被婆婆看在眼裡,生怕吳勝明跑了,于是跑去找吳勝明。
“丫頭,你們過幾天就抓緊時間圓房吧。”
聽到這話吳勝明就知道,自己要是現在不跑以後都沒有機會了。
于是她趁着婆婆不注意,将這幾年私藏的錢帶在了身上,托一個姐妹幫她帶了幾套衣服,跑去和她婆婆說。
“阿媽,我想去城裡買點胭脂花粉。”
她婆婆一聽,要圓房的小姑娘确實要弄得漂亮點,就放心地讓她出了門。
結果這一走,吳勝明再也沒有回去,而是直接跑去了海軍總部求救助。
為了留下,吳勝明給自己編了一段父母雙亡的凄慘身世,還故意将自己的年齡多報了兩歲。
海軍總部見她年幼,經曆又可憐,就留了她當軍傭,每個月給她八塊錢。
她不但借着部隊裡的資源讀了書,還認識了初戀情人于萍。
那時她牙疼,連奔帶跑地往牙醫室跑,沒曾想半路撞上了人,脾氣差的吳勝明張口就罵。
“你怎麼不長眼睛啊?”
對方反問:“你這個小丫頭撞人怎麼還不講理啊?”
吳勝明氣勢洶洶地吼他:“和你有什麼道理好講的,我還小呢!”
撂下話就跑的她,去挂了号才發現醫生就是她撞的那個人,這下她可嚣張不起來了。
對方見她害怕,就想逗逗她:“小丫頭你今天落在我的手上,我要把你的牙齒都拔光。”
結果這人不但沒有拔光她的牙齒,反而讓她心裡泛起了一陣又一陣地漣漪,兩人很快墜入情網。
可是當時部隊裡有吳勝明的一個叔叔在,他心裡想讓總給他買煙的勤務員當女婿,就見不得吳勝明和于萍好,千方百計地分開他們倆。
後來的于萍拿走了吳勝明繡着玉蘭花的小絲巾和一把梳子,和她定下一個20歲的約定。
“你非我不娶,我非你不嫁。”
可惜這樣的海誓山盟全被叔叔打散了,反抗不得的吳勝明一氣之下又跑了。
輾轉十多年,吳勝明依舊沒能再見于萍一面。
心灰意冷的她拿着積蓄回到紹興開了一家小店,沒事賣點煙酒,油鹽醬醋什麼的。
她的對面有個修理鋪,裡面的國小徒是個比她小7歲的少年,張思源。
因為心疼他和自己一樣從小就沒了母親,吳勝明經常給他東西吃,他沒事也幫吳勝明修修家裡的東西。
男未婚,女未嫁,卻總是待在一塊,惹出了不少的流言蜚語。
吳勝明有些受不了這些閑話,她心裡也有些賭氣,“行啊,你們都這樣說了,那我就嫁給他!”
結果婚後這些閑言碎語更多了。
有人說她是老牛吃嫩草,還有人說女人年紀大了,肯定要被抛棄的。
再怎麼叛逆的吳勝明,也受不了天天被人指着罵,于是她選擇帶着丈夫和錢去西安生活。
到了那邊她在鐘樓旁邊搞了個修理鋪,也成了70年代末第一批國内南下經商的人之一。
趁着西北落後的機會,她跑到東莞那邊幹長途販賣,幾塊錢一雙的絲襪到她手上全是翻了倍的賣。
四十多歲的她流産四次之後終于得了一個寶貝女兒張豔,為了給女兒一個優渥的生活條件,吳勝明更是沒日沒夜地撲在了工作上。
她瞅準了廢棄布料的市場,便宜收貨再回來加工成成品售賣。
結果每次去進貨人家都是挑重的拿,隻有吳勝明不動聲色地把别人剩下的布料全收了。
就連賣布的都覺得她傻。
“哪有你這樣做生意的,這些都是人家挑剩下的,要虧死的呀。”
吳勝明隻是笑笑不說話,賣家見她女人家不容易還特地給她每袋再便宜了兩塊錢。
說她傻的人怎麼也沒想到,吳勝明手裡那些沒人要的輕布料全是尼龍的,那都是有錢人家裡才有的東西。
隻有沒見過世面的窮人才專挑重的棉布拿。
這一趟,讓吳勝明在一件衣服才4毛錢的年代,狠賺了好幾萬。
資金越來越多的她開始販賣彩電,所到之處全是哄搶一空,後來她幹脆開始賣鋼材,錢多到她自己都不知道哪裡來的。
吳勝明的事業有如神助一般突飛猛進,卻沒想後院失了火。
有一天她正在外面進貨,接到了婆婆的電話。
“張豔媽媽你快回來吧,你在外面拼搏賺錢,别人在家裡做太太。”
這突如其來的話讓吳勝明聽得一頭霧水,連忙問她什麼意思啊?
