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已有7名中管幹部被查!中共密集打“虎”釋三重信号

農曆虎年将至,中共打“虎”不止。1月24日至2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接連釋出5名中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消息,又于26日晚通報2名中管幹部被查。至此,今年已有7名中管幹部被查。

中共如此密集打“虎”,從中可以讀出“嚴”“常”“深”三重信号。

“嚴”,在于基調。1月8日,根據通報,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張永澤,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分别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随即刊發評論稱:“開年反腐已經昭示,嚴的主基調必将始終如一、長期堅持。”

開年打兩“虎”後僅隔10天,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的公報強調,2022年紀檢監察工作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堅定不移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進行到底”,并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消除存量、遏制增量”。

去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3.1萬件,處分62.7萬人,立案件數和處分人數均高于2020年。中共管黨治黨一嚴到底的定力決心由此可見。

一嚴到底,也需要把嚴的标準和措施貫穿從嚴治黨全過程。紀律處分決定執行工作是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最後一公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展黨紀政務處分決定執行規範化試點工作以來,初步形成了成果,将于今年内參考成果建立健全處分執行工作制度。

“常”,在于力量。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公報提出,“保持反對和懲治腐敗的強大力量常在”。分析認為,腐敗和反腐敗較量還在激烈進行,并呈現出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征,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持續鞏固反對和懲治腐敗的強大力量。

已到“古稀之年”的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席蔡鄂生被開除黨籍,通報中有“目無法紀,‘退而不休’”等表述;現年69歲的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謝計來,在退休5年後被查……

其實,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實踐早已擊碎“退休即安全”等一系列“僞規律”。有評論稱,退休官員沒有法外豁免特權,對于在任官員将起到極大震懾作用。

為主動應對反腐敗鬥争新形勢新挑戰,中共還着眼于重點領域的腐敗治理,例如,去年“加大國企、金融、政法、糧食購銷、開發區建設等領域反腐敗力度”。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何興祥被“雙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委員、執行局原局長孟祥被“雙開”,原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被開除黨籍……近日不少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中管幹部正是出自這些領域。

今年的反腐工作重點仍有“持續推進金融領域腐敗治理”“深化糧食購銷等領域腐敗專項整治”等。近期,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徐寶義被查,說明“反腐敗永無止境”。

“深”,在于方向。“把反腐敗鬥争推向縱深”,意味着向難題“開刀”,比如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互相交織的腐敗案件。

在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書記周江勇的違紀違法事實中,“與資本勾連,支援資本無序擴張”頗為醒目。有分析稱,“權力與資本勾連”是更新版的權錢交易。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公報首提“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涉及資本擴張新階段、平台企業發展壯大的新業态。

有學者指出,“權力與資本勾連”是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巨大隐患。針對這一腐敗新動向,不僅要提升官員及企業家個人思想覺悟,更要理順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市場經濟規則秩序。

周江勇被“雙開”的通報中還有“搞家族式腐敗”的表述。日前播出的電視專題片《零容忍》披露,他與弟弟一個從政、一個經商,他利用公權力為弟弟經商提供幫助。此外,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何興祥也被指“家風不正,對配偶子女失管失教”。

“家族式腐敗”可謂世界各國腐敗治理中面臨的共同頑疾。分析認為,既要嚴厲查處、形成震懾,也要從強化監督、完善制度、加強教育等方面下功夫,還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多措并舉以期鏟除“家族式腐敗”滋長的土壤。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檔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中新社 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