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朝曆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明永樂青花瓷産品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基本擺脫了洪武青花瓷器從元向明過渡時期的特點,形成了自身清新隽秀的風格。明永樂朝青花瓷所用的青料有兩類:一類發色濃豔,有“鐵鏽疤痕”。此類經測試為高鐵低錳型進口料,即“蘇泥麻青”之類;另一類,發色稍淡而雅緻,其上“鐵鏽疤痕”比較少,此類青料未經測試。明永樂朝青花瓷分出土品與傳世品兩大類:出土于景德鎮市明禦窯廠舊址永樂地層,以明永樂十七年(1419) 前後為線,分為前後兩期。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01

胎釉

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征,以脫胎器名傳于世。永樂瓷器的釉面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緻,因釉料中摻有草木灰,并用木柴燒,是以會産生這種效果。現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是以釉面無此青白色。

大盤、瓶、罐等為細砂底,白色,有小塊鐵色斑,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勻淨,釉薄處泛黃色,厚處呈漿白色或閃青白色,有些底釉開有細片紋。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紋;細瓷底足平切,足跟較窄。琢器器底足大多是邊棱狀,即削切痕明顯。圈足露胎處泛火石紅,足内牆多泛黃斑。盤、碗底心多是外凸内凹。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一把蓮紋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内府梅瓶-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波濤龍紋爵杯、爵托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幾何花卉紋蓮子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02

青料

永樂青花發色濃豔,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

鄭和自1405年開始數次出使西洋,在其自異域帶回的大量稀世珍物中,僅用于瓷器燒制的礦物質就有多種,除“蘇麻離青”外,還包括用于配制彩釉的紫非、紫礦、胭脂石等。永樂青花,以蘇麻離青料繪燒而成,青花呈色濃豔,釉面紋飾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點,并有錫光,所繪紋飾有暈散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進口青料屬于高鐵低錳青料,與國産的高錳低鐵偏灰的呈色明顯不同,這也是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顯著特征之一。

明早期永樂青花均以蘇料繪制,但其所呈現的青花色澤及斑點狀态卻也不盡相同,大緻可歸納為兩種類型。1、湛藍亮麗型:其紫羅蘭色調必然明顯,斑點、色面在玉質般的釉層薄翳中,伴随着大小疏朗的氣泡,在釉下呈現出清晰薄透的晶體放射狀,少見聚焦狀;此現象在筆劃線條處尤為彰顯。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花果梅瓶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北京故宮

2、沉穆濃重型:此類發色與釉質均遜于前者。其筆觸施填色料轉折濃重處,往往呈現微凹不規則的“黑褐錫斑”,且斑的色調自中心向邊緣呈由黑褐色逐漸過渡為綠或黃褐色。其發色欠佳原因,除釉質、溫度,還原焰氣氛等因素外,與蘇料品質的優劣密切相關。蘇料發色與釉面的瑩白潤澤成正比,釉面愈瑩潤,青花發色愈豔麗;反之,則藍中泛灰。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天球瓶,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果紋盤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墩子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海水紋香爐-北京故宮

看點

03

造型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型比洪武時期豐富得多,既有傳統器形,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而生産的器形。永樂官窯瓷器的造型在繼承先朝傳統器型的基礎上,亦受外貿需求的刺激和鄭和下西洋帶回的伊斯蘭教金銀、銅器等器物的啟發,瓷器型制上相容并蓄。當屬曆代官窯瓷器中紋飾、造型創新最為豐富者。永樂青花器中有很多新穎奇特的造型,大都是在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下發明創新的:如天球瓶、僧帽壺、雙耳葫蘆扁瓶、雙耳扁瓶、多角燭台、花澆、無擋尊等等。許多造型大都是依照西域進貢而來的金銀器、玻璃器皿甚至是陶器為樣本的。再具體到各式各樣的裝飾圖案,幾何原理的應用、環帶、開光、平均分割、多角對稱等繪畫手法,加之普遍密集的花紋布局,使人觀之耳目一新。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龍耳花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花卉阿拉伯文無擋尊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八方燭台-北京故宮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扁壺,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04

