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在不久剛釋出一篇有關沙爾克04轉會政策不當的文章,而在德甲賽場上,最激烈及具話題性的德比戰當數“魯爾區德比”莫屬,由同時位于德國西部,北萊茵地區的沙爾克04對陣多特蒙德而成,甚至連其餘北萊茵地區球隊的“内讧”都隻能稱為“小魯爾區德比”,究竟這兩支球隊的恩怨何來,本文就為讀者一一介紹。

魯爾地區是以豐富的煤礦資源聞名,是以同時是德國重要的工業區,支援着德國通過兩次工業革命跻身世界列強、甚至兩度發動世界大戰,以至随後的西德再度崛起,魯爾地區同樣居功至偉。是以亦令1904年于蓋爾森基興成立的沙爾克04有着深厚的重工業色彩,更有着“礦工”的外号。而多特蒙德在1909年建立,身處的多特蒙德市比起蓋爾森基興,有着更多元化的産業,除了煤礦開采外,啤酒釀制及鋼鐵制造都是多特蒙德市的主要産業,些外更是威斯特法倫州的貿易中心,是以令多特蒙德市布滿“商業”色彩,在老一輩蓋爾森基興人眼中,工業是魯爾地區的象征,是以重視商業的多特蒙德市就被視為“叛徒”及“異類”。兩地文化及産業的差異,就是間接導緻沙爾克04與多特蒙德兩支球隊之間的恩怨。
兩地的過節除了具有生産方式的不同外,亦有部分民族文化間的不協調,德國前身的布魯士及德意志地區就是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日耳曼人強調集體利益至上,服從上級等,而魯爾區的勞工由于長期受到工廠管理,按訓示各司其職,講求工作效率,甚有日耳曼人影子。相反多特蒙德市以商業為主,更以追求個人利益,積極與外界聯系為首要目标,是以被認為喪失日耳曼人的精神。
正是由于對于多特蒙德市的成見,這份情緒亦被帶到球場,是以第一代的“魯爾區德比”是由沙爾克04對陣另一支北萊茵地區球隊波鴻而成,而其所在的波鴻市就是以鋼鐵制造業為主的城市,是以與沙爾克04稱得上“門當戶對”,但由于波鴻一直未能染指頂級聯賽的冠軍,加上經常在中下遊位置掙紮,是以漸漸被多特蒙德取而代之。
沙爾克04曾七奪德國頂級聯賽冠軍,而多特蒙德則有八座聯賽冠軍。但多特蒙德的聯賽冠軍中有五座就是現今的德甲聯賽,但沙爾克04的全數是德甲前身的德國錦标賽。是以不少多特蒙德球迷諷刺“死敵”從來沒有奪得過德甲冠軍。沙爾克04曾在2006/07賽季相當接近球隊的首個德甲冠軍,當季沙爾克04、斯圖加特及雲達不萊梅三支球隊對于德甲冠軍發起衝擊,而截至第三十二輪,沙爾克04仍以1分優勢排在榜首,但結果在第三十三輪中就在“魯爾區德比”兩球不敵多特蒙德,加上不來梅同時敗陣,令客場3-2反勝波鴻的斯圖加特得以升上榜首,最終三支球隊在第三十四輪一起勝出的情況下,令當時有馬裡奧·戈麥斯在陣的斯圖加特奪得德甲冠軍。是以沙爾克04與隊史首個德甲冠軍失之交臂,在同市德比中不敵當時隻排名中遊的多特蒙德成緻命傷。
但上賽季沙爾克04保級失敗,而且今季在乙級聯賽表現亦未見突出,如果球迷希望再一睹“魯爾區德比”除了寄望德國杯相遇外,仍需要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