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爾賭對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宇宙勇”的盡頭終究不是超巨

13投4中、13投1中、10投2中,這是庫裡近三場比賽分别對陣火箭、爵士和獨行俠的三分投籃表現,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鐵,鐵,還是鐵!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勇士這三場比賽全部取得了勝利,尤其是今天他們130-98屠殺了排名西部第五的達拉斯,令人不禁産生許多疑問:為什麼庫裡手感如此低迷,勇士還能連戰連捷?作為球隊領袖,庫裡的個人發揮好壞和勇士的比賽輸赢是否呈現正相關?

科爾賭對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宇宙勇”的盡頭終究不是超巨

被研究透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

先來分析第一個問題,其實嚴格來說,這個命題并不成立,畢竟像此前對陣灰熊,庫裡三分球9投2中,對陣步行者16投6中,勇士全都輸球,不過從擊敗火箭開始,他們就進入了不依靠巨星也能赢球的全新境界,從比賽過程來看,科爾依舊執着于自己的傳切體系,雖然格林受傷了,但弧頂發牌者的角色并非不可代替,每一名球員都能在攻傳之間随意切換。

本場對陣獨行俠,比賽第二節剛進行2分鐘,普爾運球到前場,傳球給弧頂的别利察,此時庫明加順下到禁區,前者立馬獻上助攻,完成了一記雙手重扣,這個回合庫裡和湯普森都在場上,但他們沒有觸碰到一次球,純粹是作為外線火力點吸引防守,為替補席隊友創造了極好的得分機會,換句話說,勇士隊的體系已經逐漸進化到沒有球星和角色球員之分了。

科爾賭對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宇宙勇”的盡頭終究不是超巨

是以答案已經不言而喻,庫裡由于刻意增肌,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自己的投籃手感,導緻他的三分球殺傷力驟降,而且沖突的地方在于,如果他不增肌,那麼作為唯一的超巨,一旦遭遇包夾,同樣會陷入困境,科爾正是針對這點,找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以三分球效率降低為代價,提升庫裡的破包夾能力和出球品質,進而打通戰術體系唯一的瓶頸。

對于34歲的庫裡來說,他的生涯分水嶺已經到了,去年無緣季後賽的結果已經證明勇士依靠球星的個人發揮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他能學習生涯後期的鄧肯,在體系中扮演輔助角色,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延長球隊的巅峰上,這比起個人資料上的爆發顯得更有意義。

科爾賭對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宇宙勇”的盡頭終究不是超巨

科爾賭對了!“宇宙勇”的盡頭終究還是馬刺

如前文所述,自從失去杜蘭特之後,庫裡就是勇士隊唯一的超級巨星了,格林和湯普森雖然名義上是三巨頭之一,但實際上前者的定位還是藍領和體系中軸,後者則是純粹的射手,單純看球星的硬實力和咖位,和湖人、籃網甚至是太陽、雄鹿都沒法比,主教練科爾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問題的本質,在沒有杜蘭特的情況下,勇士仍舊可以像73勝賽季一樣摧枯拉朽,但到了季後賽,他們沒有人可以做到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級别,總冠軍非囊中之物。

科爾賭對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宇宙勇”的盡頭終究不是超巨

是以科爾一直都在賭博,他試着壓制庫裡的個人資料,将一名曆史級别的超巨當做體系射手來使用,希望造就更為強大的團隊,以他們近期三連勝的事實來看,科爾大機率賭對了。

“宇宙勇”當初的核心價值在于球星,可球星的保鮮期往往無法長久,他們真正的盡頭是2010-2014年期間的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從季後賽被太陽橫掃到首輪被灰熊黑八,波波維奇也經曆了改變和執着的痛苦,此後他們便一馬平川,最後更是全民皆兵擊敗了擁有巅峰三巨頭的熱火隊,科爾也是希望這支勇士達到如此程度,真正的核心不是超巨而是主教練。

科爾賭對了!庫裡生涯分水嶺已到,“宇宙勇”的盡頭終究不是超巨

“庫裡是外線的鄧肯”這句話已經聽了很多年了,現在庫裡也要開始學習生涯後期的鄧肯,用個人最後的巅峰來反哺球隊,當維金斯、庫明加、普爾、小佩頓這些年輕球員成長為頂梁柱之時,或許生涯晚年的庫裡能夠得到最有價值的回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