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70後”“80後”“90後”,“00後”的成長環境和時代經曆有着明顯不同:他們的物質生活相對充裕,從小沒怎麼“吃過苦”,他們的成長過程伴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
随着第一代“00後”進入職場,對他們的讨論就有刻闆化的趨勢,“不服從、不加班、不熬夜”似乎成為他們職業表現的代名詞。新時代背景下,他們的思維模式、價值偏好、擇業觀念以及職業訴求和期待,會呈現出怎樣的特點?近日,記者采訪了幾位“00後”職場人,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職場故事。

相比于同齡人,2000年1月出生的小溏進入職場的時間更長。2020年從成都大學畢業後,小溏入職四川二更文化傳媒公司,成為了一名導演。在此之前,她已經有了豐富的實習經曆。
“我從高中開始對電影特别感興趣,是以在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方面一直比較堅定。”小溏介紹,自己從大一就開始實習,做過婚慶攝影助理,也在廣告公司做過宣傳片剪輯,工作技能全靠課餘時間自學。
“可以說,兩段廣告公司的實習經曆成就了我,讓我的技術和審美水準都有了質的提升。”為獲得成都頭部TVC(廣告宣傳片)公司的實習機會,她曾通宵完成對方設定的面試題目,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力求做到最好。
“實習結束時,那家公司也想讓我留下,但我最終還是拒絕了。”小溏表示,雖然那家公司的作品口碑很好,但它在組織架構和人文關懷方面還有待完善,是以自己還想去别家公司嘗試一下。
小溏表示,有了三年的實習經曆,她對自己的市場價值已經了然于心,基本上她去面試的公司都能滿足自己的薪資要求。除此之外,小溏也非常看中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知名度,最後是崗位比對度。
“當初來二更就是看中了這家公司的名氣和作品,但那時的二更并沒有導演這個職位。”小溏說,一開始自己通過了攝像的面試,而導演這個職位,是後來二更的上司為自己特别設定的。“或許,用力去争取一下,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
小溏感歎,剛入職的時候,公司可能不會立刻把重要的項目交到自己手上,這個時候就要把精力花在自身能力的提升上,能學多少學多少。“隻要是我感興趣或者沒嘗試過的項目,我都願意去争取。同時,在職場中,我也是比較主動的類型,很想得到别人的認可。如果得到了上司的建議,我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活力滿滿去完成這項工作。”
經曆過一夜未眠後的無縫趕場,接受過體力和心理透支的考驗,小溏選擇将眼光放長遠,不去過分計較當下利益。她覺得,付出一定會有回報,隻是不會立刻看到。
比起頗有追求的“藝術家”,小溏顯得更“務實”一些,更期望将自己的能力可以變現。“或許有人會說,在影視圈去做電影才是藝術。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藝術不是生活,想要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就得掙錢、鍛煉自己的能力,去做順應時代的事。”小溏始終相信: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我不怕吃苦,但一定要得到相應的回報 受訪人:恬歌|杭州一科技公司 電商主播“雖然家裡不是很同意我目前的工作,但我還是決定出來闖一闖。”2021年6月,恬歌結束了為期四年的大學生活,隻身一人來到杭州求職。
和大多數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一樣,恬歌也曾有過一個“主持夢”,但真正接觸了電視台的工作節奏後,她發現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許,我更适合激蕩一點的生活。”
恬歌性格外向,善于表達,面試了七八家公司,通過了一多半。“在選擇公司時,我會首先考慮它的工作環境。”恬歌表示,好的環境會讓自己心情愉悅,渾身充滿幹勁兒,其次就要考慮公司的薪資和福利待遇。“畢竟都是打勞工,我傾向于規模更大的公司,這意味着更健全的福利和薪酬制度。”
恬歌透露,身邊的同僚大多是同齡人,年齡差不超過5歲,相處起來輕松愉快。但涉及到工作,大家似乎都憋着一股勁。“原本公司規定一月休4天,但有的小夥伴會為了可觀的加班補貼,月休兩天或全月無休,卷得非常厲害。”
“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恬歌常常在萬家燈火時出門上班,歸來已是淩晨。這種與常人相悖的工作模式,會讓她常常胡思亂想。“不過,一旦發現自己有負面情緒,我會立刻調整自己的心态,去想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恬歌告訴記者,雖然工作黑白颠倒,但自己很享受經濟獨立、能夠補貼家用的生活狀态,這種被依賴的感覺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我不怕吃苦,但一定要得到相應的回報。”恬歌打算将近3年和10-20年的規劃分開考慮。“很多人都說這是屬于年輕人的行業,是以,如果近2-3年獲得的薪水沒有達到既定目标的話,我就會考慮聽取家人的建議,回到家鄉考編或考公。”
資料: “00後”也在努力搞事業根據2022年《社會藍皮書》公布的最新調查資料,僅有45%的大學畢業生對就業表示滿意,畢業半年内跳槽的比例超過了21%,隻有三分之一左右有3年以上的長期職業規劃。面對就業品質不高的困難,很多“00後”開始走向現實,更青睐在穩健型機關和大城市就業,以期獲得更穩定的就業收入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47.7%和18.6%的人把工作的收入水準和發展空間放在首位,隻有6.1%的人把個人興趣作為最重要的擇業标準。
中青校媒發起的一項面向2700餘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70.34%的“00後”嘴上說着“躺平”,其實很努力;11.30%的受訪者不想“躺平”,但要“打嘴仗”;還有14.76%的“00後”隻是在追流行趨勢,并無真正“躺平”的意願。
為了能夠實作自己的賺錢目标,不少“00後”都計劃開展副業。在豆瓣搜尋“副業”,相關小組就在10個以上。中青校媒釋出的資料顯示,90.7%的受訪職場青年有職場B計劃,其中,“00後”有職場B計劃的比例達到92.5%。微商/代購/帶貨(37.5%)和寫作/自媒體(36.4%)是受訪職場青年們最常見的B計劃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開展副業不僅能夠幫助年輕人創收,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還可以提升個人能力,54.3%的受訪者則認為可以拓展職業發展空間。可見,站在從學校到職場的人生轉折點,“00後”有相當務實的一面,也在克服種種困難完成自己的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