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記》人物點評之三:從至剛到至柔的張良

作者:周末精進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

留侯張良,他的先人是南韓人。祖父開地,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父親平,做過厘王、悼惠王的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前250),父親平去世。

評:貴族出身,一生與南韓有着不可分割的關系。為下文伏筆。

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張良的父親死後二十年,秦國滅亡了南韓。張良當時年紀輕,沒有在南韓做官。南韓滅亡後,張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财産尋求勇士謀刺秦王,為南韓報仇,這是因為他的祖父、父親任過五代韓王之相的緣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①。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良曾經在淮陽學習禮法,到東方見到了倉海君。他找得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秦始皇到東方巡遊,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襲擊秦始皇,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大肆搜捕,尋拿刺客非常急迫,這是為了張良的緣故。張良于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

評:這一段把年輕人的血性剛勇表現得淋漓盡緻,在秦滅六國後,籌劃複仇的人不少,但激烈程度如此的不多。他年紀輕輕,散盡家财,“弟死不葬”,而是為了複仇。孰輕孰重?張良并非隻是逞一時之勇。而是因為他心中有“大義”,盡管這個“大義”未必适合于所有人。國破,他連家也不要,在他心中家與國已經緊緊連在一起,他必須擊殺罪首,他并非不明白縱使殺了秦王,也改變不了南韓滅亡的現實。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現實與道義之間做艱難的選擇,現實總是那麼近,道義總是那麼虛無,最後往往是妥協。我覺得張良身上展現了這種難得的“俠”的風尚,同時,還有他為了心中道義而不惜己身的精神。

他采取的方式是“斬首行動”,這種方式出其不意,但風險更高,他敢于選擇,足見他的奮不顧身,然而并非沒有政策。

此時的張良呈現的是人性中至剛至強的一面。

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②,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①圯(yí,夷)橋。 ②鄂通愕。

張良閑暇時徜徉于下邳橋上,有一個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橋下,看着張良對他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想打他,因為見他年老,勉強地忍了下來,下去撿來了鞋。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既然已經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腳伸出來穿上鞋,笑着離去了。

評:這是傳奇的故事,太史公保持着普通人追求新奇,好奇的一面,對奇聞異事多有儲存,有人說《史記》多有不可信之處,可能就是因為司馬遷有着大衆的好奇心。市井街坊間流傳的故事固然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司馬遷不僅僅記載曆史,他還寫人,要把人寫活,細節,故事必不可少。甚至在他心裡,人比史更重要。”

這個故事很值得一看,從小說的筆法來看,司馬遷把人物塑造得活靈活現,看到他人欠缺禮貌,張良“想打他”,他的血性剛勇絲毫不減。但“因為見他年老,勉強地忍了下來”這可見張良的教養,照應上文的貴族出身。

一個人的行為不是沒有因由的,所讀過的書,所接觸過的人,所受的教育往往展現在他的一言一行中。

能夠“勉強忍下來”,可見他并非隻有“剛”的一面,還有“忍”和“柔”的潛質。

“下去撿來了鞋”發揚尊老的傳統。

不可思議的是“張良既然已經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就跪着替他穿上。”此時他的心中不是怨氣,而是進一步把這種做法一以貫之,既然開頭了,就做下去吧。這并非沒有準則,而是即使“替他穿上(鞋)”也無傷大雅,無非就是幫助一老人幫助得更徹底而已。

張良做事求徹底,有始終,沒有半途而廢。

良殊大驚,随目之。

張良十分驚訝,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視着他。

(評:這時他才驚訝,可見剛才替老人穿鞋并非有更多的思量)

父去裡所,複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⑤,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複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複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 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⑤後(比我)晚,遲到。

老人離開了約有一裡路,又傳回來,說你這個孩子可以教導教導。五天以後天剛亮時,跟我在這裡相會。張良覺得這件事很奇怪,跪下來說嗯。五天後的拂曉,張良去到那裡。老人已先在那裡,生氣地說跟老年人約會,反而後到,為什麼呢?老人離去,并說五天以後早早來會面。五天後雞一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裡,又生氣地說又來晚了,這是為什麼老人離開說五天後再早點兒來。五天後,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應當像這樣才好。老人拿出一部書,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後就會發迹。十三年後小夥子你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

評:對奇怪之事,保持着足夠的好奇心。很多人往往就缺少了這一點,有了好奇心,應該要有探索的欲望,這才能了解究竟。

幾次三番地“忽悠”,張良沒有生氣,自知遲到,隻有做得更好。當下很多人已經認識到“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要想有所收獲,必須先付出。

老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會教自己什麼東西,但承諾做到,總是力争做到,這是司馬遷告訴我們的做人道理。

至于“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 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當是司馬遷不想删減當是口耳相傳的故事,讀史不拘字句的後人自會分辨真假。

遂去,無他言,不複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③。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說完便走了,沒有别的話留下,從此也沒有見到這位老人。天明時一看老人送的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評:張良得到了饋贈,是一本書!

