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縱覽 SocialFi 賽道的生态及趨勢

一文縱覽 SocialFi 賽道的生态及趨勢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财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區塊鍊研習社

SocialFi 将社交代币與DeFi結合,為社交資本變現提供新的途徑,也将成為Web3.0的重要接口之一。這個賽道包括哪些生态?有什麼發展趨勢?

一、社交代币與DeFi的結合

1. SocialFi賽道興起

大量 SocialFi 項目湧現、爆發

2021年下半年,Whale、Chiliz、Rally 等社交代币一度出現較大幅度漲幅,BBS network,Showme,Mirror.xyz等多個項目爆紅。到2021年11月底,SocialFi 平台Monaco Planet上線火爆,出現了邀請碼一碼難求的狀況,SocialFi 項目吸引了大量關注。

投資者青睐

2021年特别是下半年以來,BitClout,Friends with Benefits,DeSo,Torum,Monaco Planet,BBS network,Mirror.xyz等衆多SocialFi 項目獲得a16z ,币安,紅杉資本,三箭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巨額投資。

行業聯盟出現

2021年8月,Social DeFi Alliance,即社交DeFi聯盟成立。該聯盟的主要目标是為了推出更多适合社交網絡使用者參與的,社交化的DeFi項目,并推進Web2.0和3.0的連接配接,推動Web3.0的應用等。參與的項目方包括了Mask Network、Polygon、SushiSwap、QuickSwap、Gitcoin等15個基于Mask開發的,具有較強社交屬性的DApp。

2. 社交代币(Social Tokens)

社交代币被定義為“一種由個人聲譽、品牌或社群支援的代币”。

社交類項目通過發放代币管理社群,根據社群内使用者的活躍度以及貢獻度劃分層級,代币化權益為創作者、文化生産者、相關參與者增加收益。

與傳統社交媒體相比,社交代币主要幫助使用者解決三個問題:

資料權利歸屬問題:傳統社交平台,使用者的所有社交資料以字段形式儲存在營運商的伺服器上,資料歸平台方;而社交代币直接通過區塊鍊技術解決使用者資料的确權問題。

利益配置設定問題:傳統社交平台的算法機制下,使用者與平台之間在流量變現上的利益配置設定更傾向于平台,使用者權益難以得到充分保障;社交代币是使用者通過将自己的社交影響力金融化的方式獲得收益,無平台等第三方抽成的問題。

隐私安全問題:傳統社交中使用者賬戶經過實名認證,使用者真實資訊存儲在營運商的背景上,易造成資訊的洩露;社交代币基于區塊鍊技術,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匿名能保護使用者的隐私安全。

社交曾經是加密世界中一個熱門領域。2017年前後,大批區塊鍊+社交方向的項目批量湧現,曾經出現過 Steem,Voice,ONO,QunQun,GSC、YeeCall、NRC、SwagChain、火信、TTC Protocol 等明星項目。但是在早期不成熟的市場環境、有限的使用者參與、生态模型局限性等問題,很多項目已銷聲匿迹。

3. SocialFi 的特點和四個支柱

2020年之後,DeFi蓬勃發展,拓展了加密世界去中心化金融的邊界,也打開了新賽道的大門。遊戲、NFT與DeFi結合分别出現GameFi,NFTFi,并進一步引起加密市場NFT和元宇宙賽道的熱潮。

SocialFi是一種創造性的社交金融化新方式。社交網絡和DeFi相結合,開啟全新的社互動動方式。SocialFi有其自身特色:

一是SocialFi 是社交、web3.0 和金融相結合,通過标記社會影響力為使用者提供獎勵和利益,使用者擁有在平台的創作收益,在平台中的創作不會被平台壟斷剝削。

