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沈婷婷
圖檔:回顧 - 孫格林,排版 - 文琦
音頻:旁白 - Laura Shin,制作 - Sian
封面圖檔:©THAMANT PANOMSUK/Shutterstock
2020年11月15日,緬甸舉行了自2010年政治過渡以來的第三次大選,昂山素季的全國民主聯盟赢得了壓倒性勝利。
作為緬甸開國元勳昂山将軍的長女,昂山素季在緬甸的知名度很高,類似于巴基斯坦的本·布托和印度的英迪拉·甘地。緬甸、印度和巴基斯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也塑造了今天的緬甸。
左起:昂山素季、本·布托和英迪拉·甘地
圖檔:維基共享資源
▾
緬甸歲月
當我寫一篇關于緬甸的論文時,我想到學校裡有一個華裔緬甸同學會說一些中文的話,我想請他接受采訪,了解緬甸的社會和改革狀況,但當邀請發出時,他委婉地拒絕了。盡管緬甸多年來一直在改革民主,但每當談論政治時,緬甸人都會回避它,特别是當涉及到外國人時。
選擇緬甸作為研究對象,可能與我童年的記憶密不可分。我第一次去緬甸是在1999年,當時我還小,來到雲南省西雙版納的景洪、尤拉、渤海,經達洛邊境進入緬甸門臘。
制圖:太陽綠
那是1999年4月,在熱帶季風氣候的旱季,陽光燦爛,炎熱。陽光下,中緬邊境的色彩鮮豔,無比燦爛,童年時我第一次知道,原有的色彩也可以與如此鮮豔的色彩相得益彰,哪怕是神聖的國門。國門上的緬甸字也讓我覺得很有趣,就像兒童畫一樣。
太郎港
圖檔:azx118 / Figure Bug Creative
我一進入緬甸,就收到了緬甸當局的一本小冊子,扉頁上印着一個在我看來非常醜陋和厚臉皮的黑人,他戴着軍帽,穿着軍裝,胸前有一堆獎章,在炎熱的氣候中, 我覺得他又熱又重。照片:最高領袖丹瑞将軍。這是進入緬甸後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名字。
被稱為緬甸王儲的丹瑞于1997年上台,當時他的權力巅峰,并于2003年辭職。
圖檔:evernovember.blogspot.com
緬甸家門口有一個與毒品有關的博物館,描述了政府在金三角打擊毒品犯罪和抓捕販毒集團的努力。勐臘位于緬甸東北部的撣邦,與中國、緬甸、泰國和寮國接壤,又稱金三角。
對我來說,它比博物館開頭介紹的抗毒品或罂粟花更有吸引力。紅花手勢是紀念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者的象征,但它已成為亞洲邪惡的源頭。
"那邊有一片罂粟田,"導遊指着離博物館不遠的山坡說,"那裡種植罂粟,是農民的主要作物。"盡管禁毒博物館一再強調罂粟的罪惡,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博物館外面到處都是罂粟花,是當地人的主要收入來源。
"花好壞,為什麼要種呢?"我問道。
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
我發現成年人不會說和做同樣的事情。
蒙拉的毒品問題一直很嚴重。
圖為去年國際禁毒日在緬甸舉行的禁毒活動。
圖檔:paukphaw.com
門拉塔和舞蹈
圖檔來源:Prince Yu/ Instagram Creative
參觀結束後,我們去看了哥布林秀,據說這是從泰國到緬甸的"退休"轉移。男高美女,在舞台上唱着鄧立軍的歌。演出結束後走出房間,與遊客合影留念,在白天,妝容濃郁的人像一群妖怪一起跳舞,卻有白色旗袍穿着精靈優雅氣質,氣質不一樣。我和大人們一起長大,希望能和這個漂亮的姐姐合影留念,跑到她身邊。
這時,我的頭正好靠在她的腰上,她把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我轉過身來看着她的手:那是一個又大又粗糙的男人的手掌。她确實是一個男人,一個人的表面和實質,是不一樣的。
沖突之國
緬甸是一個表面上與實質不太一緻、充滿沖突的國家。在學習緬甸的過程中,我固有的認知不斷受到挑戰,我的自以為是不斷被颠覆。
緬甸地圖
