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SI模型——資料鍊路層

一,資料鍊路層

資料鍊路層——建立邏輯連接配接、進行硬體位址尋址、差錯校驗等功能、通過MAC位址實作資料的通信,幀包裝、幀傳輸、幀同步。交換機工作在資料鍊路層。

1, 以太網工作在資料鍊路層

2,CSMA/CD—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通路

以太網采用CSMA/CD避免信号的沖突

原理:類似交通信号燈

3,以太網MAC位址

以太網位址用來識别一個以太網上的某個單獨的裝置或一組裝置

MAC位址長度48位(6個位元組),前24位代表廠商,後24位代表網卡編号,

MAC 位址的第8位為0時表示該MAC位址為單點傳播位址,為1時表示多點傳播位址。48位都為1表示廣播位址。

Ipconfig /all檢視MAC位址

注:一塊實體網卡的位址一定是一個單點傳播位址,也就是第8位一定為0

4,以太網的幀格式

以太網幀資料的長度46-1500

以太網幀的長度64-1518

幀校驗序列(FCS):從目的位址開始到資料結束這部分的校驗和。

類型/長度:用來辨別上層協定的類型或後續資料的位元組長度。

5,資料鍊路層分為兩個子層:

1)MAC媒體通路控制:

将上層交下來的資料封裝成幀進行發送

實作和維護媒體通路控制協定

比特差錯檢測

MAC幀的尋址

2)LLC邏輯鍊路控制:

建立和釋放資料鍊路層的邏輯連接配接

提供與上層的接口

給幀加上序号

6,以太網命名方法

N-信号-實體媒體

N:以兆位為機關的資料速率,如10、100、1000

信号:Base表示基帶傳輸

實體媒體:辨別媒體類型(TX 2對五類UTP)

二、以太網交換機

1、交換機是用來連接配接區域網路的主要裝置, 交換機分割沖突域,實作全雙工通信

2、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初始狀态

根據源MAC位址學習

除源端口外的端口廣播未知資料幀

接收方回應

交換機實作單點傳播通信(轉發)

更新:老化時間300秒

交換機對應端口的MAC 位址發生變化時

3、交換機以太網接口雙工模式

單工:兩個資料站之間隻能沿單一方向傳輸資料

半雙工:兩個資料站之間可以雙向資料傳輸,但不能同時進行

全雙工:兩個資料站之間可雙向且同時進行資料傳輸

4、沖突與廣播域

廣播域指接收同樣廣播消息的節點的集合

交換機分割沖突域,但是不分割廣播域,即交換機的所有端口屬于同一個廣播域

5、交換機内部交換方式

存儲轉發

快速轉發

分段過濾

三、

檢視MAC位址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