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作者:上觀新聞

自8月14日以來,包括上海在内的幾個城市的電影院已經悄然将上座率從30%提高到50%,盡管沒有任何"官方公告"。

随着上座率的增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返大銀幕,《章魚》提前上映,《花木蘭花》宣布将登陸中國影院......繼任的好消息預示着電影院的回歸。

有人曾樂觀地認為,在印刷、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之後,隻有電影作為最早的内容媒體,依然屹立不倒。

年初,春節熱映影片《媽媽》翻網,讓導演徐偉一度陷入口碑伐木;但突如其來的爆發改變了許多行業的軌迹。

不管你喜歡與否,在衆多業内人士心目中,電影、大銀幕和網絡的未來很可能齊頭并進。

回到工作崗位,電影院準備好了嗎?

帶着所有的疑慮,我在2020年過半的時間裡第一次回到電影院。

我平時去保利世博園店看電影的世博源店,這是上海第一家五星級電影院。像大多數電影院一樣,它擁擠在商業區,友善吃喝玩樂,交通也不用擔心。走出電影院,越過一個路口,100米外就是黃浦江。

今年2月,當全國疫情最為激烈時,整個世博會一夜之間關閉,周圍人煙稀少。四面八方的流浪狗聚集在這裡,晚上它們躺在中華宮旁邊的路中間,一旦有人經過,就不起床,隻刷一下,留着過去的身影,從遠處和近處吠叫——仿佛這些人和汽車,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闖入他們家。這樣的場景總是讓我想起"我是傳奇"的片段。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我是傳說中的空城

即便如此,包括電影院在内,整個世博軸線依然亮着,中國藝術宮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被點亮。我路過後,司機說了一句話,我後來在報告中寫道:"讓燈亮起,否則城市會太寂寞了。"

光影勾勒出城市,而影片則為觀衆做夢,安慰人們。

幸運的是,随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上海購物中心恢複了原來的營業時間;

隻是電影院仍然關閉。以前在周圍道路上遊蕩的流浪狗,已經把自己的土地搬到了世博展覽館的綠化帶,由于展覽的急劇下降而荒蕪,偶爾會沖進電影院前的空地上。七月的一個晚上,我看到一群奔跑的少年攔住一隻倒在電影院前的流浪狗:"比如說,電影院什麼時候開門?""

在全球影視行業因為爆發進入寒冬,電影《媽媽》賣給網絡平台首映的徐偉,從患病到"暗戀"。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原定于3月26日在全球上映的《花木蘭花》在英國首映數小時後被撤回,迪士尼最近宣布将在國内影院上映。

現在,在首映後幾個小時,宣布此舉的"花木蘭花"決定采用"電影和網絡廣播"模式,這一選擇遭到了北美影院的廣泛抵制。

"做生意,生活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先上岸烤火,誰願意把克隆體放在水裡取暖?"在一些業内人士看來,疫情可能已經加速了行業新時代的到來。

電影院于7月20日重新開放,觀衆人數上限為30%。即便如此,優質内容仍然具有競争力。

8月2日回歸的《星際穿越》在8月14日前的短短12天内就達到了票房。

8月7日上映的《1917》首周票房收入3686萬,成為首周影院票房最高的新片。

有人留下了感性的點評:"對于觀衆來說,《1917》是影院自大銀幕複會以來最好的禮物。"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1917》《一面鏡子到最後》模式非常适合大銀幕觀看

并非所有電影都能"美麗,因為它們已經丢失了很長時間"。

李小生主演的《降臨之謎》于7月31日首播時,至今票房剛剛超過2500萬張,豆瓣評分僅為5.0,并于8月15日在網絡平台上解鎖——就在去年5月上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之前。

同日上映的動畫電影《缪先生》雖然被譽為《大保護》的"姊妹故事",但未能重新錄入後者的口碑,豆瓣評分從7.8降至6.2,在獲得1312萬票房後,也被轉移到網際網路進行付費放映。

然而,在這段時間裡,網絡平台頻頻爆——4月份,騰訊個人網劇《龍陵扇石窟》超越電影《龍搜尋》,以8.3分稱霸《盜墓宇宙》近74萬人給予8.9分,以提神不敗電影的品質,而《降臨之謎》卻還在重複"痛青春"的陳詞濫調, 7月,愛知義的《二十個毫無戒心》開啟了新的青年故事,騰訊播出了《二十個毫無戒心的三十個》,創下了"每天18次熱搜"的記錄成為社會話題......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12集的體積,不失人心的電影品質,讓《秘密角落》成為現象級純淨網劇

在已經釋出半年或半年盈利預測的12家影視相關上市公司中,有6家正在虧損,2家預計虧損,1家處于大幅下滑期,1家有望實作盈利大幅變化,2家正在扭虧為盈。

獨具特色的華澤影視,憑借電視劇收入,特别是網劇銷售收入達到9.32億元,同比增長41.63%,占公司總收入的80%以上。

誠然,PK的無邊框網絡平台對于目前處于上座率有限的特殊時期的電影院來說似乎不公平,而《制勝》和《唐人街偵探3》等備受期待的電影當然不會選擇這個檔位,但網絡的優勢已經顯現出來。

