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飛鳳舞話竹匠——記華州柳枝鎮泉護村竹藝傳人陳中農

龍飛鳳舞話竹匠

——記華州柳枝鎮泉護村竹藝傳人陳中農

作者 姚栓虎

巍巍秦嶺,泱泱渭水。在這美麗富繞、物華天寶的八百裡秦川東部,有着仰韶文化底蘊的華州柳枝鎮豐良村——也就是現在的泉護村七組,有一位各項技能俱佳的竹藝傳人陳中農師傅。

龍飛鳳舞話竹匠——記華州柳枝鎮泉護村竹藝傳人陳中農

陳師傅出生于一九四七年,今年已七十五歲,他聲音洪亮,說話底氣十足,幹活時手腳麻利。他一邊說話一邊在半成品的竹籠上,手裡的竹篾上下翻飛,娴熟老道的手藝,讓人目不暇接,你根本看不出他己經是個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十五歲師從河南來當地後落戶的竹藝巨匠劉景順。

劉景順老師傅在柳枝周圍十裡八鄉頗為有名,就沒有不哓得他大名的。他編織的踅篩、蒲籃、竹席、馍篩、籠筐久負盛名,其竹藝技朮在那個年代堪稱一流,沒有人能超越。在如今劉師傅的衆多徒弟中,從事竹編的隻剩下唯一的徒弟陳中農了。

在咱們關中道上,人們慣于把有手藝有技朮的人尊稱為匠人。比如:木匠,泥瓦匠,石匠,把會竹編的自然稱竹匠了。陳師傅從十五開始學藝直到現在,從沒有間斷過竹器的編織活。起先在原先的公社、大隊竹器廠幹掙工分,練就了一雙龍飛鳳舞的巧手,什麼大籠小籠、長的圓的各種籠具,還有日常的馍篩馍碟、以及于走親戚時的三盛籠馬蹄籠,等等五花八門的精巧竹藝品,他全精通。而且經他手裡過的各類竹品,大小規格絲毫不差,猶如車床機造般拿捏精淮。

龍飛鳳舞話竹匠——記華州柳枝鎮泉護村竹藝傳人陳中農

人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上啥人學啥人。陳中農師傅的老伴桐聰娃,耳濡目染,也早早學會了編識竹藝,也能手指靈活上下翻飛,既快又好,一點也不遜色于老陳。他兩口志同道合,夫唱婦随,得心應手,配合默契,其樂融融,恰似一對神仙眷侶。

當和陳竹匠談及身後事時,他憂心忡忡:“竹器活其實不費啥大力氣,但也确實苦、累,要起早貪黑,又髒。學會容易,堅持難。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吃不了苦,下不下勢,沒誰願學。估記全柳枝街可能除我老兩口外沒幾個幹這行了……”

他說到這兒,深深唉地歎了一口氣:“上輩人傳承下來的手藝恐怕要葬送在我手裡了,實再可惜。如果有人想學,我願意傾囊相授,把這手藝傳下去……”

離開陳中農老師傅家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隻有衷心地祝他的願望能夠早早實作!

圖文來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姚栓虎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