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悄無聲息,獨行俠現在已經來到西部第五,全隊上下洋溢着歡樂的氛圍,如無意外,這一波季後賽手拿把攥,更重要的是今年首輪大機率可以換個對手,換個手氣。

但在其他方面,你就不能要求太多,譬如你就不能要求東契奇現在就回到資料網站BBR給出的MVP機率榜上,這位賽季前最被賭坊老闆們看好的MVP候選人,除了身材管理和扣籃換上籃的天賦表演外,并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好消息在于他尚有自知之明,沒有在球隊傳奇中鋒退役球衣時硬把450斤肉往人家身上蹦。

我的意思是,獨行俠最近15場比賽隻輸了3場,同期與灰熊并列聯盟第一的戰績表現,而且戰勝的對手中有公牛、灰熊和勇士這樣的強隊,不能說是占了太多賽程和人員更齊整的便宜。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東契奇自1月2日從新冠複出以來參與了其中11場,個人輸出是25.5分10.5籃闆9.2助攻,三大項資料和賽季場均表現差異不是很大,42%的投籃命中率和21.5%的三分命中率甚至滑坡嚴重。毋庸置疑,東契奇是獨行俠的擎天博玉柱,最直接的證據,他缺陣的15場球裡球隊隻赢了5場,但獨行俠從賽季除那支勝率将将5成的球隊上升為一支超過5成勝率7場的球隊,你很難将所有的贊美都獻給東契奇,東契奇強得很穩定,甚至有點想傳個香蕉球,但他不是去年下半程穆雷受傷之後到今天為止的約基奇,約老師在場上就是一匹海馬,當爹又當媽,這賽季迄今東契奇尚未接近這個級别。

觀察獨行俠崛起的方式,當然就是防守。你都不用分析,隻要去聽獨行俠最近每場的賽後采訪,“防守”兩個字是絕對漏不掉的。終結公牛9連勝,東契奇說球隊“能和任何對手競争,因為我們真的有在防守”;終結灰熊11連勝,布洛克說“我們在防守端始終保持專注,我們知道這樣的防守能幫助我們拿下很多這樣的比賽”;到上一場再次擊敗灰熊,基德已經不滿足于幹說些關于防守的片兒湯話了,他開始拿球隊主将開涮:“東契奇讓我說他防守很棒。”

東哥的槍放下來後,基德正色道:“作為一個整體,我們的防守水準非常高。”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有多高?防守效率聯盟第4那麼高。

問題在于,獨行俠的防守水準并不像目前的聯盟防守前三勇士、太陽、騎士那樣一貫以之,他們有過一個非常顯眼的轉折。

賽季開始之初,獨行俠總經理尼克·哈裡森說:“20場球後我們就會知道這支球隊的實力。”

12月1日之前,獨行俠打了19場球,進攻效率聯盟第15,防守效率倒數第9,10勝9負的水準。

12月1日之後,獨行俠打了28場球,這期間他們進攻效率跌倒了第21,但防守效率狂竄至聯盟第1,淨勝分也達到了聯盟第4,王蒙1000米競速滑冰發力都沒有他們來得猛。

而且獨行俠這個防守第一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們場均搶斷是聯盟倒數第三,場均蓋帽是聯盟倒數第一,與之相比,這段時間聯盟防守第二的灰熊場均搶斷和蓋帽都是聯盟第1,勇士防守第三,搶斷第2,蓋帽第8。另外一些主要資料,獨行俠防守二次攻得分,中遊,禁區防守,也都是中遊。

幾乎所有和防守相關的表面資料都是中遊,蓋帽搶斷兩項甚至隻有墊底水準,最後防守效率聯盟第一?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是以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獨行俠的防守政策中最核心的一個環節是“收縮+協防”。然後是一些細節上的規範,譬如防守邊線擋拆時不允許持球人走中路,盡量不換防,大個子對持球人攻框路線形成屏障,小個子追擊形成包夾,其餘人收縮保護油漆區;弧頂擋拆防守協防人重點對掩護後卷切球員進行協防;在對方開始轉移球至弱側外線後,執行交叉輪轉外撲,距離有球人最近的球員必須無條件外擴出去,次近者尋找弱側第二點傳球選擇繼續外擴。

你可以看到獨行俠嘗試的是一種内外兼修的防守政策,他們一是不喜歡用聯防放空三分,整個賽季5015次防守回合隻擺了59次聯防,二來他們不喜歡放松對外線有球的壓力,這種幾乎遍布三分弧線的對強側雙人準包夾,加上弱側瘋狂外擴,讓獨行俠成為了聯盟控制三分球效果最好的球隊,對手均每百回合僅僅出手33.2次三分,聯盟第5低,命中率33.6%,第6低,可謂壓質又壓量。