二是和單純的區塊鍊+社交相比,SocialFi更強調DeFi的屬性。

SocialFi項目在智能合約基礎上搭建去中心化金融的“樂高”。多個優質項目打造出新一代集社交、金融屬性、數字NFT交易為一體的SocialFi平台。

三是SocialFi中的挖礦形式多樣,既有強烈社交屬性的社交挖礦、内容挖礦,也有具備DeFi屬性的流動性挖礦。

項目使用者可以通過内容創作進行内容挖礦,有效高頻的社互動動進行社交挖礦。此外,SocialFi部分項目代币還可以進行流動性挖礦等。

比如,社交代币Rally通過 Yearn金庫等與Uniswap和Balancer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一起提供流動性挖礦機會。

總體來看,維系SocialFi運轉的主要有四個支柱:

一文縱覽 SocialFi 賽道的生态及趨勢

内容:内容是SocialFi項目平台中參與者獲得代币或NFT的“工作證明”。

社交:社交活躍度是SocialFi項目生存的基石。

以DeFi為核心的經濟系統:代币或NFT是社交資本的形式,度量參與者的貢獻和社交活躍度,維系社交平台的運轉,并通過DeFi樂高實作更多的收益。

去中心化的組織架構:去中心化的代币獎勵及傳遞,形成了去中心化的價值流通系統,并進一步地要求去中心化平台治理架構。

二、SocialFi生态及部分知名項目

目前,SocialFi賽道尚處于發展早期,很多項目是以社交代币為基礎,融合了DeFi的内容,并進行技術更新更新成為SocialFi項目。還有部分項目直接就設計為SocialFi項目。

1. 社交代币的主要分類

知名研究機構Messari一份報告将社交代币分為三類:個人代币、社群代币、社交平台代币。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社交代币分類:

一文縱覽 SocialFi 賽道的生态及趨勢

圖檔來源:Messari

個人代币(Personal Tokens)

個人代币主要由個人發行與治理,主要用于粉絲進入社群以及用于社群内部各類活動的準入門檻,以及用于社群内部獎勵和治理等。

這類代币主要有:

RAC:由格萊美獎獲得者 DJ RAC (André Allen Anjos) 基于以太坊推出的粉絲代币。

ROLL(Creator Token):Roll 是老牌社交代币發行平台之一。在該平台發行模式下,Roll 将代表使用者建立 ERC-20 代币,即為内容創作者發行個人社交代币。

RALLY Creator Token:個人可以在 RALLY 平台上發行自己的代币。RALLY本身是一種社交平台代币,也是SocialFi中非常典型的一個項目,後面将詳細介紹。

此外,還有MeTokens,MintGate,ALEX等項目。

社群代币(Community Tokens)

社群代币主要由群體發行與控制,通常由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治理。

主要用于激勵成員對社群做貢獻。例如通過社群代币獲準進入社群,享有特殊的資訊資訊等。社群代币也用來鼓勵社群成員的深度參與,比如社群發起一個比賽,Token 持有者可以投票決定誰将最後勝出。

社群代币的典型案例是 WHALE。WHALE Token有各種 NFT 民主化的資産所有權。以 WHALE DAO為基礎,圍繞這些NFT治理的決定權在代币持有者手中。

社群代币還包括Mirror、FWB等知名項目,這些代币既是一種社群代币,也是SocialFi中典型代币,後面也将詳細介紹。

社群代币還有Cent,Yup,Matataki,SWAGG,Karma DAO, Ark,Seed Club,Forefront,Flamingo等。

社交平台代币(Social Platform Tokens)

社交平台代币代表對平台的控制代币。主要為了便于創作者發行并管理好Token 化社群。

典型的項目有Chilliz。Chilliz是典型的“粉絲經濟”下的社交代币,主打體育産業。RALLY以及BitClout是SocialFi賽道的知名項目,後面詳細介紹。此外,還有Zora,CircleUBI,Loopss,Fyooz, Bluesky, Audius, Mastodon,Nafter,Coinvise,Calaxy,Clarion等。

