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場館大揭秘—冬季兩項中心!産生金牌最多,造雪工作成核心!

2022年北京冬奧會,除了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雪上項目賽區—張家口賽區,該賽區将承辦北京冬奧會滑雪等項目的比賽。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區域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在冬奧會期間,将作為冬季兩項的比賽場地,屆時将共産生11塊金牌。而在冬殘奧會期間,将進行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所有項目的比賽,共産生38塊金牌。是以,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産生金牌數量最多的奧運場館。與滑冰場館不同的是,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對于雪的鋪設和存儲要求極高,這也是它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

冬奧場館大揭秘—冬季兩項中心!産生金牌最多,造雪工作成核心!

對于國内觀衆而言,冬季兩項比賽較為陌生,即将到來的北京冬奧會,大家可以親身體驗這項雪上賽跑運動的獨特魅力。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區域東北側山谷地帶,它主要由賽道和技術樓兩大部分組成。而賽道又分成東部訓練道、中部競賽賽道以及北側山谷的冬殘奧會競賽賽道,其中,競賽賽道總長度為8.7公裡。整個冬季兩項中心範圍廣闊,在不同地段對靶場、起點區、終點區以及場館技術樓等進行合理布局。據介紹,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的設計和建造工程巨大,不僅需要考慮到賽道線路合理性,還要依托造雪機的造雪條件。

冬奧場館大揭秘—冬季兩項中心!産生金牌最多,造雪工作成核心!

為了讓賽道坡度和曲線精度達到冬奧會标準,冬奧組委還特意聘請國際雪聯的專家團隊進行實地勘察,經過多輪的測量、繪圖、施工之後,才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案。總長8.7公裡的賽道,主要依托于山體地形規劃建造,包含冬奧會運動員的競賽主賽道、殘奧坐姿賽道以及運動員熱身訓練賽道等。而技術樓總建築面積達到5200平方米,在看台區域設定了2000個固定座席,樓層采用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的蓋屋建造而成。既能夠保證在雪天不受寒冷空氣的影響,調節室内外溫差,又可以與奧運場館互相關聯,提高比賽運作效率。

冬奧場館大揭秘—冬季兩項中心!産生金牌最多,造雪工作成核心!

技術樓地上4層的主要功能是為冬奧會賽事管理和提供相關技術用房,也可以為運動員、賽事組委會人員等提供一個休息場所,而地下區域則橫穿賽道出發區,且和技術樓、裝置存放區、靶場等相連接配接。在造雪方面,由于比賽場區很多地段向陽,從業人員不得不通過加大造雪厚度,來保證賽道積雪的平衡穩定。冬奧會比賽期間,賽道上雪的厚度将達到80公分,而在出發點和結束點,積雪厚度将達到驚人的1米。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在比賽期間賽道始終存留足夠的積雪,組委會已經準備近5.6萬立方米的雪量分别放在賽道的各個指定點。随着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的賽道、射擊靶、工作樓層等已經全部建設完畢,并成功通過認證與驗收。

冬奧場館大揭秘—冬季兩項中心!産生金牌最多,造雪工作成核心!

此前,2022年冬季兩項國際訓練周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圓滿結束。這項工作對場館各個區域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測和運作,包括運動員綜合區、比賽賽道、打蠟房、電力輸送、裝置系統運轉、醫療、志願者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之是以對場館硬體設施和運作能力進行檢測,目的就是為了進行冬奧會大練兵,提前進行演習和制定應急方案,保證冬奧會比賽的穩步運作。考慮到冬奧比賽需求和賽後場館資源利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在安保綜合區、運動員綜合區等都是臨時搭建的棚屋房或集裝箱,比賽時組裝、比賽後拆卸的場館搭模組化式,也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一緻好評。

(羅掌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