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歌:Chrome浏覽器開始屏蔽五類不良廣告

谷歌這次要玩一票大的,據其發表的一篇新博文稱,當地時間2月15日開始,Chrome浏覽器将屏蔽以下幾種類型的“不良”廣告。

1. 占據手機螢幕超過30%的面積。

2. 覆寫全屏并顯示倒計時器。

3. 自動播放帶音效的視訊。

4. 關不掉的廣告。

5. 突然彈出并覆寫部分螢幕。

谷歌:Chrome浏覽器開始屏蔽五類不良廣告

網易科技訊 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CNET報道,廣告是谷歌的經濟命脈,但從美國時間2月15日起,谷歌浏覽器将攔截線上廣告。實際上,Chrome浏覽器不會屏蔽所有廣告,也不會攔截廣告追蹤軟體。但谷歌的新舉措已讓42%的網站減少了推送的廣告數量。

數億名使用者早已在Chrome浏覽器中安裝了基本可屏蔽所有廣告的插件。新舉措實施後,Chrome将攔截的廣告恐怕會遠遠少于這些插件,但谷歌走的這一步意義相當重大。這款浏覽器在PC和手機浏覽器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據研究公司StatCounter表示,Chrome貢獻了大約56%的網頁浏覽量。

谷歌的網站産品經理瑞安?舍恩(Ryan Schoen)表示,這一廣告攔截功能旨在幫助網站清除太招人眼球的劣質廣告。谷歌此舉已取得一定成效:被谷歌警告過的網站中,大約42%撤掉了可能無法滿足《擇優廣告标準(Better Ads Standards)》的廣告。這其中包括了洛杉矶時報、福布斯和芝加哥論壇報的官方網站。

舍恩指出,“我們希望網際網路能促進廣告中宣傳的企業實作興盛發展以及盈利,同時也能讓使用者能夠擁有良好的上網體驗。我們希望借此恢複網站生态系統的平衡。”

線上廣告能讓谷歌、Facebook等網站賺錢,這樣使用者就不必支付訂閱費,這推動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幫助某些網站逐漸占領了龐大的使用者規模,如,Facebook坐擁20多億使用者。但常言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當人們發現免費網站讓使用者承擔的代價有多大,就開始對廣告表現出強烈的反對。

廣告帶來太多的負面影響。它們會讓網站速度變慢,耗掉手機電量。還會追蹤使用者的網絡操作,建構使用者基本資料,推送比對使用者興趣的廣告。它們會讓使用者分心,甚至可能成為黑客發動襲擊的便道,或把裝置變成他人賺取電子貨币而使用者卻渾然不覺的工具。

Chrome将作出怎樣的調整?

至少在目前Chrome的廣告攔截功能無法解決上述的大多數問題,這隻是谷歌邁出的第一步,旨在阻攔擇優廣告聯盟(Coalition for the Better Ads)所定義的“可憎的廣告推送方式”。

Chrome浏覽器将攔截以下廣告:

谷歌将釋出文章解釋這一廣告屏蔽功能。不過谷歌也允許使用者取消這一功能。

谷歌對網站進行分析,若網站推送的廣告具有過度侵擾使用者的特點,則予以警告。如果網站未整改,就會被列入黑名單。Chrome将屏蔽黑名單網站上的所有廣告,直到它們的廣告符合《擇優廣告标準》。不過,谷歌的醉翁之意并不在清理廣告。

舍恩指出,“如果我們把每個頁面的廣告都屏蔽掉,就更好了嗎?不幸地是,沒有人再為使用者浏覽的内容‘買單’,網站的内容就會慢慢減少直至枯竭。”

Adblock Plus的營運主管本威廉姆斯(Ben Williams)表示,谷歌使用的标準僅僅撇除了那些影響浏覽體驗的過度“招搖”的廣告。Eeyo的Adblock Plus是一款知名的廣告攔截應用,獲得了谷歌等公司的資助。如果使用者選擇不屏蔽,它能夠取消屏蔽某些廣告,但浏覽器領域的一些産品對廣告技術的立場正越來越強硬。

Mozilla聯合創始人布蘭登?艾克(Brendan Eich)創立了Brave Software公司。該公司的一款浏覽器在預設設定下會屏蔽所有廣告以及廣告追蹤軟體。未來數月,公司計劃采用新技術,讓依據使用者偏好推送的、但同時保護使用者隐私的廣告不會被攔截。蘋果正在限制Safari中的廣告追蹤功能。火狐則提供了關閉廣告追蹤的選項。

電子前線基金會的技術項目經理安德烈斯?阿瑞塔(Andres Arrieta)表示,Chrome浏覽器攔截的并非廣告追蹤功能,而是那些太招人煩的廣告。這并不意外,因為谷歌研發的追蹤技術的應用範圍可是相當廣泛。

阿瑞塔說,“這對谷歌進退兩難,它應該保護使用者還是保護賺錢的命脈?”他建議使用者安裝攔截廣告和廣告追蹤的應用,使用那些基于網站自身内容(而不是使用者個人資訊)推送廣告的網站。

對于廣告投放商而言,廣告攔截技術已是一大威脅。PageFair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大約6.15億部裝置正使用廣告屏蔽技術。PageFair的業務是幫助廣告商繞過屏蔽軟體。使用者越年輕,越有可能采用廣告屏蔽功能。而這些年輕使用者恰恰是廣告商希望精準投放的對象。咨詢公司Deloitte對北美洲使用者展開了一項調查。媒體和娛樂主管凱文?威斯克(Kevin Westcott)指出,“31%的使用者目前正使用廣告屏蔽軟體。20歲至33歲的使用者中,這一比例攀升至45%。”

這些采用屏蔽技術的使用者中,90%隻是想擺脫所有廣告,大約85%是為了提升網絡速度,76%是為了保障隐私安全。這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Deloitte在調查報告中寫道:随着流量增長,每次點選産生的收入降低了,賺取傭金的中介商數量增多。為了應對這些情況,網站不得不推送更多的橫幅廣告和視訊廣告。數億名使用者煩到要使用廣告螢幕軟體,結果沒有攔截廣告的使用者會被更多的廣告轟炸

一些網站正努力應對這些變化。《華盛頓時報》和《紐約時報》網站已在效仿《華爾街》要求使用者繳納訂閱費的“付費牆”舉措。

科技雜志網站《連線》剛剛實施了“收費牆”政策,此前它采取的措施是阻止使用者使用廣告攔截軟體。線上新聞網站Salon正嘗試一種新政策:隻要使用者同意允許網站使用他的浏覽器開采電子貨币,就可以免除廣告的困擾。

面對這一複雜的局面,Chrome能否推出一些與衆不同的修正方案?

例如,在廣告引發的安全隐患上,Chrome已經實作了一個功能——試圖警告使用者即将浏覽的網站可能會發起攻擊。舍恩表示,更高的廣告安全系數是谷歌在打擊廣告上可能努力的新方向。

舍恩說,“2月15日谷歌在Chrome中啟動的廣告屏蔽功能隻是‘最初始的第一步’,這将是一段曆時很長的旅程。我們将繼續采取措施以創造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