從此張良獲得了超人智慧,輔佐劉邦入鹹陽,随後與霸王相争。這部書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甚至影響了整整一個王朝。是以往往會有人把張良這一光速的成長歸結為他獲得了一部“秘籍”。

一直以來,秘籍思維影響了一代代人,有人可能會想,這肇始于司馬遷的《太公兵法》。

但我想太史公本意是通過這個故事,傳遞出“書籍才是人間至寶”這一道理,因為張良得到了《太公兵法》,還“常習誦讀之”,還必須不斷學習。

優秀典籍不少,但能夠珍視前人的經驗智慧,努力學習,并且應用于生活中的人不多。張良可以說開了先河。

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

張良住在下邳時,行俠仗義。項伯曾經殺了人,跟随張良躲藏起來。

評:依然不改其“俠”的本色。朋友有難,甘冒被殺頭的風險,張良的智慧掩蓋了他情義的光芒,他是擇友的最佳人選。

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

過了十年,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個青年。

評:得到兵書之後整整十年,張良在幹什麼?十年的時間足夠讓世人發揮想象。但我想他做兩件事情,一是讀書,“常習誦讀之”。第二,謀求反秦。

很多人看到了張良智慧的大腦,但往往忽略了他運用才智前期的積累,十年光陰對典籍的揣摩,十年的謀劃,十年的實踐。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

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在留縣。張良打算前去跟随他,

評:辨其強弱,知其大勢。

一己之力終究難以推翻暴秦,隻有借勢,才能讓自己的水準得到最大發揮。張良已經初步獲得從血氣方剛到深思熟慮的華麗轉變。

時勢出英雄,時勢讓抓住機遇的人綻放萬丈光芒。

道遇沛公。沛公将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将。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半道上遇見了沛公。沛公率領幾千人,奪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張良便歸附了他。沛公任命張良做廄将。張良多次根據《太公兵法》向沛公獻策,沛公很賞識他,經常采用他的計謀。張良對别人講這些,别人都不能領悟。張良說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間的。是以張良就跟随了沛公,沒有離開他去見景駒。

評:有人把這種相遇稱為“緣”,但緣的背後必定是人的性格,或者魅力。劉邦看上去沒什麼本事,但能夠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這就是他的大學事。

張良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君主”。并且一直追随下去。

這是他做事有始有終的又一展現。

《太公兵法》顯神通,這是書籍傳導智慧的力量。

張良多病,未嘗特将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張良多病,不曾獨立帶兵作戰,一直作為出謀劃策的臣子,時時跟從漢王。

評:各司其職。

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缟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藥苦口利于病',願沛公聽樊哙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沛公進入秦宮,那裡的宮室、帳幕、狗馬、貴重的寶物、美女數以千計,沛公的意圖是想留下住在宮裡。樊哙勸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聽。張良說:"秦朝正因暴虐無道,是以沛公才能夠來到這裡。替天下鏟除兇殘的暴政,應該以清廉樸素為本。現在剛剛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樂,這正是人們說的'助桀為虐'。況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夠聽進樊哙的意見。"沛公這才回車駐在霸上。

評:樊哙勸谏,簡單直接,張良勸導劉邦,旁敲側擊。樊哙就是年輕時的張良,但此時的張良卻不是日後的樊哙。

項羽至鴻門下,欲擊沛公,項伯乃夜馳入沛公軍,私見張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乃具以語沛公。沛公大驚,曰:"為将柰何?"良曰:"沛公誠欲倍項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關無内諸侯,秦地可盡王,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為柰何?"良乃固要項伯。項伯見沛公。沛公與飲為壽,結賓婚。令項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項羽,是以距關者,備他盜也。及見項羽後解,語在《項羽》事中。

