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

拉馬努金是一位傳奇的年輕印度數學家。為了紀念他,印度以拉馬努金的名義舉辦了一場全國數學競賽。有一年,一個名叫阿南德的年輕人獲得了一個獎項,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這就是電影《超級30》的故事。

從曆史上看,拉馬努金将他的論文送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引起了哈代等著名數學家的注意。從那時起,這位未受過教育的天才被科學界錄取。受前輩的啟發,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阿南德也申請了劍橋,并獲得了錄取通知書。然而,他來自印度一個低種姓家庭,在貧困線上掙紮。父親為了養活他,到處借錢收學費,積攢的勞動變成了病,病得起。阿南德不得不放棄他的夢想,在街上賣零食。幸運的是,一所補習學校發現,包裝成明星老師來吸引補習生。阿南德緻富後,他覺得窮孩子缺乏受教育的機會,于是他辭職,開設了免費的補習班。每期隻接受30人,這就是标題的由來。

這部電影使用各種細節來突出印度種姓制度造成的不平等。阿南德和他教過的窮孩子都不是黑皮膚,付費補習班的孩子都是白皮膚。這是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在外觀上的明顯差異。高種姓的孩子英語流利,低種姓的孩子英語很差,阿南德不得不設計教學方法,讓他們的學生有勇氣說英語。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

在印度,低種姓不僅僅是抽象的身份,他們幾代人都無法從事先進的職業,導緻貧困的遺傳。從服裝到飲食,它比世界各地的高種姓兒童都要弱。他們旅行去接火車,挑選汽車和木筏。每個孩子的頭發都是一團糟,因為他買不起洗髮乳。《超級30》呈現出一種非常質感的貧困感,不是一些電影人想象的貧困感。

《Super 30》是印度經典作品《莫阿娜·布羅多》(Moana Brodo)中的一句話,将不平等的根源指向印度文化傳統——"如果你想培養一位國王,就教王子。阿南德的父親隻是一個普通的郵差,甚至拿不到他寄往倫敦的郵費。但他會談論"時代變了"。這些劇情,讓《超級30》有了鮮明的批判色彩。

然而,解釋問題隻是起點,用什麼來解決問題才是Super 30的出發點。1975年,中國還制作了一部以教育平等為主題的電影,名為《絕命毒師》。比較兩部電影,你可以看到《超級30》的卓越之處。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

"打破"戲劇

《破斷》最有名的場景是,校長郭龍舉着一個年輕農夫的手,指着上面的老人說:"這是入院的資格。相反,阿南德設計了一個嚴格的考試,因為他免費入學。一個孩子因為一分差而被拒之門外,阿南德告訴他,失敗和失敗之間常常是有差別的。這不是簡單的雞血,而是科學本身的邏輯。阿南德拒絕種姓制度,代之以科學規則。

Super 30的故事是由印度補習學校的興起而創立的。父母花了很多錢把孩子送到補習班。然而,對科學的追求,比起煽動的趨勢要好。這部電影以一名阿南德學生作為叙述者開始,講述了印度人今天所負責的世界級高科技公司。這一成功背後的驅動力是印度兒童對知識的渴望。他們仍然在移動磚塊和牲畜,但他們想成為探索太空的核工程師或宇航員。

在《絕命毒師》中,年輕農民上勞動大學,現在仍然去養豬場,這使得平等權利的話題成為一個笑話,城市居民會希望他們的孩子去這樣的學校嗎?另一方面,阿南德的補習班隻被黑闆教學和牛糞照亮,但從未放棄嚴格的教學标準,最終目标是讓孩子們進入印度最高學校帝國理工學院。

同樣在2019年,中國發行了一部關于補習工作的電影,名為"銀河補習學校"。鄧超飾演的工程師隻露出一隻手"虹吸現象",完全靠雞血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在Super 30中,知識點是無窮無盡的,可以在圖檔和動作中清晰地表達出來。近年來,印度看了很多具有紮實科學技能的電影,以至于我羨慕它們。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

電影主人公的真實照片

當然,Super 30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為了給阿南德施加壓力,這部電影迫使收費學校被設定為一個别墅。事實上,兩者之間并不沖突。補習班的校長提出免費向最優秀的學生收取廣告費,阿南德不會讓他的學生餓着肚子學習。這是最現實的解決方案。

作為影片的背景,拉馬努金的名聲不僅在于他的才華和個人努力,更在于英國數學家的眼光。他們不在乎種姓,一切都始于真正的學習。曆史背景和電影本身都告訴我們,隻有科學規則才能創造真正的平等。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鄭軍,中國美術學會會員,科幻作家,中國未來研究會常務理事

編輯:毛孟軒

終審判:郝洪群

部分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公共身份證:科平>

影視|"超級30":科學造就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