2. 基礎元件及WEB3.0門戶工具

除了以上三種代币之外,社交代币在項目運作中往往需要代币分發等第三方工具,與其他生态的區塊鍊項目所用工具有所交叉。

典型的項目包括:

Mask Network:以“插件”的方式橋接 Web2.0與未來的 Web3.0 概念,允許使用者在無需遷移的情況下在已有社交網絡上層無縫發送加密消息、加密貨币甚至 DAPPs(DeFi、NFTs、DAO),無需使用中心化伺服器。

Mask能夠讓普通使用者在不改變目前主流社交平台使用習慣的情況下,進一步接觸加密資産。同時,Mask也被賦予了隐私社交、去中心化存儲、DeFi、DAO 等多重屬性。

Snapshot:一種基于IPFS去中心化存儲系統的投票工具,使用“鍊下”簽名技術來降低投票費用,被許多加密項目用于對其使用者群進行投票。

此外,還有Context, Collab.land,Tip.cc,Communifty,Outpost,Kickback,SourceCred,Muzenetwork,Gnosis Safe,SuperFluid等。

3. 部分SocialFi知名項目

Rally

早期的知名個人代币發行平台,着力于重構創作者與粉絲之間的關系。

創作者可以生成發行自己的個人代币Creator Coin,也可以直接在Rally上鑄造NFT進行交易。Creator Coin作為一種資格憑證,持有可享有相應特權,譬如進入創作者的私人Discoard社群,購買特定商品等。

Rally平台的原生治理代币RLY,可以用于購買Creator Coin,也可以和以太坊上的其他任何代币進行兌換。RLY還可以在Uniswap和Balancer進行流動性挖礦。

粉絲通過RLY購買持有創作者的Creator Coin與創作者進行互動,表示自己的忠誠度也拉近與名人之間的距離。當雙方的參與度比較高的時候,Rally會發放RLY作為激勵配置設定給創作者和粉絲。

Mirror.xyz

是一個主打文章+NFT的内容釋出平台,創始人是投資機構a16z前合夥人 Denis Nazarov。

Mirror從内容金融化的角度切入,提供了讓每篇文章具有“NFT+治理”屬性的平台,這些内容可以被投資、交易和治理。

Mirror為創作者提供了6個基礎能力工具,包括釋出文章(Entries)、衆籌(Crowdfunds)、數字藏品(Editions)、拍賣(Auctions)、合作貢獻分流(Splits)、社群投票(TokenRace)。

釋出的每篇文章,形式上可以是純文字的内容,也可以是嵌入圖檔、視訊、NFT的内容。釋出的文章會永久儲存在Arweave上,并在釋出時自動生成NFT進行交易。

創作人達到條件要求可以在文章下發起衆籌,使用者參與衆籌可擷取代币及NFT份額。

此外,邀請代币“WRITE”用于建立專欄,持有人享有投票權。在某些平台預設的條件下,“WRITE”也能夠充當一種準入憑證。

BitClout(DeSo)

2021年3月,穩定币Basis創始人Nader Al-Naji推出新型社交平台BitClout,主打概念是社交代币化——價值取決于使用者的受歡迎程度。

BitClout與Twitter進行對标,給推特KOL名人直接發行社交代币。随着多位推特名流“認領”BitClout賬号,BitClout的知名度大幅增加。

BitClout平台的原生代币是CLOUT,平台上的創作者可擁有自己的Creator Coin并進行交易。使用者可以用CLOUT購買創作者币。

2021年9月,CLOUT更名為DeSo。但與BitClout不同在于,DeSo是BitClout的底層公鍊。在DeSo上,除了BitClout,還有140多個項目正在建構。和其他公鍊不同在于,DeSo公鍊是專為社交應用量身定制的。