壓制三分球到位,在這個時代顯然就已經占了不小的便宜,另外在籃筐保護方面獨行俠就表現平平,但由于收縮政策的存在,就不至于拖累整體防守太多。另外一點很明顯的防守軟肋則在于弱側的交叉外撲,對手成功轉移球後的空位機會,獨行俠是無法防守到位的,這可以說是獨行俠政策上必須放棄的部分,屬于“防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範疇。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獨行俠之是以執行這樣的政策自有其道理,他們希望将最好的兩名球員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放在場上,就必須要承受他們兩位橫移速度相對緩慢的劣勢,布倫森看着積極,但在防守端的貢獻受限身高實際非常有限,球隊中真正具備防守精英級别水準的球員是芬尼-史密斯,但後者通常還需要拿出絕大多數精力去照顧對面的重點球員,功能上類似太陽的布裡奇斯和掘金的戈登,剩下另一位防守端貢獻相當高的球員是克勒貝爾,他是專門用來搭配鉑金使用,之前獨行俠習慣用鮑威爾,但大傷之後的鮑威爾實在有點夢魇,進攻端還有一定威脅的克勒貝爾顯然會是更好的選擇,兩個内線加上東契奇,獨行俠是聯盟後場籃闆保護最好的球隊之一,這也減少了面對對手二次進攻的壓力。

人員搭配完畢,我們定睛一看,和上賽季并無太大差別。場上5名球員有3.5個防守不能說糟糕,也不能舔着臉說他們優秀,譬如最近赢球之後,芬尼-史密斯說東契奇的防守比人們想象的要好,如果以人們對一個普通胖子的想象來琢磨這個問題,你不能說電風扇的言論是真正的贊美。隻能說,所有這些人捏合在一起,完美地執行了球隊的既定防守政策,而這樣的防守政策也适合每個人在防守端有所發揮,掩蓋弱點,最簡單的,如果你的政策是無限換防和照顧好每個空位而不執行協防,獨行俠這套陣容隻會被内外雙爆。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換句話說,獨行俠執行的真正意義上的集體防守,基德剛來的時候就說得很明白,我們過去是一支進攻球隊,但進攻總有失準的時候,但防守體系和防守習慣一旦建構好,會比進攻更靠譜更穩定。

有的朋友喜歡說“防守靠努力”,努力當然是要努力的,打工不努力怎麼掙大錢,但防守不能光靠努力,和進攻一樣,防守也要講究政策,講究細節。就好比獨行俠的政策中講到“收縮”,全聯盟收縮的球隊多了,你看湖人隊防守的時候後衛就常常收縮到籃下,防守有變好嗎?

基德剛到獨行俠,就在訓練場上以籃圈為中心、16英尺為半徑畫了一個灰色半圓,16英尺就是罰球線到籃圈的距離,這個半圓基本上囊括了油漆區和肘區。基德要求所有球員都有,注意收縮就踩到這條灰色半圓就行,不能過深,否則無法及時對弱側外擴,也不能太淺,否則無法護框。落到實戰中,觀衆們看不到的那條灰色半圓,就是獨行俠防守的細節,也是他們如今在球場另一端如此成功的秘訣。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現在,獨行俠防守有多好,為什麼這麼好,我們都說得差不多了,隻剩下最後一個問題:

他們為什麼能在12月1日這一天前後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獨行俠總經理哈裡森剛上任的時候除了立下“20場後看實力”的預言外,還提到新帥基德說:“我們是哥們兒。我們可以挑戰對方。我倆分工不同,他是教練,我為他服務,給他找來更好的球員,更合适的球員,以及他需要的球員。”

10勝9負後,基德的挑戰如期而至:“這是一支以進攻建隊的球隊,而非防守。”

你不了解過去的基德,你單以為他培養出了字母,但你不知道他在雄鹿、在籃網的時候是如何公開發難管理層和球員的。當我在12月1日聽到基德公開講這話,第一反應是完蛋了,這老小子又開始分鍋了,“我的防守政策和訓練方法沒錯,球隊防守倒數第9是因為管理層就給我這些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白胖白胖的東契奇,真變身防守大閘了?

是以這是很難解釋的事情,12月1日之後獨行俠的防守突然開始沉沙泛起一路飙升,就像按下了一個神奇的開關,你可以說這就是化學反應,有政策、有執行力、有努力,又有赢球的正向激勵,如此循環自然越來越好。

或許吧,在美好的事情真正發生之前,你不知道是哪種組合會促成最終的成功,你總需要時間去嘗試,但在真正見識成效之前,這些嘗試最大的敵人總是懷疑,懷疑令人抓狂,懷疑令人轉身,懷疑令人踩下刹車,懷疑令人難以堅持,不然你以為,基德的那個灰色小圈圈,是從哪位防守大師那裡帶回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