緬甸目前的國名和一些地名是人為的,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1989年,緬甸決定通過更名來殖民英國,緬甸改為緬甸,仰光改為仰光。它類似于印度孟買,從孟買到孟買,加爾各答從加爾各答到Koolkata,金奈從馬德拉斯到金奈。
雖然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它與其他英國殖民地不同。英國殖民統治給一些地區帶來了現代化,如新馬來西亞和香港,但并沒有給緬甸帶來太多好處,緬甸的經濟仍然落後;
一個19世紀的緬甸家庭。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由英國殖民者制造的,但緬甸是一個古老的文明,擁有完整的制度,王室和國家機器。
一幅描繪緬甸王室的油畫。
圖檔:福岡亞洲美術館
殖民者為這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的古老國家付出了代價。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争以巨大的代價吞并了緬甸,其中第一次是英屬印度曆史上最長,最昂貴的戰争。
第一次英緬戰争
1885年,英國将緬甸并入英屬印度,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并于1937年脫離英屬印度,成為大英帝國的故鄉。與印度融合的曆史導緻了人換,許多印度人和孟加拉國人搬到了緬甸,這成為未來羅興亞人問題的根源。
一個穿着緬甸和印度服裝的人物在19世紀的油畫中
圖檔:creativecommons.org
雖然緬甸有蒲甘的萬塔城或金塔,但這隻是宣傳片的片面部分。緬甸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多民族、多宗教國家,包括緬甸、撣族、孟族、克倫族、克欽族、克耶族、華族、羅興亞族等民族,大多信仰佛教、克欽族、克倫族、羅興亞人、無名穆斯林、穆斯林、伊斯蘭教,以及少數印度緬甸人信奉印度教。
緬甸可以說是中國最鐵的夥伴,但就其曆史上的許多事情而言,它一直具有相當颠覆性。
在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争——抗日戰争中,緬甸的态度是微妙的。國父昂山将軍不是反日派,而是反華派。1941年,中國支援在緬甸的英國軍隊對抗日本人,支援中國遠征軍三年三個月對抗日本人,以及昂山上司的緬甸獨立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昂山利用日本法西斯主義驅逐英國殖民者,并與日本合作,于1943年建立了日本傀儡政權"緬甸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的戰敗已經決定,昂山再次落入日本之手。雖然中緬印戰争消滅了49,000名日本軍隊,但中國付出了67,000人傷亡的沉重代價,其中30,000人在緬甸北部從熱帶雨林氩氣和瘟疫中撤離中喪生。
位于雲南省滕沖的登沖國家公墓,紀念緬甸遠征抗日國民軍,是中國最大的國軍抗日紀念公墓。
圖檔:Dd_11 / Instagram Creative
進入緬甸和日本,被中國視為國歌,是緬甸人眼中的另一種描述。緬甸撣邦逃跑的公主聖三田(Sao Sanda)在她的自傳《月亮公主:撣邦的記憶》中回憶起中國遠征軍:"緬甸沒有任何邪惡,無論走到哪裡,它都被燒毀和搶劫,就像日本軍隊一樣。"
緬甸軍政府在政變中上台,長期以來一直離不開中國的支援,但當奈先生上台時,他針對緬甸華人,關閉了華人學校和報紙,掀起了一股排華浪潮。
昂山素季所宣稱的民主也是有選擇性的,不适用于羅興亞人,他們不被承認為緬甸的族群,他們正在使用高壓手段為難民制造人道主義危機。
在2011年的電影《昂山素季》中,楊子軍飾演昂山素季。
圖檔:p3.no
歸根結底,緬甸的沖突是一個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為生存而搖擺不定。撇開國家立場不談,這種悲慘的鬥争在緬甸的曆史人物吳肅身上尤為明顯。