每個想要使用DeSo區塊鍊或建構在區塊鍊上的應用程式的人都必須持有DeSo,可用于建立個人資料、建立文章、購買社交代币、購買 NFT、贈送鑽石等等。

Friends with Benefits

Friends with Benefits是一種新型的DAO,原生代币為FWB。

Friends with Benefits是一個基于的 Discord 私人伺服器的私人社交平台,聚集了一批加密領域的創作者。參與者需持有一定量原生代币 $FWB 才能加入這個社交圈。$FWB 具有恒定的100萬供應量。

平台目前已推出 token-gated events app、NFT畫廊、以Web3.0為基礎的 editorial venture、虛拟音樂工作室、實時社群儀表盤等子產品。下一步平台将聚焦于擴大 DAO在現實生活的範圍,與特定城市的社群合作,為FWB成員帶現實世界的好處。

Monaco Planet

Monaco Planet是主打“所有權和治理權由使用者決定”發展理念的SocialFi項目。

2021年11月初,Monaco Planet獲得了三箭資本等參投的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為了讓Monaco Planet更具沉浸感,項目将自身比喻為一個元宇宙,并且賦予了一個元宇宙獨特的故事,該平台的使用者将自己想象成遷移到Monaco Planet的人。

項目絕大多數原生代币将被分發給生成内容的使用者,采用“内容即挖礦”的模式,以及讓使用者通過關注、評論和點贊,NFT展示和質押的方式獲得原生代币MONA獎勵。

原生代币的持有者能享受平台不斷增長的經濟活動帶來的代币升值。

由于絕大多數代币MONA将作為對内容創作的獎勵分發給使用者,是以平台作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由可以發送提案和投票的本地代币持有者管理。

三、SocialFi 的幾個重要趨勢

1. SocialFi将成為Web3.0的重要接口之一

a16z認為Web3.0是網際網路的繼任者。Web1.0和Web2.0改變了人們交流和交換資訊的方式一樣,Web3.0 則改變了價值在世界各地轉移的方式。什麼是Web3.0,有人給Web3.0的精簡定義是:

Web1.0:read(可讀)。

Web2.0:read+write(可讀+可寫)。

Web3.0:read+write+own(可讀+可寫+可有)。

社交網絡是Web2.0最核心的支柱之一。Facebook、Twitter、微信、YouTube、抖音等平台彙集了大量使用者資料,成長為巨無霸型的科技公司。而提供資料的使用者難以擁有對自己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Web2.0最大的盈利邏輯,是“流量變現”,通過産品變現、廣告變現和服務變現實作社交資本變現。

Web3.0“可擁有”的特征決定了Web3.0與Web2.0最大的不同在于——利益配置設定邏輯和模式的根本轉變。也就是說,Web3.0使用者可以擁有資料所有權并據此獲益。

區塊鍊通過實作無須信任、無須許可、使用者控制,進而确認使用者資料所有權。區塊鍊技術形成了Web3.0最重要的基礎技術子產品。

埃隆·馬斯克也認為:在“Web3.0”的含義下,由于區塊鍊所代表的分布式存儲、非對稱加密技術以及去中心化理念都與“Web3.0”概念非常吻合,也成了最有希望實作“Web3.0”願景的領域之一。

當社交網絡從Web2.0進化到Web3.0,社交需要與區塊鍊結合,社交參與者需要真正擁有資料所有權并是以獲益,SocialFi應運而生。福布斯理事會成員Roger Lee評價Social tokens是Web 3.0 的真正産物,能直接連接配接内容的創造者和消費者。SocialFi成為web3.0世界的入口之一。

2. SocialFi 已初步形成邏輯自洽的價值捕獲機制

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是個體或團體之間的關聯——社會網絡、互惠性規範和由此産生的信任,是人們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給他們帶來的資源。

