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纖素心蘅蕪君》|文:澌涵毓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01/
斜陽暮晚,繁華落幕。蘅蕪君輕扣東籬,素肌冰骨若玲珑玉水,對西風,笑談風霜其如何?濃濃妙筆沾墨暈,冷吟秋色,“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纖纖情愫流然尺素。眼睑低垂,神情略帶迷離,那沉醉娴雅的姿勢美得令人心顫。潑墨罷,眉宇間隐隐掠過絲絲缥缈的無人知曉的心事,不霸之中有着些許可望不可及的淡然,彌散着寂寞而優雅的音韻。
輕倚斜欄,傲然而立,誰憐其比黃花瘦?迷茫的雙眸忽而柔情楚楚,忽而冷若冰霜,淡淡的寂寥醉染一秋幽夢。心枝上瓣瓣淡淡的絮語,低低的呢喃,深深淺淺的萦繞雲煙中。羞澀溫婉之中流露着淡定和執着,隻為得,如我惜君君惜我。誰懂強笑歡顔背後的無奈與執着?卻不道,停機德反惹怒,珠淚輕濺無人知。斂眉輕問流雲,将沉落誰的心底,滴落誰的掌心?
心頭莫名飄過那個清瘦的身影。素質若一朵出水芙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間深鎖着怎樣的哀愁?淚光點點,柔波微瀾。淡淡的幽怨裡,卻有種凜然的骨氣。妩媚嬌豔欲滴,風露清愁盡在眸見流轉,如此柔若無骨的醉人兒,她怎忍驚擾。望着捧心而蹙的妹妹,她将所有的情愫藏在心底,細心呵護着那株袅袅婷婷的绛珠仙草,謹慎地維護着勝似西施的可人兒的自尊心。同是絕代姿容,同是滿腹詩書,但是她更欣賞潇湘之灑脫,她可以用詩宣洩内心的愛戀與癡情。
一曲【題帕三絕】淋漓盡緻地捕捉着内心微妙的變化。“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抛更向誰。尺幅鲛绡勞惠贈,為君那得不傷悲。抛珠滾玉隻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可是她,蘅蕪君,怎能像潇湘一樣淚染翠竹。
一枝千滴淚的斑竹訴說着那一往情深,竟是鐵石之人也為之傾倒。脈脈柔情,兩心相知。那美麗聖潔的靈魂之葩傾洩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醉了蘅蕪,也亂了蘅蕪。
/02/
縱然心性相通,她懂她,她亦懂她。但是,花解憐人花也愁。每讀那句,“誰家秋院無風人,何處秋窗無雨聲?”隔簾的心被清風吹個透徹。是啊,無眠的秋夜裡,她們有着同樣的情愫,同樣的命運糾葛。在封建的樊籬裡,任她們掙紮沉浮,卻始終走不出那桎槁的枷鎖。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枝頭上杜鵑聲聲血淚,極了知音人的心,寂寞的簾攏裡,空留淡淡的月痕伴着孤單的人兒!
東籬畔,蘅蕪君雲鬓輕挽,扶菊而立。若有若無的馥郁恬淡浮動洇潤。含笑相倚,瞬間消散了紫陌纖塵的浮躁。婉然飄逸、素簡聰穎的女子,淡雅而清新,含蓄而又典雅,矜持之中隐藏着幾分柔情,喧嚣之中固守着一阙低調,孤獨之中蘊藏着一抹智慧,恬靜逸緻之中涵養着神定氣閑的成熟,沉澱成“甯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黃葉舞秋風”的自立、自強、自愛。
亦有一份從容不迫的超然與淡定。冷眼看盡繁華,他更崇尚司徒空的《二十四詩品》中的《典雅》——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蔭,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眉宇間少了些許青澀,多了些許沉靜和豁達的氤氲。有着謝絕繁華的内斂與心素如簡的回歸;有着“寵辱不驚,看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雲卷雲舒”的惬意舒緩;更有了聽流水潺潺”的定力,亦有恬淡的靈性與頓悟。
傲立與風霜中,個性内斂的她,有着如沁竹般隐忍的冷傲。将所有的淚水凝結成霜,在眼波裡暗湧。任百花争芳,淺淺輕笑。洞察世間百态,澄明清澈的雙眸裡多了幾分從容淡定。如一汪沉靜的碧水,沉澱所有的浮塵與紛擾,寂寥地在風中蕭瑟。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濃情隐去,淡心歸來。收起清淚,輕盈淺笑。一個人執着地恪守着人生的信念,盡情綻放獨特的風格,精心構築智慧的堡壘。由内而外散發出的深思的性靈,更深地懂得欣賞生命中風景。鐘于情,笃于情,深于情,癡于情,又苦于情,爽性将一切擱淺心底,淡對紅塵。于黃昏處靜思,影留清雅。等他在時間之外,在時間之内等他,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作者
筆名:澌涵毓。喜歡用一支素筆,用文字,去溫暖每個孤獨的靈魂!
- END -
歡迎留言寫下對文章的看法,或對作者想說的話!
也許你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