關于吳肅的記載很少,我在回憶錄《月亮公主:撣邦的記憶》中讀到過他,哀歎他兩次漫長而悲傷的旅行。在往返緬甸 - 英國的旅程中,您将經曆一個戲劇性的轉變,演變成意想不到的漂流。
1941年12月,吳洙赴赴英國争取緬甸民族的自決權,遭到無情的拒絕。失望之下,吳洙于12月29日前往葡萄牙與日本法西斯分子交談,不希望資訊落入英國人手中,1942年1月12日吳洙在巴勒斯坦被英國人逮捕,被送往烏幹達服刑三年。一次短暫的希望之旅以三年的流亡非洲和騎士團的囚犯之旅結束。
出獄後,吳肅沒有放棄,1947年他再次前往英國,争取民族自決,最後順利傳回緬甸,出乎意料地等待着他的是一個更悲慘的命運,半年後昂山将軍被暗殺,死因仍存疑,吳洙被公認為劊子手, 于1948年被處決。
吳肅的兩次旅行都以監禁和死刑告終,盡管他一生都在為民族自決而鬥争,最終以小醜的身份被曆史抛棄。
《月亮公主:撣邦記憶》
圖檔:saohpa.org
緬甸的過去,亞洲的孤兒
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華人較少的國家,主要是雲南華人,一些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雖然中國人在該地區擁有很高的經濟地位,但他們并不像印度尼西亞華人和菲律賓華人那樣突出。
虎标王晉油王,銀河報大亨胡文虎
出生于緬甸仰光。
香港姐姐朱玲玲出生于緬甸。
除了著名的中國商人之外,緬甸華人的另一個存在是毒枭和軍閥。羅星涵和昆莎是活躍在金三角的毒枭。彭家生是一個大膽的軍閥,大膽的世襲Tushi Yang,從緬甸開始,南明王朝,家族一代到1959年的大膽争鬥。
還有一群中國人處于被遺忘的邊緣,中國内戰擊敗了緬甸的國家軍隊。1949年,中國軍隊撤退到雲南和緬甸,1942年緬甸遠征後開始了另一次對緬甸的遠征。
這一次不是反日,而是"反攻大陸",而是不再是國家紀念的反日遠征,而是淪為流亡者,不僅反攻大陸無望,無法回家,還受到英軍和緬甸國防軍的圍攻,他們兩次擊敗了英緬軍隊,招緻了聯合國的譴責, 台灣當局也未承認,淪為無家可歸的異國戰士。
台灣導演朱豔萍的電影《異域》将這段真實的曆史搬上了銀幕,影片分為1990年和1993年兩部,彙集了大陸港台一線全明星陣容,但由于當時海海兩岸的題材都很敏感,沒有大紅紫, 但羅大佑演唱的主題曲《亞洲孤兒》卻是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
電影《異形,異國英雄的終結》
1953年,緬甸國民軍的一部分撤退到台灣,并在村裡定居。如今在台北桃園村,有許多緬甸風味的雲南餐廳,這種失傳的獨特味道隻能在台灣找到,對應緬甸義遠國民軍撤軍的曆史。
"米幹"是台灣島上獨特的雲南人風味,這些從緬甸進入台灣的頤君和家人,講西南官方語言,相當一部分是雲南回族,他們住的地方除了有美味的餐廳,還有清真寺。(關于雲南為什麼有回族和南方穆斯林的血統,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告訴你,請注意)
餐廳附近的龍崗清真寺
台灣的"跨海一代"正在消亡,但緬甸的曆史并沒有被年輕一代遺忘,台緬導演趙德川是為數不多的以電影業為主題的影業導演之一,拍攝了一系列涉及中緬邊境、緬甸華人、儲存記憶的故事。
《再見城市》柯振東主演
講述來泰國工作的緬甸華人的故事。
紀錄片《歸來的人》
講述了一個在台北工作的年輕緬甸人回到緬甸的故事。
緬甸的沖突亟待解決,軍事、民族和經濟發展一直是該國面臨的三大最重要的主題,75歲的昂山素季将帶領她的人民走向何方還有待觀察,但全國民主聯盟的勝利表明,緬甸不願意回頭,隻會向前邁進。
結束
此内容由作者提供,并不代表地球的位置。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請聯系背景授權。
點選檢視過去的循環
如何解決老年男性的問題?
900萬人離開北韓半島
長期草案
貢獻郵箱 [email protected]。
(簡單介紹)
▼
按住跟随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