“我那個不争氣的兒子呀,和家裡的保姆好上了,吃飯的時候把張豔的紅燒肉都夾給保姆吃了。”
這話算是觸碰了吳勝明的逆鱗。
因為結婚多年來,她的心裡始終忘不了初戀情人,是以對張思源充滿了愧疚,以至于兩人曾約法三章。
隻要張思源不找外面賺錢的女人、不找年幼的小姑娘、不找有丈夫的婦人,她都可以當個睜眼瞎。
除了三個不許找以外,吳勝明的底線就是張思源不能把女人帶進家裡,不能因為女人虧待女兒。
這回他能為了保姆搶女兒的肉,下回就能幹出更狠的事情來。
于是吳勝明丢下手裡的生意,着急忙慌地回家把保姆給趕了出去,卻不知道張思源背着她在外面又給保姆租了個房子養着。
等吳勝明知道的時候她已經成了階下囚。
那天,53歲的吳勝明,接到了一個廠長朋友的電話說是要一批毛料,用來清空他們的“小金庫”。
這種生意吳勝明之前也幹了不少回,早就輕車熟路了。
誰知這一回的量太大了,剩下了不少的餘貨,她不想浪費就以22塊一米的價格放進了市場。
結果引起了同行的不滿,跑來找她。
“吳大姐,咱們都是50幾塊進的,你賣得這麼便宜我們可怎麼活呀?”
吳勝明聽後笑了:“生意本來就是各做各的,你們進的貴關我什麼事?我呀,賺這麼點就行了。”
那天的談判因為吳勝明的堅決而破裂,同行一出門就把吳勝明給舉報了。
後來有關部門一查,發現她的貨全是走私來的不說,各種證件一個沒有,順着她的公司一點點往下查。
還發現她從日本進了48輛轎車,全部是先拆開以配件的名義進口,再等過了海關組裝成汽車再去賣,光是一單她就能賺好幾百萬。
被查封後的吳勝明數罪并罰,被判了死刑。
為了不讓女兒擔心,她提前讓周圍人騙孩子說她是出去做生意了,結果幾年後就被女兒發現了真相。
入獄之後她曾怪過、怨過,後來她終于明白一切苦果都是她的貪念所緻。
她在牢裡不停上訴,用積極表現争取獲得減刑。
等她終于将自己的判罰減到18年時,她卻在獄中收到了丈夫寄來的離婚通知書,他要和那個保姆結婚了。
比起丈夫的背叛,更讓吳勝明絕望的是女兒的自殺。
那一天,是女兒16歲的生日。
獄中的吳勝明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心裡總是很忐忑不安。
向來聽話的她第一次違背了獄裡的規定,擡頭望着窗外的月亮,久久不肯離開。
後來她才知道那些不安是因為女兒在那天自殺了。
入獄後的八年,吳勝明全靠着女兒的170封鼓勵信撐着,沒了女兒她也沒了活下去的信念。
從聽到消息的那一刻,她就懵了,吳勝明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了留戀的人和事,也不會再有人需要她。
于是她不止一次地尋死,以求和女兒團聚。
還是監獄的負責人看不下去了,拿出了她女兒寫的遺書。
“媽媽,如果你真的愛我,出來以後不要做那些害人害己的生意,去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爺爺奶奶,去辦個養老院吧。”
從此,要建一是以女兒名字命名的養老院,成了她餘生唯一的支撐。
2003年,70歲的吳勝明終于離開了那座困了她18年的牢籠。
孤身一人的吳勝明回到了鄭州,社群的人幫她辦了低保,還找了一份打掃廁所的工作。
負責接待她的人一看,就驚了。
“這老太太拎着包到廁所來,我還以為她是來出差或者旅遊的,一點看不出在牢裡呆過,特精神。”
