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科技訊中原標準時間11月4日消息,11月1日,中國三大營運商的5G套餐已經上線。在全球最大電子遊戲市場中國,5G的快速部署不僅會造就世界上最大的雲遊戲市場,而且還會為國内巨頭阿裡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公司的競争開辟一個新戰場。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已經公布了5G套餐,最低128元起。5G服務已經有了,硬體上也不能落下。華為5G手機Mate 30、小米9 Pro已經上市,OPPO則宣布要将在12月釋出首款高通雙模5G手機。
5G挖掘中國雲遊戲市場潛力
雲技術使得內建複雜圖形、故事情節的電子遊戲能夠在手機等相對低性能的裝置上以流媒體方式呈現和玩轉。這種技術需要5G網絡所承諾的快速傳輸速度。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預計,到2025年時,中國的5G移動使用者将達到6億。和美國、日本的玩家主要在PC、電視機以及遊戲主機上玩雲遊戲不同的是,中國的大多數雲遊戲很可能将依托于手機。
“我們相信,随着5G和新的雲服務商業模式使得移動玩家能夠玩雲遊戲,中國将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雲遊戲市場。”市場研究公司Niko Partners分析師丹尼爾·阿馬德(Daniel Ahmad)表示。Niko預計,屆時中國雲遊戲市場的收入每年将超過11億美元。
Niko稱,雖然去年中國的電子遊戲支出達到330億美元,但是從雲遊戲中獲利并非易事。興業證券(Industrial Securities)預計,企業通過網際網路提供雲遊戲每小時至多高達5元(約合0.7美元),而中國玩家去年的每小時平均支出為2.2元。
騰訊、阿裡各自的優劣勢
美國的雲遊戲服務将依靠訂閱創收,但是中國玩家則習慣了免費下載下傳遊戲。“國内的雲遊戲商業模式将不會采用國外的訂閱模式。”騰訊雲遊戲解決方案部門主管楊宇表示。
楊宇稱,騰訊将依靠其他收入來源,例如遊戲内廣告,向遊戲設計商銷售資料以便讓他們能夠根據玩家的反應不斷調整他們的遊戲。Niko稱,在短期内,遊戲下載下傳将主導中國遊戲市場,雲遊戲收入到2023年時在中國遊戲市場的收入占比不到3%。

▲中國網遊市場呈指數級增長
作為中國最大遊戲公司,騰訊雲遊戲用戶端WeGame在經過今年年初的測試後于8月份上線,能夠讓手機使用者通過WeGame即時玩轉多款遊戲,無需下載下傳。中國第二大遊戲公司網易在今年稍早時候與華為達成合作,推出了一項雲遊戲。電商巨頭阿裡雖然目前為止在遊戲領域鮮有成功,但在去年與英特爾合作推出了一項類似服務。
分析師稱,盡管騰訊在遊戲開發上遙遙領先阿裡,但是目前在雲計算服務上落後于阿裡。“兩大雲遊戲開發巨頭都有各自的短闆,”太平洋證券在報告中指出,“騰訊的問題在于雲計算服務開發上,阿裡的問題則在于吸引優質遊戲入駐它的雲平台。”
盡管遊戲行業高管辯稱,中國玩家願意在畫質更好、故事情節更複雜的遊戲上花更多錢,但是分析師警告稱,營運雲遊戲服務的成本可能意味着這些公司在一開始會遭遇虧損。
國外巨頭的雲遊戲布局
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在7月份釋出的雲計算市場統計報告顯示,去年,亞馬遜是全球最大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市場佔有率達到47.8%。微軟位居第二,市場佔有率為15.5%;阿裡排在第三,份額為7.7%;谷歌第四,份額為4.0%。
▲谷歌遊戲服務Stadia伺服器硬體
谷歌在今年3月份釋出了新的流媒體遊戲服務Stadia,拟撼動由索尼和微軟主導的規模達1400億美元的遊戲産業。Stadia允許玩家在不需要購買昂貴的遊戲主機和計算機的情況下玩轉高端遊戲。谷歌稱,這是一個面向所有人的遊戲平台。
谷歌稱,隻要在有網絡的地方,無論是手機、平闆還是電腦,能使用谷歌的Chrome浏覽器,就能在即時即玩任何遊戲,遊戲不需要下載下傳也不需要更新;即點即玩:在觀看YouTube網站的遊戲視訊時,隻需要點選加入遊戲就可以立刻進入遊戲。
有了雲計算服務作依托,亞馬遜也在加快進軍雲遊戲市場。今年1月就有報道稱,亞馬遜正在開發一項雲遊戲服務,最早可能在2020年推出,這項服務将為幾乎任何擁有智能手機或流媒體裝置的人帶來頂級遊戲。招聘公告顯示,亞馬遜正在招募至少兩位工程師,專門在西雅圖和加州從事“雲遊戲”開發。亞馬遜已經與遊戲發行商聯系,考慮将他們的内容帶入流媒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