紋飾

永樂的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

圖畫花紋多為雙鈎填色,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顔色。圓器内外加花,并廣泛采用器心繪畫的裝飾手法。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钴鐵的結晶斑,這是由于钴料研磨不細所緻。器物上構圖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其紋飾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摹,均給人以清秀之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這時已不見洪武朝所盛行的以扁菊花為主題的紋飾圖案了,這在斷代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紋折沿洗-北京故宮

永樂時期青花紋飾既保留傳統圖案,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圖案。

傳統紋飾最常見到的是纏枝、折枝花卉、花果。這些紋飾經常出現在大盤、碗、梅瓶、執壺等器物上。特别是青花大盤,有折枝、纏枝蓮花、菊花、瓜果,花紋變化較多,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紋飾。龍鳳紋在該時期的碗盤洗上出現亦較多,有雲龍、雲鳳、海水龍等不同組合。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海水龍紋扁壺-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鳳凰紋三系茶壺,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洪武時期的蓮池紋仍然沿用。海獸紋亦有一定數量,主要見于高足杯等器物上。人物紋較元代有所減少,人物紋僅見胡人舞樂,嬰戲紋。永樂青花瓷器紋飾布局大多比較疏朗,有少量紋飾布局較為繁密,花紋的繪制一般比較纖細。而摹仿西亞地區金屬、陶器的制品有的外域風格比較明顯,如錦紋、卷枝紋、阿拉伯文字,有些則與中國傳統紋飾融為一體或完全采用中國傳統紋飾。其中一種在如意耳扁瓶、扁平大壺,花澆上出現的纏枝花紋,其纏枝畫法仍保留中國傳統方法,但花朵與中國傳統畫法有别。特别是在纏枝上一側出現的麥粒狀紋或花瓣紋,是大陸傳統畫法中所未見的。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壺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扁壺又稱抱月瓶,其型制仿自中東,但裝飾紋卻為中國式樣,山水風景畫的繪法為傳統水墨形式,隻是人物為外邦異族。此為永樂官窯中無論釉色、繪畫都極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圖畫。花鳥、園景、竹石芭蕉紋融寫實與裝飾為一體,對後世青花紋飾影響較大。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邊飾有回紋、卷枝紋、海水紋、蓮瓣紋、如意雲紋、靈芝紋、曲折紋、蕉葉紋、朵花紋、梅花紋、葉紋等。永樂青花瓷器的裝飾紋樣除用青花繪制以外,還有少量用金彩描繪及刻劃方法表現的。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北京故宮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帶梅瓶

05

款識

永樂青花瓷隻有極少數有年款。

隻有官窯壓手杯中見有“永樂年制”的四字篆字款,寫在器裡面中心,圍以雙圈線、單圈線和花瓣飄帶。最寶貴的是青花雙獅繡球心款、花心款、鴛鴦圍款。民窯産品偶有“福、錄(祿)、壽”等款字。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永樂年制”款纏枝紋壓手杯-北京故宮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壓手杯獅子款

從明正德年開始,就出現了仿永樂窯器款。

其後,嘉靖、萬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現。曆代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種字型;字型和寫法也不一樣。款的外圍常飾花瓣形圖案,線條硬直欠流暢,也有的圍以單圈。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萬曆 仿永樂青花纏枝蓮壓手杯 ,成交價:RMB195,500元,2012-12-05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秋季拍賣會

是以凡以四字楷書或六字款寫在器裡、底足或口上的多是後代仿品。

永樂時期青花器物書寫年款的雖然少,卻開啟了明清兩代官窯器物書寫朝代年款的先河。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壓手杯為曆代所仿:明萬曆時所仿的産品青花色豔而不濃豔,且器型略大于真品;清康熙、雍正時所仿的産品酷似真品,然而在胎釉上仍然帶有清代的風格;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所仿的器物,青料中鐵鏽點色澤較淡,為黃褐色,浮于釉面而不沉着入裡。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清雍正 鬥彩松竹梅壓手杯,成交價:RMB 621,000元,2011-10-23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精品拍賣會

清同治、光緒時所仿的産品器型就要比永樂的大得多,并且胎體厚重,紋飾也比較粗糙。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民國仿永樂青花

現代仿品瓷胎厚薄均勻,而真品較薄,迎光可看見釉面有不均勻現象;

近現代的仿僞品往往忽略了其器足之外的一道貼地凸線,這點在實物鑒定中也是需要注意的。

鑒别:釉精色豔的明永樂青花瓷(附高清圖)

現代仿永樂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