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塵埃落定後,回過頭來看甲骨文這些年的雲轉型戰略,該公司的戰略方向、特别是對于中國區業務的開展,也已有了最新的明确規劃。
聚焦兩個領域:資料中台+跨境電商
在甲骨文披露的上一季度财報中,經過多年發展,甲骨文的雲業務收入已經站到了整個收入的25%以上。預計到FY22财年底,甲骨文雲業務包括SaaS到IaaS的收入将達到近110億美元。甲骨文公司進階副總裁及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李翰璋表示,雲業務持續的快速增長,主要來自于SaaS裡面的ERP,另外一個是IaaS層的OCI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racle雲基礎設施)。
這一成績這與甲骨文逐漸聚焦的雲戰略分不開。李翰璋表示:“雲本身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每天在增長。是以對甲骨文來講,我們會聚焦,選擇一些領域,幫助客戶繼續更好地發展。”
甲骨文選中的、集中火力聚焦的兩個領域,一個是通過資料中台賦能企業;另一個則是幫助中國企業出海,例如跨境電商。
在資料中台方面,甲骨文主要提供兩個技術,一個是專有雲一體機,另外一個是自治資料庫,這與甲骨文一直以來在資料管理上的基因以及市場對資料中台的使用期待相關。“很多客戶今天雖然說用雲,但是他們還是希望在一些核心應用方面(用雲),包括有一些資料的整合是通過專有雲去開展。”
兩年前,資料中台在中國開始成為一個比較火的概念,業界對其褒貶不一,直至後來談“資料中台”色變,企業開始尋求與業務強關聯的價值回歸。甲骨文此時錨定資料中台賽道是否有不被客戶認可的風險?李翰璋在交流時表示,甲骨文的資料中台底層是湖倉一體化的技術,可以做到不碰上層應用,隻做資料管理,使得資料中台的建設不會變成一個永無休止、永無結果的風險項。
在幫助中國企業出海方面,甲骨文主要提供全球的公有雲部署。這方面除了價格以及資料全球合規的優勢,甲骨文提供自治資料庫和開源資料庫MySQL兩大引擎。在進行海外業務部署時,出海企業一般會采用專有雲與公有雲相結合的方式,那麼在甲骨文公有雲中就可以采用同專有雲相同的資料庫産品。也有一些企業會偏向于選擇開源資料庫MySQL,對于有這部分需求的客戶,甲骨文會提供MySQL+HeatWave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單一資料庫情況下也能同時支撐交易型和分析型的業務場景,這是與AWS、阿裡雲等提供的MySQL有所不同的地方。
“我們也會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建立獨立站,這些企業一開始往往依賴亞馬遜這樣的管道做生意,這樣客戶資訊天然是屬于平台而不是屬于自己。獨立站直面消費者,是跨境電商企業長期發展的第一步。”李翰璋說。
不過,除了與資料相關對資料庫等服務,甲骨文公司通過并購來加強雲端實力。對此甲骨文也毫不諱言,“在過去的15年中,我們并購了超過120家公司,在最近三五年的并購當中,絕大部分都是跟雲有關的。甲骨文整體的戰略是通過研發豐富産品的能力,同時加速我們在雲端的能力,是以通過并購去實作。”一個典型的例子,也就是在甲骨文雲戰略轉型計劃的同一年,甲骨文花了93億美元收購了雲ERP軟體NetSuite,目前NetSuite已經成為甲骨文兩款重要的ERP産品之一。
挑戰與機遇并存,2021推出多款服務
回望2021年,李翰璋用“挑戰與機遇并存”在概括整個雲計算市場,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真正去擁抱“雲”和“資料”是他感受最深的事。同時,他認為,行業也變得更加理性,業界讨論的範疇會更聚焦在真正的轉型和智能化,以及是否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去幫助企業和産業獲得收益、實作市場目标。他很高興看到“資料全生命周期管理” 的時代已至,這對于深耕“資料”領域的甲骨文公司來說,能進一步發揮優勢和創新能力。
“歸根結底,企業都意識到,無論什麼樣的行業、什麼樣的市場變化或新的開拓方式,資料是現代企業的營運資本,而能否運籌帷幄、應對挑戰的關鍵都跟資料管理、資料分析和決策息息相關。”李翰璋說。
資料是甲骨文的基因,基于此,2021年年初,甲骨文釋出了最新版本的全球領先融合資料庫Oracle資料庫21c。它不僅包含 200 多項全新創新,而且不同于雲端或本地部署環境中的其他同類資料庫,Oracle資料庫21c可基于統一的現代融合資料庫引擎,滿足多模型、多負載和多租戶需求。
之後,甲骨文又推出了MySQL Heatwave服務的元件MySQL Autopilot,它能夠提供9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自動化能力,進一步提升了MySQL Heatwave服務的性能和可擴充性。MySQL Heatwave具有任何其他雲供應商都沒有的先進的自動化能力。
預計到2022年底,甲骨文公司将在全球擁有44個資料中心,能夠為客戶在不同區域、國家的業務資訊安全和資料安全提供保障,讓開拓市場的客戶可以無憂做好業務。未來,甲骨文将聚焦技術優勢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與合作夥伴通力協作,為國内和出海類客戶提供更多先進科技、技術概念和增值服務,予力中國市場新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最後,李翰璋也提到一個2022年的大趨勢,這一趨勢将會是未來許多科技企業都投入的重點——這一趨勢是“可持續發展”。甲骨文公司今年釋出的《迎來拐點的零售業:2021年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高達84% 的中國千禧一代(25-39歲)受訪者認為商家的品牌價值觀(例如可持續發展、道德采購準則)與他們的個人價值觀達成一緻非常重要。
目前,中國已經确立了“2030年前實作碳達峰、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許多企業已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審視未來的發展方向,而科技是實作目标的重要助推器。是以李翰璋判斷,在2022年,制定并實施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對企業來說是義不容辭的。但這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關注。目前,甲骨文公司已承諾,到2025年,将會讓其基礎設施和應用伺服器供能的所有雲區域實作100% 可再生能源運作。同時,甲骨文也要求所有主要供應商(包括直接生産和間接采購)在2025年前制定包括減排目标在内的環保計劃。(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秦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