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一個月的時間,我把《你的燈亮着嗎》讀完了。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
知道自己在考慮的是什麼?自己在做的又是什麼嗎?或者說,你的所做究竟是解決了什麼問題?解決了誰的問題?是否真正解決了她的問題?或者說,你的所想究竟是基于什麼需求?滿足了誰的願望?是否真正達到了人們的需要?
在我們幼年的時候,我們對世界充滿了憧憬;在我們青年的時候,我們心中滿懷着理想;在我們壯年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堅定地将地球踩在腳下;而在我們老年的時候,我們發現突然間有了足夠的時間來後悔以前所作的一切。
我們在世間生存,各各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但這世間并不常常如願,我們的生活被各種各樣的小節所糾纏,我們的事業被各行各
業的敵友所阻攔,我們的愛情因對方瞬息萬變的要求而蹒跚。然後,我們忙碌于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奔波于甲乙丙丁你我他,我們搞不清夫妻從何處收集了那麼多淚花。
是的,我們彷徨,苦悶;在被人問及我們自己的需要的時候,我們苦笑。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如果我們無法跳出作為個人的境地,還停留在不斷地接受問題、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的怪圈中,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和“正在幹些什麼”。面對變化多端的世界,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我們一
籌莫展,一腳踏進焦油坑不知前路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