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

也是南方的小年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小年是大陸漢族民間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祭竈。

每到小年這一天,爸爸媽媽就忙着張羅各種過年的事宜,比如買年貨、大掃除、祭祀納福等等。

不過,關于哪天是小年,南方北方一直有争論,就像“鹹甜豆花”之争,雙方各有說法。有人說廿三才是正統,有人說是廿四。

那麼,傻傻分不清的“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呢?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其實,按照約定俗成以及公曆記載,北方地區一般是臘月二十三,即昨天25号,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即今天26号。

另外,江浙滬地區還會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則會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稱作小年。

其實,哪一天過小年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過節氛圍,以及親人共聚一堂時的喜悅。

那麼,過小年這一天,有哪些習俗呢?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01

祭竈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竈的日子,這是南北方共有的習俗。

正所謂,小年拜竈神,企盼新春來。祭竈,即祭送竈神升天。

民間傳說,每到小年,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是以老百姓都很敬重竈王,還會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放上供品,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竈王爺,為的就是讓竈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至于供品放什麼,南北方則各有講究。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在南方,送竈的時候,人們會在竈王像前供奉各種瓜果餅蔬,家家戶戶要趕在這天祭拜竈王爺,祈求來年平安和好運。

而在北方,人們會用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竈王爺,祈求他嘴甜些,在玉皇大帝跟前能甜言蜜語。

有些地方還會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使他說不了壞話。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作家豐子恺就将這一場景傳神細緻地描述了下來:

“這竈轎是白天從市上買來的,用紅綠紙張糊成,兩旁貼着一副對聯,上寫‘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們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竈轎兩旁,再拿一串紙做的金元寶挂在轎上;又拿一點糖塌餅來,粘在竈君菩薩的嘴上。這樣一來,他上去見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說話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惡事全盤說出。”

——豐子恺《過年》

祭竈過後,祭竈時會給竈王爺供奉糖瓜自然成為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零食。

是以在北方還形成了一種風俗:祭竈吃糖瓜。

02

大掃除

俗話說“小年到,裡外掃。”

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房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幹幹淨淨迎春節。

南方叫“撣塵”。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塵)布新的寓意,要破舊立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而北方,則稱之為“掃房”。

雖然叫法不同,但其實内容都是一樣的,都要灑掃庭院,實施一次大規模且徹底的衛生大掃除,讓家裡煥然一新,整潔幹淨迎接新年的到來。

03

寫春聯、貼窗花

小年開始,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寫春聯。因為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給家裡貼上春聯,就是祈求新一年平安順遂。

說給孩子們的過年習俗|南方北方過小年

而那些手巧的人,還會剪窗花,将窗花貼在窗戶上等地方,這也是小年很盛行的民俗活動。窗花的内容也很豐富,包含各種動植物、傳統人物等樣式,花樣繁多,樣子讨喜。

總之,南北方過小年雖有一些差異,但其實都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你的家鄉小年怎麼過?

點選留言闆

一起來聊聊吧

監制/朱戈倩

稽核/吳 瑩

編輯/李益莎

-END-

2021音樂考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