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列
氧氣如何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血管是如何卡住一點點的?為什麼呼吸系統總是被細菌入侵...
有時,醫療健康知識是枯燥的,晦澀的,抽象的,難以記住的。
從十月份開始,《生活時報》開設了"繪畫科學"專欄,以圖像繪畫,讓這些知識"活"起來,讓你可以閱讀和學習。
"氧氣快遞"自行車之旅
随着心髒的不斷跳動,血液在心血管系統中向一定方向循環,輸送氧氣(O2)、營養物質等,同時代謝産生的二氧化碳(CO2)、尿素等廢物進入呼吸器官和排洩器官,排出體外。
其中,氧氣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生命活動的基本要素。它如何在人體中循環和使用?《生命時報》帶你去看《氧氣信使》的故事。
審計專家
付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液科教授
林國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
本期由徐文軒王曉青編輯
圖馬洪亮
我的名字是"紅細胞",我是一名快遞員。雖然我身材矮小,但很謙虛,但我的工作至關重要,與人類的生命和健康直接相關。
我有一個圓潤的形狀和豐富的内涵:
外部為雙凹盤形,使球形結構的表面積增加約25%,有利于更快的氣體交換。
我的内部充滿了血紅蛋白,它結合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
為了讓人體正常運作,我和我的伴侶們總是努力工作。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我都在不停地完成一個又一個訂單:
随着心髒的不斷跳動,血液在心血管系統中沿一定方向來回流動。我順着血流經過人體,沿途配置設定"包"——氧氣、營養物質等,并帶走代謝産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廢物。
完成訂單的努力是什麼?今天告訴你我作為"氧氣快遞員"的周期。
"叮叮當當!您有新的送貨單"
集合加載
我和我的夥伴們接連收到送貨資訊,一起去倉庫取自己的"氧氣包",并與身體的血紅蛋白結合。
無數紅細胞聚集在快遞配送中心的左心室,攜帶着攜氧血液(動脈血,鮮紅色)準備釋放,排隊等待被強大的心髒抽出。
傳遞包裹
心髒的收縮産生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左心室噴射出動脈血,我們的運輸開始了。首先,用氧氣沖進主動脈。
然後動脈血進入主動脈支。從這裡開始,我們将包裝分開并分發到不同血管分支的不同組織器官。
例如,動脈血液進入肝髒和腎髒等組織器官的毛細血管,卸下裝滿氧氣的包裹,然後"撿起"它們以帶走二氧化碳。
為回程做準備
剛送完貨物的同伴們帶着二氧化碳回到了他們的心髒,并沿着血管繼續流回去,為下一次分娩做準備。
此時,血液因為攜帶二氧化碳,變成暗紅色的靜脈血。我加入了無數的合作夥伴,他們已經完成了氧氣輸送,并跟随血液到右心房。
當血液靜脈通過右心房時,我們立即沖向右心室。
心髒以強大的力量收縮,我們跟随靜脈血液從右心室"擠壓"進入肺動脈。之後,它通過不同的分支道路到達肺部的毛細血管。這是重新組裝包裝的"必經之路"方式。
當我們到達肺泡時,我們卸下我們一路攜帶的二氧化碳,用氧氣重新包裹我們的二氧化碳,并準備再次去,此時血液變成動脈血,流向左心房。
重新開始
左心房"過境"後,背着包裹我們跟着動脈血,再次來到"快遞配送中心"左心室,準備開始下一輪的分娩任務。
- 完成 -
看似平凡的一天,對于紅細胞來說,忙碌而充實,隻有自己奮鬥的多,才能實作氧氣的循環,讓身體有"力量"跑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營養不良、缺乏運動、吸煙、衣着緊繃、壓力大、動脈粥樣硬化等可導緻血液循環不良,可導緻疾病甚至猝死風險。▲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拒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