項羽來到鴻門下,想要攻打沛公,項伯于是連夜急馳到沛公的軍營,私下裡會見張良,想讓張良跟他一起離開。張良說:"我是替韓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況緊急,逃離而去是不合道義的。"于是就将情況全都告訴了沛公。沛公非常吃驚,說:"對此将怎麼辦呢?"張良說:"沛公果真想背叛項羽嗎?"沛公說:"淺薄無知的小人教我封鎖函谷關不要讓諸侯們進來,說這樣秦朝的土地就可以全部主宰了,是以就聽從了這種意見。"張良說:"沛公自己揣度(duó,奪)一下能夠打退項羽嗎?"沛公沉默了好一會兒,說:"本來是不能夠的。現在該怎麼辦呢?"張良于是堅決邀請項伯見沛公。項伯會見了沛公。沛公與項伯同飲,為他敬酒祝福,并結為親家。沛公請項伯向項羽詳細說明沛公不敢背叛項羽,沛公之是以封鎖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的強盜。

評:以厲害來分析劉邦的問題,此時的《太公兵法》的運用漸入化境。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①,珠二鬥,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②,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漢元年(前206)正月,沛公做了漢王,統治巴蜀地區。漢王賞賜張良黃金百镒,珍珠二鬥,張良把它們都贈送給了項伯。漢王也是以讓張良厚贈項伯,使項伯代他請求漢中地區。項王應允了漢王的請求,漢王于是得到了漢中地區。漢王到封國去,張良送到褒中,漢王讓張良傳回南韓。張良便勸告漢王說:"大王為何不燒斷所經過的棧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來的決心,以此穩住項王的内心。"漢王便讓張良傳回南韓。漢王行進中,燒斷了所經過的的棧道。

評:從此之後,已經不見了張良與敵人正面交鋒,代之以政策,迂回。一個至剛的張良不見了,一個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輕輕就把所有沖突化于無形的張良出現了。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張良到了南韓,韓王成因為張良跟随漢王的緣故,項王不派韓成到封國去,讓他跟随自己一起東去。張良向項王解說到:"漢王燒斷了棧道,已經沒有傳回的意思了。"張良便把齊王田榮反叛之事上書報告項王。項王由此不再擔憂西邊的漢王,因而起兵北上攻打齊國。

評:易怒的項羽已經不再是陰柔的張良的對手。

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語在《淮陰》事中。

漢四年(前203),韓信攻下齊國而想自立為齊王,漢王大怒。張良勸告漢王,漢王才派張良授予韓信"齊王信"的印信,此事記載在《淮陰侯列傳》中。

評:陰柔的張良也同時把劉邦的憤怒輕松化解,柔勝剛,弱勝強,張良已經進入道家境界。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裡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①而時中,臣願封留②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漢六年(前201)正月,封賞功臣。張良不曾有戰功,高帝說出謀劃策于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裡之外,這就是子房的功勞。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隻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于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

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

留侯跟随高帝入關。他體弱多病,便施行道引之術,不食五谷,閉門不出有一年多。

評:時時清楚自己的位置,時時保持清醒,比蕭何有過之。

什麼年齡做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情。适可而止,儒家的剛到道家的柔,他得到了完美的進化。

人生的目标非常清晰:滅秦、複仇,在此之外,還輔佐君王定鼎天下,試問天下誰有這般幸運?又還有什麼可以超過這不世奇功?

在追求目标的過程中,越過眼前的富貴浮華,直達人生的本質。張良已經超越了《太公兵法》,兵法目的在于争,在于勝,而此時的留侯不争,卻是天下莫能與之争!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衆,非天下是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辟谷,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後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④,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

後八年卒,谥為文成侯。

留侯跟随皇上進攻代國,在馬邑城下出妙計,以及勸皇上立蕭何為相國,他跟皇上平常随便談論天下的事情很多,但由于不是關于國家存亡的大事,是以未予記載。留侯宣稱道我家世代為韓相,到南韓滅亡,不惜萬金家财,替南韓向強秦報仇,天下為此震動,如今憑借三寸之舌為帝王統師,封邑萬戶,位居列侯,這對一個平民是至高無上的,我張良已經非常滿足了。我願丢卻人世間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遊。張良于是學辟谷學術,行道引輕身之道。正值高帝駕崩,呂後感激留侯,便竭力讓他進食,說人生一世,時光有如白駒過隙一樣迅速,何必自己苦行到這種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強聽命進食。

過後八年,留侯去世,定谥号叫文成侯。

評:從開始散盡家财,到丢棄人世間的事情,一以貫之的風格。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問世間能有幾人悟得此道?

如果說明智之人,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谙“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之理,已不同凡響,留侯則得道、似仙,他已經出塵脫俗!這是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

從博浪沙中呈一時之勇,到跟随一敗再敗,屢敗屢戰的劉邦,隐忍不發,最後到“事了拂衣去,不藏功與名”,張良終于完成了完美的人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