在最近結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一些業内人士有所放松:"未來電影院和網際網路,很可能各得55分。"

在《哈利·陶器與魔法石》上映前一周,我無法刷票來訂票——保利博覽園的商店幾乎座無虛席。

8月12日中午,當我聽說電影院的上座率從30%提高到50%時,我再次打開手機,忍不住笑了起來:票務頁面已經顯示為50%,證明了謠言 - 電影院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幾乎從手機中噴出稀薄。

我看過這部《哈利·波特》開場五遍——雖然劇情可能不夠強,但已經挖了很多坑來填補,而年輕的赫敏的閱讀台詞總是讓我玩;即使我走在了"魔幻世界"時代之前,熟悉劇情甚至台詞和演員,在朋友地下室的百萬房間裡看過藍光版——但誰又不想在大銀幕上重溫最初建構的"魔幻世界"世界觀,重溫懸挂在霍格沃茨巨蛋裡的蠟燭, 在禁林的迷霧中漂浮着灰塵?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誰不想在大銀幕上重溫這樣的場景呢?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18年前,國内累計票房約5600萬部,貓眼票房顯示14、15天,再版票房達到5861.6萬元。

在電影院門口,我遇到了一些有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魔法世界的新客人。

我在想,與其讓一些沒有四六部電影的片登上舞台,不如把那些特别适合大銀幕的電影,按照最新技術重新上映,而不一定隻是"感情"。如果《變形金剛》(隻有1部)《黑客帝國》(所有三部電影都可用)或《阿凡達》要重新上映,我仍然會回到影院重溫"失去的美麗"。

近日,有報道稱,1995年印度寶萊塢電影《勇氣之心》已經在孟買電影院上映25年,至今仍在上映。這樣的消息,浪漫,不一定是一筆好交易。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據說《勇敢的心》已經上映多年了,觀衆還是挺大的

找到影院的核心競争力,是與網絡競争的關鍵。

我經常去的保利博覽園店是一家非常善于"做事"的電影院。

"複仇者聯盟"正在排隊,他們會在大廳裡放置大型超級英雄雕像,并一度在他們周圍設定櫃台以出售電影角色。在大廳的一角,有娃娃夾緊機和遊戲機,旁邊是按摩椅,甚至在等候區的桌面上都有一個桌面,上面有一個遊戲螢幕。

回到劇院,有一種既舒适又心痛的感覺。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綠巨人和蜘蛛俠被移到角落

綠巨人和蜘蛛俠被移到角落裡,小黃人倒在地上;娃娃夾緊機排成一排,沒有開燈;電話亭般的單一卡拉OK包廂關閉,附近的自助購物櫃台兩旁擺滿了茶具等創意産品。食品櫃台是開着的,隻有純淨水和蘇打水飲料——按照規定看電影時不能摘下口罩,水隻能"帶走喝"。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疫情海報和抗疫材料最近占據了電影院的C級位置

我想到疫情爆發,多家餐飲企業停滞不前,依靠線上外賣渡過難關。據說,一些電影院曾考慮過拿出爆米花 - 這個想法顯然會失敗 - 如果他們沒有選擇,誰會在電影院購買這些昂貴而單調的飯菜?

便利店一瓶4元飲料,電影院10元。至于唯一吃爆米花,如果不是沒有選擇,有人真的那麼喜歡它嗎?我甚至看到人們偷偷溜進放映室。

疫情期間,無數人因電影院關閉而窒息,但電影院除了"等待"之外,還能做什麼呢?在這場疫情中幸存下來的電影院,面對下一個挑戰,能拿出什麼樣的競争力?

這部電影就在附近,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好主意。但一部以4000元開盤的《反綠巨人鋼鐵俠》,觀衆在看電影時并不介意如此大量的消費。其實對于手跑愛好者來說,價格絕對實惠,但他們更願意聚集在二級專業店或動漫遊戲展上。

電影院的上座率增加了50%:電影院有沒有變得更好?

電影院一側的娃娃夾緊機

甚至看似合理的娃娃機和按摩椅也不受歡迎 - 大多數電影院現在都在商場,咖啡店或服裝店看新模特,這是在電影開始之前等待的好地方,以及像手機這樣的通用武器。

我想知道,作為觀衆,我最喜歡的電影産品是否來自适合影院的電影。

在西方,電影的誕生轉移了很大一部分影院觀衆,不得不專心看戲,開展各種活動,主動進入社會,做好社交媒體,培養新一代觀衆。國内很多劇團成員活動相當頻繁,涉及創作、欣賞、創意人才的交流。

電影院還能圍繞電影想出什麼?

我毫不懷疑,随着疫情得到完全控制,電影院最終會完全重新開放,也不會有一大批電影進入電影院 - 但變化正在發生。

我仍然熱切地熱愛電影,但隻有改變是唯一不變的東西。

專欄編輯:石晨璐 文字編輯:簡波

來源: 作者: 簡·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