SocialFi建構了一個通過内容分發實作的邏輯自洽的價值捕獲機制,不同參與者都可以從這個生态中彰顯自己的價值,将社交資本變現,獲得收益。

内容生産者:以内容創作為依據,獲得系統代币打賞,也可以通過點贊、評論、轉發等名額等獲得系統代币獎勵。還可以通過NFT形式确定内容數字所有權,完成粉絲衆籌和版權配置設定。由此,内容生産者憑借社交關系和内容創作影響力獲得通證收益。社交資本順利轉化為經濟資本。

觀衆使用者:SocialFi不少項目中,觀衆使用者的參與,無論是點贊、評論、轉發等也會被系統給予代币的獎勵。使用者提供注意力來獎賞别人或者制造财富,系統也對使用者提供的注意力給予獎勵。這是對現有注意力經濟的革新。

無論内容生産者還是觀衆使用者,在平台影響力擴大的同時,都能獲得代币升值帶來的收益。與GameFi中的Play-to-Earn相似,SocialFi還能衍生出更多的玩法。在SocialFi的經濟系統中還能通過Post-to-Earn,Share-to-Earn,Comment-to-Earn等形式,使用者在社交網絡的影響力和社交活躍度被代币或NFT量化。

SocialFi項目的參與者還可以通過内容挖礦、社交挖礦或流動性挖礦的方式獲得更多收益,或者憑借代币或NFT參與項目平台治理。

由此,以内容生産為基礎的代币或NFT實作了生産—消費—轉手—投資—挖礦—治理的經濟邏輯閉環。

3. SocialFi項目以融合的姿态發展

與Web2.0時代的社交項目不同的是,未來SocialFi項目與NFT、遊戲及元宇宙,與DeFi樂高,與DAO融合将是常态。

其一, 社交平台與NFT、遊戲以及元宇宙的融合。

社交創作内容NFT化。社交平台上創作者産出的内容、音樂、視訊等,這些内容通過轉化成NFT,對内容進行确權,為創作者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及收益。

NFT還可以成為平台治理工具或平台場景的帶入者。

比如在Rally中,NFT是内容金融化進而獲得收益的載體。在Mirror.xyz中,NFT同樣是内容金融化,并且是參與治理的主要載體。

不少SocialFi項目将社交場景遊戲化或者“元宇宙”化,社互動動具備更佳的體驗。

而元宇宙本身内含社互動動和沉浸式體驗的要求,未來将出現更多與遊戲或元宇宙相融合的SocialFi項目,NFT當仁不讓也是其組成要件之一。

比如專為加密貨币使用者和項目設計的 SocialFi平台Torum。該平台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還推出了一個面向DEFI玩家的平台,一個面向加密藝術家的NFT市場,以及面向元宇宙愛好者的Avatar NFT,建構了社交媒體平台+ NFT +DeFi+元宇宙的生态系統。

Monaco Planet項目也将自身比喻為一個元宇宙,把社交場景置于元宇宙一個獨特的故事之中。

其二,社交平台與DeFi樂高的融合。

SocialFi 旨在通過社會影響力的金融化和代币化,為使用者提供利益和回報。業内專家Jillian Godsil 則認為SocialFi是DeFi的一個新視角。

如前所述,SocialFi項目與之前單純的區塊鍊+社交項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入了DeFi的因素。SocialFi項目中的社交代币或NFT,可以與DeFi樂高進行各種組合,包括Lending to Earn,Staking to Earn,Farming to Earn,即借貸生利,流動性挖礦,質押獲益等。

其三,社交平台與DAO的融合。

SocialFi項目以代币或NFT作為對社交内容創作者的激勵,社交代币或NFT廣泛分布于不同的社交參與者之間,且是參與者進行平台治理的依據。是以,SocialFi項目從其基因上來說,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天然适合于DAO,對平台的事務進行治理。

比如,Mirror.xyz給自己的定位是:What is Mirror = Who’s on Mirror,從該定義看,Mirror不僅是一個去中心的内容創作工具,更像是一個社群協作平台。Mirror内置了衆籌功能,允許為項目或創意籌集資金,能夠快速啟動一個DAO。Mirror的投票功能與Snapshot類似,提供了投票提案、令牌快照、多重簽名、代理投票等能力。

