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倚天屠龍記》的情懷

《倚天屠龍記》的情懷

著名作家三盅說,“人生難得三盅悟,清茶一盅品甘苦,濁酒一盅話悲喜,薄粥一盅寫春秋。在寂寥中觸摸靈感,于無聲處傾聽幸福。自古凡書大悲憫寫大情懷者,無不于唱盡滄桑聲嘶處,擿(tī)一朵野花自珍。”

這話的意思,情懷這東西,也需要摘一朵野花來配一下,不然賣不出去的。

看到這個,立馬想起了導演王晶和他的《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倚天屠龍記之聖火雄風》,不否認王晶是個很聰明的導演,當年的一部《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一襲白衣的趙敏對着年輕的張無忌說了一句:“張無忌你還欠我一件事,你要記住,想要救六大門派,來大都找我吧。”

故事就此定格。

情懷也就此産生。

無數的金庸迷,武俠迷都在回味着這個經典的畫面,都想象着張無忌帶着明教上下,風風火火的趕到大都找他的趙敏。

盡管這個故事已經翻拍到爛大街的地步,盡管這個故事早已耳熟能詳,但絲毫不影響影迷對張無忌去大都的渴望。

似乎趙敏的那句話,就是那個時代獨有的海市蜃樓,成了影迷心中永遠的碎碎念。

張無忌去找趙敏吧?

張無忌,你啥時候去大都呢?

張無忌你的趙敏還在大都等着你去呢?

張無忌你去大都的路費準備好了麼?

張無忌……

碎碎念這東西,你越是碎碎念越是忘不了。

越是忘不了,越想去看一看。

久而久之,這份情誼宛如一張密密麻麻的網散落在你心頭每一個角落,讓你時不時地拿出來碎碎念一番。

念久了,這玩意就成了情懷。

白衣如雪的趙敏、紅衣勝血的小昭、美貌與心計并重的周芷若,武功高強,性格如火的張三豐,善良中帶着點腹黑的張無忌,那個都忘不了,那個都舍不得,恨不得他們永遠地定格在自己的記憶裡才好,永遠的就這麼懷念下去。

很顯然,作為成名已久的大導演,王晶很懂小老百姓心中的這點情緒,知道這玩意越是時間久遠,越容易讓人産生購買的沖動,無論是誰,總想看看去大都的張無忌發生了什麼?

于是,錢,就從你的口袋最終形成了他想要的票房。

從1993年到2022年,情懷延續的時間剛剛好,是以王晶的《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倚天屠龍記之聖火雄風》出手了。

“我的新版倚天,會比93版更暗黑,無忌得了九陽真經回冰火島,在謝遜教誨下不止練成神功,還學會王者之道。因為隻有成為王,他才能複仇,因為他的仇人是成昆背後的政治勢力,而非六大派。這花了他二十年,上光明頂時,他已經三十多歲,再不會優柔寡斷,為愛糾纏,他隻會不惜一切代價,成為明教教主,再成為王。”

與這樣的一份魔改劇情,還是我們想要的《倚天屠龍記》麼?

答案是否定的。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舊的故事也需要新的東西來完善了。

情懷,固然要有,但前提是不能空有情懷,而格局盡失。

《倚天屠龍記》是發生在元末明初的故事,江湖雖然不及北宋那麼朝氣蓬勃,但處處透着年輕,帶着熱血江湖應該有的朝氣。

就連故事的主角張無忌一也是如此。

胡青牛見他悟性奇高……不禁歎道:“以你的聰明才智,又得遇我這個百世難逢的明師,不到二十歲,該當便能和華佗、扁鵲比肩。”——《第十二章 針其膏兮藥其肓》

張三豐初時還疑心他小小年紀,如何能統率群豪,此刻見他發号施令,殷天正等武林大豪居然一一凜遵,心下甚喜,暗想:“他能學到我的太極拳、太極劍,隻不過是内功底子好、悟性強,雖屬難能,還不算是如何可貴。但他能管束明教、天鷹教這些大魔頭,引得他們走上正途,那才是了不起的大事呢。”——《第二十五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

他以弱冠之年統一明教,擔任明教教主;20歲決戰光明頂,一戰成名于天下,從此肆意江湖,建功立業。

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這樣一個正義感爆棚的江湖俠客,你颠覆了他的個性這個可以了解,新的東西,總要有,可你不能颠覆他的外貌。

一個20歲的小夥,你找了43歲的老江湖來演張無忌本身就是個失敗,更不用說,一個比張無忌大8歲的張翠山可以當老爸。

無論如何演繹,新倚天的江湖,從上到下都透着一股江河日下,死氣沉沉的江湖氣息。

這樣的江湖,還是你當初懷念的江湖麼?

雖然我很喜歡甄子丹,但不否認,他一點張三豐的感覺都沒有,看着有點大反派的感覺,尚且不如13年前洪金寶演繹的張三豐,就一臉兇相立馬什麼感覺都沒有了。

本來挺看好文詠珊的趙敏,《雪中悍刀行》的二姐,無論從裝扮到氣質确實不錯,可看了預告,妥妥的蒙古郡主竟然比不上北涼的二姐,心想王晶不可避免的老了,這個江湖或許不适合他了。

江湖并不是倚老賣老。

心目中的張無忌,應該是李連傑一襲白衣,站在武當山張三豐面前,指點江山英姿勃勃。

這才是江湖。

這才是已經值得懷念的味道。

可惜,王晶給忘了,他忘記了,即便是一份被懷念了多年的江湖,如果是你沒有足夠的誠意,那麼再好的情懷終究也隻剩下那點懷念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