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作者:賞石達人網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中國的石文化活動,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已經形成了極為壯觀的群衆活動。從學者到勞工,從官員到百姓,真是上上下下,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都參加了進來。人們以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尋覓各種奇石、怪石、美石。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在這種尋求中,發現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品類,進一步得到心靈的愉悅和淨化。石品格感化人心,人心與石品格相融相合。這是人的幸運,在這紛纭的世界裡,找到了一種養心、修心、煉心的方法;找到了自我開拓和提升的途徑。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在目前的玩石、藏石、賞石活動中,人們比較側重于奇石怪石的發現,尤其是許多藏石大家,真有點踏遍群山遊曆江海,不搜盡奇石決不罷休的勁頭。但是,這石頭是根本搜不盡的:一是石種繁多,遍及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人類是很難尋遍的;二來,随着玩石活動的深入發展,人自身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進步,對于各種石頭的美的感受就會出現新的認識和體驗。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原來以為不美的,現在覺得美了,這是自身品位提高的必然。石文化之是以被稱為文化,就是它和人的意識活動相聯系。時代文化,就是傳統意識和現代意識在一定曆史條件下的時代再現。有石無人的作用,不可稱之為石文化,有人無石地相彙,也無從稱石文化。是以,我們應該看到,石文化中,石的本質作用和人的主體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依存關系。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石文化的這種性質,決定石文化必然會因地、因時、因人而變化,向多方位拓展。奇石收藏、石藝創作都是石文化不可或缺的。奇石在于發現;石藝在于創造。發現需要才華,不然就不可能發現石的内在的美,就不可能有深刻的了解和點石成金的命名與擺放方式的選擇。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創造在于通過藝術家的思索與巧妙的加工,創造一種新形象引申出更深更遠的意境。用石頭的相應的藝術創作手法,完成一項以石藝術抒發情感的活動,進而達到愉悅心靈的目的。在這兩項活動中,奇石觀賞的特征是發現和命名,石藝創作是構思和制作。這裡與奇石觀賞的不同之處,在于施以人心,化平庸為神奇,施以心計,變無用為有用,以幾塊不同的石材,造就出驚人的引人深思的悅人警示的作品來,這類作品經曆着藝術創作的全過程,而不隻是停留在發現上。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石藝創作較之奇石收藏,對人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它是一種新的形象從無到有的過程,沒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工藝制作手段,是不可能達到的。中國藝術理論講外師造化,中發心源。奇石觀賞是有客觀局限性的心源發現,石藝創作倒是無局限的主觀創作活動。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他可以在藝術家的想象中,通過各種手段,創造各種形象,利用各種創作手法,向人們傳達自己的種種心願,可以說是随心所欲,任意馳騁,這給石藝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這種方法也給不少接觸奇石的人們提供一個通過石藝創作,進入一個别有趣味的石天地的條件。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石藝創作,是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通過石藝創作實踐,我們不僅可以找到藝術創作的樂趣,也可檢驗我們的知識,我們對人生對各種事物的認識的深度。同時也可以使人們在趣味世界找到更有意思的寄托。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我自己是一個石頭愛好者。愛奇石,它們使我認識世界的奇妙;在觀賞奇妙的形和畫中得到惬意,也使我有一種現實生活的滿足。我也愛石藝,因為它更能使我随心所欲。通過拼接擺放,組合,雕,刻,寫,畫等方法,展現我心中之所想,說我想說的話,使我暢抒人生之情懷。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這不僅是現實生活的滿足,而且有一種長嘯高歌,低吟淺唱的體驗,像完成了一幅畫、一篇文章一樣的快樂和舒心。藝術創作,是一種心靈釋放活動,心的寄托,需要安撫,奇石有這種作用。同時心也需要抒發。石藝創作就是石愛好者養心、修心的另一種方式。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石藝創作,它更适合于我們一般的石藝愛好者的寄情。也許有人說這都是些雕蟲小技,不為衆玩石家所挂齒。其實,事情并不是這樣的。藝術所承載的是情,情之所至,法之所随。抒情的方法是沒有局限性的,也不是以大小多少為分的。從藝術創作來說,心靈的愉悅,是在主題的思索和表現手法的選擇,以及完成創作的全過程之中。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每一階段都有每一階段的喜悅。有時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有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創作過程就是這樣的有趣。是以,我們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說實在的,大藏石家也應該在石藝創作中為自己開辟新天地,找到更多的意趣和美情。

阮文輝|談談石藝創作

作者:阮文輝

責任編輯: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