4. SocalFi賽道發展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

第一是價值捕獲機制的問題。

目前SocialFi項目的價值捕獲機制雖然形成了閉環,但是部分項目代币激勵參與者提供優質内容和社交的算法并不合理,導緻内容與社交的品質低下。

比如,Monaca Planet通過原生代币激勵使用者寫作與參與讨論來擷取獎勵。沒有一個合理的機制制約創作者的内容品質,大量使用者為了拿獎勵而結盟、互關互贊,導緻平台低品質内容泛濫。粗暴的關注度算法和資産淨值算法讓整個首頁界面内容單一。

是以,如何激勵優質内容和有效社交,完善代币獎勵算法,優化價值捕獲模式亟待解決。

第二是影響力壟斷的問題

SocialFi本質上是個人社交價值的彰顯。對于早期進入這個賽道或本身影響力非常大的名人而言,某種程度上會擴大他們對内容創作的壟斷。

這對于進場較晚或是影響力較小的一般使用者非常不利,他們生産的内容往往難以被發現。也就是說,如何打破巨大社交影響力的人對于普通内容創作者的壟斷,還需要進一步解決。

第三是社群沖突管理的問題。

有分析認為,SocailFi社群有公共的空間,公共空間的交流要麼人氣不足,要麼導緻激烈沖突,社群分裂。一方面,社群需要話題有争議,有沖突,才能有熱度,吸引使用者加入;另一方面,過度的沖突又導緻社群分裂。還需要建立良好的規則,完善DAO的治理,在保持社群熱度的同時還能防止社群分裂。

5. 前景可期,但爆發時機仍有待觀察

無論是傳統網際網路還是加密市場,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都會積極追求應用其“社交”屬性。由于SocialFi 行業才剛剛起步,新項目層出不窮,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未來,SocialFi 可能在小型社群為内容創作者提供蓬勃發展的機會。

不僅如此,部分社交代币将被更大的社群接受,目前SocialFi已開始在創作者生态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并在加密藝術家和名人中廣泛采用。

SocialFi還将重新定義傳統企業與其客戶或粉絲的關系。企業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統,塑造與其客戶或粉絲的新關系,實作代币價值和企業價值的長期增長。

另一方面,SocialFi 何時能大規模爆發存在不同的觀點。

目前這個賽道體量還很小。比如分析網站Coingecko的Social Money類别中,雖然沒有收錄所有的SocialFi代币,但收錄了相當部分的社交代币,共有31個,其中體量最大的是Rally,截至2022年1月24日,市值僅5億多美元。

如前所述,币安CEO趙長鵬看好2022年SocialFi和GameFi的發展。而Soundwise 創始人 Natasha Che有不同觀點。

他認為,社交使用場景的出現需要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Web 2.0社交媒體的爆炸式增長,出現在擁有1億使用者之後。目前,以太坊有1.8億個位址,活躍使用者小于100萬人,OpenSea 活躍使用者小于2.5萬。目前加密代币的普及程度不足以支援Bitclout這一類應用的爆炸式增長,也不足以支援數以萬計的個人創作者發行自己的迷你代币。

是以,Natasha Che認為當某種新技術的使用者達到10億時,大規模市場應用程式才會開始出現爆炸式增長。

四、結語

SocialFi運轉以内容、社交、以DeFi為核心的經濟系統以及去中心化的組織架構為支柱,完整的生态正在逐漸建構,表現出獨有的發展趨勢。

在Web3.0呼之欲出的背景下,現代網際網路最突出的支柱之一——社交網絡,與DeFi相結合,SocialFi賽道的活躍與興起,正在把“人類總會尋找最高效途徑将社交資本最大化”的意圖落地。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鍊研習社(公衆号)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