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碰壞”私人博物館文物,責任在誰?|沸騰

這一事件也提醒有關博物館改進文物展示和保護的手段,也要提醒公衆參觀博物館應該謹慎對待藏品。

▲1月25日,湖北武漢,一學生在參觀私人博物館時打碎文物。視訊/央廣網視訊号

文 | 周文翰

近日,有網友發視訊稱,孩子參加校外冬令營到一博物館免費參觀,結果孩子觸碰展品不慎摔碎了一件價值130萬的文物被要求賠償。

1月25日,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目前博物館、家長和冬令營教育訓練機構三方調解的初步結果是教育訓練機構方應承擔60%責任,家長承擔40%責任,但雙方都認為自己承擔的比例過高。

館方從業人員稱,被損壞的展品是9年前從日本買回的,當時花了20多萬元,博物館從未說過展品價值130萬,也不可能這樣要求賠償。目前,司法所已介入調解,館方隻要求賠償修複費用并對展品損壞适當補償,但如果需要做鑒定還要加上鑒定費用。

這件事也引發網友的關注和讨論。關于責任劃分與賠償金額,網友意見也不盡相同。

孩子“碰壞”私人博物館文物,責任在誰?|沸騰

▲被打碎的文物展品。圖/東方新聞截圖

以“平常心”看待此類“小機率事件”

需要認識到的是,除了那些故意損壞、偷盜博物館藏品的非法舉動,觀衆不慎損壞博物館藏品的行為在中外博物館都曾偶爾發生過,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網友們要以“平常心”看待此類“小機率事件”。

在每一起意外事件中,相關部門都會調查、判斷具體參與者應該負擔什麼樣的責任,是主要責任還是次要責任,當事人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并會根據文物價格評估決定賠償數額多少,這是應有之義。

當然,博物館對館藏文物有保護之責。這種保護一般包括技術手段、管理手段和保險制度等。

技術手段是針對每一類藏品的不同性質、特點,在運輸、展示的具體環境中,采用某些方法固定、防止傾倒乃至防止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比如對等人高的石雕、木雕、泥雕之類,可以采取的保護手段包括加裝玻璃罩、加裝底座固定裝置、設定圍欄等。

管理手段,比如重要藏品可以找專人看護,或是博物館門口、展廳有明顯标志提示不得觸摸藏品,或是有監控、巡查監督展品狀況等。

保險制度就是針對藏品運輸、展示層面的安全,購買相應的财産保險,以便挽回意外狀況導緻的經濟損失。

觀衆在參觀博物館過程中,也應當有基本的常識和禮儀,除非博物館方明确提示某一件藏品可以觸摸,一般博物館的藏品都是不可觸摸的,最好保持一定距離。

在此次事件中,小孩子對藏品的保護意識不太明顯,這就需要家長、老師或者活動組織者在孩子們進入博物館前着重強調參觀注意事項,并在參觀過程中提醒。當然,在具體責任認定出爐之前,我們并不對責任劃分下結論。

孩子“碰壞”私人博物館文物,責任在誰?|沸騰

▲針對學生打碎文物一事,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在社交平台進行回應。圖/社交平台截圖

遇到小機率事件,

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即可

如今發生的這件事是“小機率事件”,公衆不必過激反應。發生了之後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即可,也可以進一步督促有關博物館改進文物展示和保護的手段,提醒公衆參觀博物館應該謹慎對待藏品。

但是,也不必是以就機械地“擴大化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尤其是期望政府“管一管”,出台什麼統一的、嚴格的規定之類以期完全禁絕此類“小機率事件”。這不僅僅是“奢望”,還可能帶來其他弊端。

保護展示文物的安全當然是重要的,可是這種重要性和其他因素彼此關聯,處于複雜的生态關系中,片面的強調任何一方面都會造成其他的問題。

對博物館來說,能否可能無比嚴密地保護自己的所有藏品?比如能否給自己館藏的小到一枚戒指,大到一處石雕門柱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藏品加上防彈防火防盜的厚玻璃罩?是否全面禁止觀衆觸摸所有的藏品,或者禁止某某年歲以下的小孩參觀此類文物?

每一個博物館的經濟狀況、展示環境都不同,采取某一項措施不僅僅是個技術選擇問題,還可能牽涉到經濟成本。哪個博物館有足夠的錢财給所有的展品都提供最全面最高端的技術裝置保護?這恐怕是個大難題,恐怕世界上最著名最有錢的博物館也無法自信地說能實作這一點。

另一方面,這也牽涉到展示效果和觀衆體驗的層面,博物館采取了種種嚴密保護手段就能有好的展出效果?觀衆喜歡這樣的展示方式嗎?

而對一位期待走入博物館的觀衆來說,是否希望進入博物館,看到所有的展品都在玻璃展示櫃裡距離你遠遠的?是否也希望能夠靠近觀看乃至觸摸博物館的某些藏品——當然應是博物館已經做了一定保護并允許觀衆觸摸的特定藏品。

要知道,真實世界中做事情都要考慮相關的成本和效果,沒有一勞永逸的“完美安全方案”或是“解決方案”。博物館要在文物保護、經濟成本、展示效果等等因素之間權衡。觀衆也會對每一次參觀的體驗有權衡或者反應,其間發生的狀況是多種多樣的。

重要的是,讓博物館和觀衆有選擇不同展示方式、參觀方式的權利。觀衆在擁有這些權利享受文物之美的同時,不同的主體也要承擔各自的成本、各自的風險,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特約撰稿人 | 周文翰(藝術和建築評論家)

編輯 | 丁慧

實習生 | 呂怡然

校對 | 吳興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