社群給她安排的住處就在廁所上面,一個18平米的小屋子。
每天5點就起床打掃廁所,一天就賺幾塊錢。
周圍居民都知道有個上海來的時髦老太太,平時不怎麼說話,有空就坐在門口織毛衣。
織一件毛衣能賣30塊錢,這些錢全被她用來裝扮廁所了。
身邊除了花花草草,還養小狗小鳥,一看就是很有生活品位的人。
“我可以不吃飯,但一定要有花草,我不隻是要幹淨,我還要人家感覺溫馨。”
當清潔工的第二年,她就被社群評為“優秀清潔工”。
就當大家以為這個老太的人生就将止步于此時,她卻悄悄瞄準了各種機會東山再起。
掃了一年的廁所後,有個西安的合夥人向她提出合夥辦果園。
當時的吳勝明急于湊到大量的資金去辦養老院,想也沒想就帶着自己借來的90萬,沖了過去。
結果被騙得一幹二淨。
渾身上下隻剩下了5毛錢,她将不受控制留下的眼淚擦去,望着天空沖女兒發誓,一定要達成她的遺願。
“隻要我自己不趴下,誰也别想把我打倒。”
兩年後,她找到了一個扶持婦女創業的貸款項目,開始了她的養雞場和果園生意,憑着一腔熱血,她成了那批扶持項目中着手最快,完成品質最高的人。
“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為了賺錢辦養老院。”
2010年,她曾試着在果園裡辦出了第一家養老院,結果因為經驗不足和資金問題辦停了。
後來看到西安有一家養老院在招聘院長,她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
面試的時候人家問她:“吳大媽,你看我們是給你發工資呢?還是等盈利了給你提成啊?”
吳勝明擺擺手:“随便你,我來這裡什麼也不為,就是想學習的。”
進了養老院後的吳勝明每天和老人們同吃同住,事無巨細全都親自負責,小到院裡一個插座她都知道是多少錢在哪裡買的。
樂觀、陽光、成了吳勝明的标簽,旁人總說她都這麼大年齡的人了,卻像永遠不知道累似的。
其實她不是不知道累,隻是她沒有時間了,人的生命過于短暫,她的每一天都成了倒計時。
可女兒的遺願還沒有完成,她很怕自己百年之後見到女兒時,沒臉見她。
是以她把所有的悲傷與難過藏在了11月的咖啡館裡,隻有那天,她會一個人默默地喝着咖啡,思念她的寶貝女兒。
“我沒有時間去悲傷,去孤獨,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憑着這股信念,80歲的吳奶奶不僅辦成了養老院,還建立了慈善基金會,為貧困兒童提供幫助、為患有先天性心髒疾病的兒童提供救助。而彼時的吳奶奶早已成千萬富豪。
這便是吳勝明吳奶奶的傳奇人生。
如今,年近90的吳奶奶,依舊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門。
她将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出了無限的精彩。
無論命運多坎坷,隻要我們自己不趴下,就沒人能打倒我們。
耄耋之年的吳勝明尚且如此,我們又怎麼能輕易認輸?
-END-
【文 | 荞麥茶茶 】
【編輯 | 語非年 】
關注@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精彩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