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棱鏡|離婚風波和巴菲特請辭後,蓋茨基金會公布新理事名單

棱鏡|離婚風波和巴菲特請辭後,蓋茨基金會公布新理事名單

當地時間2017年1月27日,美國紐約,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出席哥倫比亞商學院組織的活動,就友誼、商業、慈善事業、全球健康、創新、和上司能力等話題展開讨論。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王凡

編輯 | 楊布丁

出品 | 棱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2022年1月26日,在春節前夕,蓋茨基金會公布了新理事名單,也被視為基金會新裡程碑。這也是蓋茨基金會第一次出現蓋茨和巴菲特家族以外的理事。

蓋茨基金會CEO馬克·蘇斯曼對作者回應稱,巴菲特請辭受托人和新理事的加入并不會改變基金會的工作重點,将繼續專注于全球健康、農業、環境衛生等重點領域的工作。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會之一,曾利用家族财富和社會影響力,推動全球健康、性别平等、美國教育等公共政策的制定和領域創新。自21年前成立以來,已經累計付出600多億美元贈款。目前該基金會有500多億美元資金,去年比爾和梅琳達在離婚之後,另額外承諾150億美元。

新理事如何選出來?

蓋茨基金會宣布,新加入的四位理事,除了現任CEO馬克·蘇斯曼之外,分别為關注非洲等貧困人口問題的Econet Group董事長斯特拉夫·馬希依瓦(Strive Masiyiwa)、曾擔任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進階官員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的沙菲克女男爵,和曾經為多家非營利組織和慈善機構提供管理咨詢建議的Bridgespan Group聯席主席兼聯合創始人托馬斯·提爾尼。

随着蓋茨基金會規模擴大,受托人僅有三名曾受到外界質疑。蓋茨夫婦去年宣布離婚之後,更将管理結構的不确定性推上風口浪尖。此次引入新理事,也被認為是基金會回應外界質疑的第一步。

問及理事如何被甄選出,如何履行義務時,馬克·蘇斯曼對作者表示,甄選過程中,基金會聘請國際律所進行外部評估,同時對以美國為主的近30個基金會和慈善機構進行分析研究,以選擇一個适合蓋茨基金會的治理結構。而在理事選擇方面,除了考慮對基金會有一定認知之外,也會參考比爾和梅琳達對候選人的熟悉程度,“因為我們認為,新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非常重要”。

馬克·蘇斯曼同時對包括作者在内的媒體回應表示,基金會有明确的規避利益沖突的政策,“每年都需要簽署(以确認是否存在利益沖突),所有新理事也會簽署。”

馬克·蘇斯曼此前曾表示,雖然巴菲特不再擔任受托人,但捐贈承諾并未改變。巴菲特将繼續實施每年向基金會捐贈的承諾,截至2021年6月底,巴菲特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捐贈的總資金,已接近330億美元。

作為捐贈人,巴菲特也繼續影響着基金會的管理層。馬克·蘇斯曼在今年年信中透露,自己剛被任命為CEO時,曾飛至奧馬哈和巴菲特共進午餐,後者也曾給出各種建議,其中一條是提醒馬克·蘇斯曼所有大型機構面臨的三種長期威脅:傲慢、官僚主義和自滿。

中國成為全球創新的關鍵來源

在基金會總部管理架構調整的同時,基金會的中國團隊也在适應新的管理層。

鄭志傑在三個月前成為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上司基金會繼續深化和中國的合作夥伴關系。

馬克·蘇斯曼表示,在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無論是新冠疫苗研發還是通過支援COAVX促進疫苗在全球的公平配置設定方面,中國都在全球發揮了重要的上司力。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展望未來,傳染病備受關注,這也正是中國擁有特别專長的領域。我們與北京市政府(和清華大學)合作創立了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該中心正在開展有望實作瘧疾單劑治療藥物的研究以及針對其他傳染病的類似工作。”馬克·蘇斯曼介紹稱。

去年6月30日,中國正式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消除瘧疾認證後,也在推動非洲,乃至全球消除瘧疾的程序。這其中既包括持續的研發、生産和供應抗瘧的藥物和用品,也包括把自己的抗瘧的經驗因地制宜地用到非洲的瘧疾高發國家。

棱鏡|離婚風波和巴菲特請辭後,蓋茨基金會公布新理事名單

當地時間2016年10月26日,英國倫敦,蓋茨基金會發起的“創新大挑戰項目”在倫敦舉行年會,比爾·蓋茨、維珍航空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等出席。來源:視覺中國

“正如比爾·蓋茨在他署名的文章中所寫到的,中國創新對于幫助其他國家實作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特别是在健康和農業領域。”

在包括CEO在内的四位新理事加入後,基金會總部的理事會成員變更為六人,理事會可包括最多9名成員。

馬克·蘇斯曼同時表示,“正在積極尋找其他候選人,我們也意識到,未來随着時間的推移,能擁有一些來自亞洲的優秀代表很重要。”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