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談什麼?

作者:管理的常識

說起創新,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各種高大上的詞彙:數字化、碳中和、元宇宙、熟經濟、新能源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等。

這往往會給更多人一個誤區,“創新”僅僅是停留在那些更宏觀和抽象的事物上,很多年前人人都在談“網際網路+”,但真正對于網際網路這項技術的誕生和使用,很多了解不過是蜻蜓點水淺嘗辄止。

同樣的,回到“創新”一詞而言,在如今這個時代,大到一個企業,小到一個個體,人人都在提創新,但真正了解創新的人并不多。

英國科學家馬特·裡德利在《創新的起源》這本書中,詳細深挖了曆史細節,通過對能源、交通、器械和通訊等不同領域的内容進行曆史解讀,為普通大衆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創新故事。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也可以帶着一個探究者的心态來思考一下: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談什麼?以下,Enjoy:

常識君|有話說

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談什麼?

作者:Ray先森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

01

創新的産生

究竟從何而起?

1903年12月17日,人類曆史上第一架飛機成功飛上天,有人說,這是一個人類飛行曆史上創新突破性的時刻。

但如果你對萊特兄弟的故事了解的更多一點,你會發現,這個創新故事并沒有這麼簡單。

那一天的飛行時間隻是持續了幾秒鐘,而且僅僅就一次而已。如果那天天氣也不如意,沒有出現很強的逆風,連這一次飛行都無法成功。

如果你觀察得越深入,你會發現這樣突破時刻真的非常難得,因為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按照作者在書中的觀點說就是:

創新的過程,需要付出相當多的努力,而且并非是一夜而成,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運作基礎和底層邏輯。

而且絕大多數的創新都不是在一望無際的黑夜中突然迸發出的光亮,而是從一個小小的火星,生長成絲絲縷縷的火苗,最後才能彙聚成漫山烈火。

就拿萊特兄弟飛行實驗的例子來說,早在他們成功試飛的前7年,一個叫蘭利的美國天文學家就嘗試過很多次飛行試驗,而且在1896年的時候,就成功的在空中飛行了90秒,前進的距離達到了900多米,在當時的環境來說,其實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但後面的試驗更多的是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同樣的環境,最後卻是萊特兄弟成功飛上了藍天?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3個角度的分析:

1.有一定的基礎

萊特兄弟本身是修車匠,用現在話說就是有一定的技術基礎,而且他們為了實作動力飛行,還特地請教了很多專業人士。甚至還會去觀察天空中的鳥類是如何飛行的,以此來獲得靈感。

2.有方向性的發明

關于飛行實驗,萊特兄弟從最開始就沒有打算造一架飛機,而是造一台滑翔機。而且他們為了提高成功率,還在風洞中對模型機進行了上千次試驗,做了非常全面和細緻的測量。

3.解決了專業性的問題

最後,他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工作和設計中,萊特兄弟又解決了諸如螺旋槳和發動機的專業問題。

當然,在書中作者也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觀點:即使沒有萊特兄弟,也一定會有人在20世紀的頭十年裡讓飛機沖上雲霄。

因為當時已經出現了發動機,很多人都開始嘗試制造空中交通工具,人類除了掌握和突破核心技術,剩下的就是反複試驗和修正。

而萊特兄弟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們并沒有指望一開始就打算建造一架飛行器,而是意識到自己隻是出于一個不斷疊代的過程中。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大量的案例在證明着:創新的産生必定是在源于大量的基礎之上,并非是空中樓閣。

這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都标志着,随着時機的成熟,發明要素紛紛湧現,而且絕大多數創新的底層邏輯無不是,存在于一次次悄無聲息的疊代中。

對于醉心于創新的人而言,這顯然是一個繞不開的樸素真理。

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談什麼?

02

什麼樣的創新

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創新?

如果說真正的曆史人物被人銘記,是因為他們往往創造了曆史或影響了曆史的程序。

那麼你不妨回想下:又有哪些創新,注定要被寫入曆史?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個我們日常随處可見的案例,我先賣個關子,你接着往下看。

19世紀的倫敦,早已是世界著名大都市,當時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長,排污系統出現嚴重不足的情況,雖然當時已經出現了抽水馬桶,但是它有個緻命缺陷:

抽水馬桶隻能沖走污水,但沒法去除異味。

很多人想了各種方法,但最後還是無濟于事,是以隻好繼續使用外面的廁所。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叫卡明的手工業制作者,平時主要是制作時鐘和風琴,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和公共衛生八竿子打不着的一個人,居然發明了一種後來被稱為“S型管”的東西。

它是一種接在馬桶底部的彎管,當馬桶的水帶走排洩物的時候,彎管能夠儲存少量的水在彎頭中,用水直接隔離封住異味。

之後,又有一位創新者把S型管改進成U型管,真正做到推動市内衛生進化的革命程序。讓倫敦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座沒有氣味的國際大都市。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就是一個改進抽水馬桶的故事嗎,怎麼就值得被寫入曆史了呢?

