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盧臻)剛剛過去的2021年,一系列重量級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密集出台,重點關注網絡建設規劃、安全防護、安全管理、風險評估等方面内容。近日,國家網信辦等十三部門聯合修訂釋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重在壓實平台營運者網絡安全主體責任。目前,網絡安全産業成為風口,在網絡安全不斷引起重視的資訊化社會,産業鍊各方包括電信營運商将肩負網安使命,推動大陸資訊通信技術和網絡安全産業高品質發展。
産業發展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網絡安全産業迎風口

網絡安全産業發展是國家網絡空間穩定有序、保障有力的基礎。當下,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新引擎,催生了對網絡安全技術和産業發展的新需求。
近年來,大陸網絡安全産業發展保持了快速增長的總體趨勢。根據《中國網絡安全産業分析報告(2021年)》預測,未來三年網絡安全市場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到2023年市場規模将超過800億元。可以說,在社會實作數字化轉型的當下,網絡安全産業具有巨大潛力,未來将持續受資本市場積極關注。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将于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與此前出台的一系列重量級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一起成為大陸網絡安全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政策法規的不斷推出正不斷激活網絡安全産業發展新動能,為網路安全提供制度依據,也成為推動網絡安全産業發展的外部驅動力。
營運商加碼網絡安全産業 助力資訊社會平穩運作
網絡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資訊時代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持續發展網絡安全産業勢在必行。作為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力量,營運商在網絡安全産業中,地位重要、作用巨大,引領産業鍊發展。
其中,中國電信始終把網絡資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近日推出天翼安全大腦,針對有防護需求,通過智能、主動、協同的全時營運方式,滿足政企客戶提升全場景的防護能力。其自主研發的“雲堤平台”,成為國内唯一有全網覆寫能力和全球通達能力的網絡攻擊防護平台。
中國聯通方面則将“大聯接、大計算、大資料、大應用、大安全”作為主責主業,建構“雲、管、端”主動安全能力和産品體系,為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一站式的安全服務。
中國移動方面,在2021年采購了包含“安全”字眼的項目共計1156條,并且成立了專門機構強化對資訊安全管理工作的整體統籌協調,自主研發推出手機資訊安全軟體“殺毒先鋒”。
網絡安全産業将形成發展新路徑
随着5G、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融合發展,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被極大改變,網絡安全産業要如何形成新的發展路徑?
首先,要統籌布局,加快形成産業格局。從地方層面統籌布局,并積極建立國家級網絡安全産業基地,進而輻射帶動網絡安全産業,加快形成創新驅動策源地、産城融合樣闆地。
其次,要調動企業科技創新轉化等方面的積極性,以網絡安全骨幹企業為産業龍頭,着力培植網絡安全知名企業,充分發揮龍頭引領作用。
最後,應緊跟國家網絡安全産業發展趨勢,加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保護,加快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的突破,實作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打造出優質的國産化網絡安全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