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2022年1月第4篇文章,編号2022-1-4。
在今年第一篇文章裡,我寫到"支援"和"依賴"對婚姻、愛情及家庭的意義。
不久前,在爸爸真棒公衆号裡看到一名教育專家講"支援"與家庭教育及孩子成長的關系。
具體内容記不清了,大概就是以支援和期待為變量把家長分為四類:高支援和高期待、高支援和低期待、低支援和高期待、低支援和低期待。
先說高支援和高期待。幾年前,我讀過美國虎媽那本全球暢銷書《虎媽戰歌》。書裡記錄了蔡美兒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雖然要求嚴格,但是兩個女兒與媽媽關系很好,并且一個讀了哈佛一個讀了耶魯,一個彈鋼琴一個拉小提琴,都很出色。
順便說一下,我不想談成年人的價值觀人品之類問題,本文隻談教育。蔡美兒和老公深陷一些影響不好的醜聞。
用支援和期待變量分析,虎媽蔡美兒絕對屬于高支援高期待。像中國海澱媽媽+順義媽媽一樣,不僅一次開四五個小時車去學補習班興趣班,還在世界各地旅行路上或者酒店裡,一有時間就創造條件讓孩子練琴或者學習。支援絕對是頂配,期待自然也不會低。高支援和高期待的孩子一般順理成章成為優秀的學霸學神。
最近大火的谷愛淩一下子把我圈粉了。我學習她一天睡十個小時,一有時間就睡覺,這感覺不錯哈哈~按照谷愛淩的話說,她的媽媽谷燕超級溫柔,從來不雞娃,從來不對她有什麼期待,但是支援絕對是頂配。谷外婆85歲依然堅持跑步,谷媽媽曾是北大滑雪教練,畢業于斯坦福,谷爸爸畢業哈佛。谷愛淩智商大機率高于普通人,運動天賦也有遺傳因素。她的媽媽雖然對她零期待,但是每周還是堅持開四個小時車去滑雪場陪練。除了滑雪,還有鋼琴舞蹈……奔赴各個興趣班,備足裝備,不辭辛苦的陪練。是以,谷愛淩内心強大沒有束縛,内驅力爆棚,潛能更容易爆發。
優秀孩子的成長公式就是不管高期待還是低期待,高的支援才是決定成功的重要因素。不管是虎媽還是兔媽,支援到位了,一般問題不大。我這裡說的支援,不是純雞娃,還包括心理建設、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等全方位的高支援。

大多數普通人屬于低支援高期待。明明生了個普娃卻想着孩子怎麼也得上個清北,有能力就沖一下哈斯普耶麻或者牛劍,各種練習少的可憐,為了自己歇會兒看電視刷手機打遊戲賴床平躺……差不多就是我本人吧!
但是我最近醒悟了,知道孩子最大的差距是爹媽的差距。很多時候不是錢的問題,是忍耐力意志力程度的問題。做事情認真程度精細程度跟别人沒法比,對孩子的影響和支援跟别人自然也沒法比。
是以,我要追加一項運動成為以後生活必備,為孩子及孫輩攢點體育資本和健康生活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低支援高期待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模式。什麼都不給孩子,不支援孩子,就讓孩子去取得傲人的成績,孩子不帶槍炮與别人開着坦克和航母的對戰,還得背着"必勝"的心理包袱,不僅大機率不會有好結果,小機率還可能讓孩子心理扭曲。對孩子來說非常不公平!
餅爸從不對女兒有期待,而且不許我雞娃,特别是國小和幼稚園,哪怕教英語都不行,不允許我在家搞填鴨式學習。
家裡的電動玩具下蛋雞會唱歌,自動播放了幾個單詞,先生聽到後對我說,"可不能這樣教女兒學英語!"可見其愛女之心切,能靜待花開。餅爸較我四平八穩。
最後說說低支援低期待。這類父母基本上躺平了,反正給不了孩子啥支援,也不期待了。都随它吧!這樣想,心态很好。隻要孩子也躺平基本上不會出啥事。
但是,萬一遇上一個内驅力炸裂的孩子,ta會非常不滿意父母的躺平狀态,父母與孩子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最終導緻親子關系的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