那你再接着看。

1954年,一艘來自美國布魯克林港口出發的貨輪,在德國的不萊梅哈芬港卸下了重達5000頓的貨物。而組成這5000頓貨物的産品确實五花八門,一共有将近20萬種的東西。

它們的包裝幾乎涵蓋了你能想到的各種包裝品,盒子、袋子、木桶、紙闆箱等等,不一而足。

而這批貨是來自美國100多個城市,分1156個批次運到布魯克林,光是上貨就用了整整6天,而從美國到德國的港口又花了11天時間,再算上不萊梅哈芬港下貨的4天時間。

這麼一趟成本就高達20多萬美元,其中裝卸費就占到了37%,而一般海上海運成本隻占11%。

後來,一個叫麥克萊恩的美國貨運卡車司機出現了,并且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

他并不是發明了集裝箱,而是為集裝箱搭建了一套運輸系統,并為這套系統建立了标準化的标準,比如确定集裝箱的大小,圍繞這個尺寸,搭建起一整套包括工廠裝貨、卡車、起重機、港口等相關的适配系統,讓這個集裝箱像流水線一樣真正無縫銜接到每一步的運輸流程之中。

如果要問發明,這位麥克萊恩還真不是集裝箱的發明者,但他能夠清楚的意識到,把集裝箱嵌入到一個更多更大更需要它的協作網絡之中。

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談什麼?

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衡量一個創新的價值,除了技術水準的次元,實際上還需要考慮,這項創新是否被嵌入到它所在的協助網絡中,看看它到底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簡而言之,就是很多創新本身并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它的出現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用得上、用得起,甚至能在社會結構中形成緊密一環,這才能算是一項了不起的創新。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反求諸己,問問自己是否能夠自我創新,真正做到把自己嵌入到一個更大的協作網絡之中,進而去幫助更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03

創新的最後

是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一位網友去英國留學,發現他們的主食就是:

蒸洋芋、烤洋芋、煎洋芋、炸薯條配魚柳等等,全是洋芋,就好像英國人是特别的喜歡吃洋芋一樣,以緻于很多人對于英國的印象,常常停留在“洋芋之國”一樣。

這話放在今天說,是沒什麼問題,但在很早以前,馬鈴薯最早出現在美洲大陸,亞歐大陸并沒有馬鈴薯的出現。

是歐洲的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大陸,最早帶回了馬鈴薯,最終才讓這個小小的馬鈴薯征服了歐洲人的胃口。

但這一切,似乎并沒有上面這段文字這麼簡單,因為馬鈴薯在進入歐洲的時候,還是遭遇到很多人的各種抵制。

首先,客觀上是因為種植時間,馬鈴薯在還沒有被人類馴化之前,和當時歐洲人熟悉的耕作周期不同,也不是像麥子一樣在秋天收割,習慣上就不一樣。

其次,當時很多英國人信奉英國國教,而他們覺得馬鈴薯是天主教派來的間諜,再加上《聖經》裡并沒有提到過馬鈴薯這個東西,宗教和文化氛圍都不對口。

最後,很多人抵制馬鈴薯是因為有人說,馬鈴薯的外形很像當時麻風病患者的手指,是以為了防止被傳染麻風病,很多地方都禁止食用馬鈴薯。

這個故事的背後,也是暗藏作者的心意,作為一個英國本地人,他用這樣的案例在告訴我們:創新的背後,一定是一場與現有既得利益者的博弈和抗争的過程。

創新也就意味着,你需要對原有的社會共識進行改寫,甚至是推倒重來,對于很多人來說:

這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但是一旦跨越認知上的愚昧之巅,爬出思想上的絕望之谷,創新所帶你走向的,必将是一片光明的開悟之坡。

《喬布斯傳》的作者美國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曾如是說過:

“科學的進步一旦得到實際應用,就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工資水準,縮短工作時間,也讓人們學習如何生活,進而擺脫過去一直讓普通人幾近窒息的沉重工作。”

這段話的觀點同樣和作者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在他們看來創新的最後,是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而并非用先進的技術去阻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就像我們已經經曆的常态化疫情之下的生活,每個人都在新常态的陌生模式中,慢慢摸索着新的生活方式:線上辦公、無接觸社交、線上問診、雲加班、雲端旅遊等等。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無數個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們不斷在嘗試和創新中,創造出來的。

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談什麼?

04

寫在最後

曆史常常在各種反轉中為人們證明:最開始抵制創新的那批人,或許在将來卻是創新的擁趸。

就像19世紀的時候有人為了抵制創新甚至選擇砸掉廠房的機器,因為他們擔心創新會破壞就業,但事實證明創新的出現是在不斷解放和提高生産力,以及在背後持續推高人們的生活水準和品質。

同時,我們也能在這種創新的背後,發現個體發展的共性規律,那就是:

萬事萬物都是從簡單演化出複雜,也是整個宇宙避免熱寂的希望。

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都需要随時給自己以創新的态度和嘗試,讓自己從混亂中衍生出秩序,實作個體的逆熵之變。

這也是這本書,在談到“創新”這個概念時,帶給我們這群普通人最大卻又最樸素的啟發。

本文經作者授權“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原創首發,轉載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