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曆史上最猛烈的"司法風暴"動搖了政治派系根源,"三星共和國"層面的财閥似乎仍然束手無策。

今年1月18日,三星電子副總裁李在瓥抵達南韓首爾高等法院。圖檔來源:新華社
|陶短房
8月9日,南韓司法部宣布,三星電子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在琡将于13日因"關府節大赦"獲得假釋資格。
"假"釋出和"真實釋出"
2017年2月17日,當時48歲的李在镕被控賄賂和僞證罪,包括向前總統樸槿惠的密友崔順成(Choi Soon-sung)控制的基金會注入近70萬美元,以換取樸槿惠對三星子公司有争議的合并的支援。李在镕被首爾地方法院逮捕,并于當年2月28日被正式起訴。
同年8月25日,首爾地方法院判處李顯龍五年有期徒刑,次年2月5日減刑兩年半,緩刑四年,李某出獄,罪名被"發回二審法院";2021年1月18日,首爾地方法院再次減刑,李在镕的兩年半刑期被減為實際刑期,他在法庭上再次被捕并被送回監獄;李在镕刑期滿後的五年内不得與三星集團合作。
南韓的光府節始于1945年,每當光複節時,南韓司法部都會赦免一批囚犯,作為"通慶世界日"的标志。2020年,南韓司法部對600多名被拘留者給予了大赦,今年這一數字已升至810人。南韓司法部在一份大赦聲明中表示,李"在監獄中表現良好,公衆願意在監獄中釋放李",他"服完了60%的刑期,有資格在南韓假釋",是以"在全面審查後做出了這一決定"。
然而,李先生的案件遠未解決:8月12日,也就是他假釋的前一天,首爾地方法院對三星生物制藥部門提起了39億美元的會計欺詐指控。一些司法人員認為,這起訴訟是三星在《長遠》中尋求李明博提前釋放和"想放縱"的保護性訴訟的舉措。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反對釋放李克強的人諷刺說,這次李是"真正釋放"而不是"假的"。
琴弦的聲音和法外行為的意義
僅從司法角度來看,李克強的假釋就存在争議:民調顯示,約70%的受訪者支援假釋,但這并不構成在押人員假釋的充分條件。"在監獄裡表現好"的雲彩,也是"嘴無功而返",真正剛性的名額是實作"五分之三的刑期"這個"硬尺子"。
然而,李于2017年8月25日被判入獄,并于2017年2月5日再次被判刑,直到今年1月18日才被還押候審。三星集團事實上的頭号人物本應在監獄服刑30個月,但在監獄裡隻呆了不到13個月。
李光耀被昵稱為"三星共和國"的南韓最大财閥——三星集團中真正的頭号人物,因為他的父親李坤熙于去年10月25日病逝世,而現在三星集團的關鍵職位已經填補,但實際上家族成員互相争奪優勢,導緻龍群沒有了領袖。
自回歸以來,南韓一直受到财閥政治的困擾,幾個财閥聯合起來,掌握着南韓經濟的整個命脈。與此同時,轟鳴的"反腐"、"反财閥"運動往往以雷鳴、雨聲告終。大多數總統在民主化後來自平民背景,他們不僅無法與财閥作鬥争,而且成為他們鬥争的受害者。
導緻李明博入獄的"餘美門"案涉及南韓前總統樸槿惠本人的刑事案件。樸槿惠最初高喊的"經濟民主化"和"去财閥化",結果卻頗具諷刺意味——李明博曾兩次出獄,但樸槿惠和她大多數幸存的前任一樣,仍然不得不"把他的監獄底底"放進去"。
現任總統溫家寶宣布"結束财閥時代"的"司法風暴"的裡程碑式的成就之一,就是對李某的案件進行"重審",随後将被停職的李嘉誠送回監獄。但現在,李明博回歸"假釋"表明,南韓曆史上最暴力、最堅決的"司法風暴",可以撼動曾經不可動搖的政治派系根基,但依然是針對"三星共和國"層面的财閥。
"三星共和國"作為"财閥中最大的财閥",獨占南韓經濟的1/5,業務範圍覆寫所有領域。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三星等南韓财閥在南韓,各行各業和數千萬人不禁成為"利益相關者",就業、民生、産業、交易關聯等,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三星共和國"的損害。
三星集團自李坤熙、李在父子和李氏家族多位深深卷入各種"官",反複擺出"平躺不做""硬肉"的姿态,營造出"李在獄中無生無姓"的有利氛圍。财閥聚集的南韓工業聯合會發揮着核心作用。美國淺野和跨國公司擔心三星在美國的晶片工廠進行100億美元的新投資,最近不遺餘力地遊說政府"舉手"。
一是認為三星繼續"平躺"将危及南韓的經濟競争力、就業形勢和國際關系;在這種背景下,"程式被打破,程式值得懷疑",李在"假釋真實釋放"中已經成為事實。
2020年6月8日,李安達勉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出庭。圖檔來源:新華社
樹木想要安靜和多風
溫家寶和執政黨的意圖是釋放李克強和其他809名在押人員,這使他低調而低調。
但是這棵樹想要安靜和多風。
許多支援嚴厲懲罰财閥、反對控制南韓政治、經濟和社會團體的團體感到憤怒,指責溫家寶"虛僞"和"表面上高喊民主,但實際上卻與寡頭妥協"。
這些團體大多是溫家寶和執政黨的傳統核心支援團體,出于對李克強獲釋的不滿,他們很可能背棄執政黨,比如"人民團結争取民主"組織負責人金竹浩,他表示,由于李克強"不當釋放",他們将在大選中"重新考慮"對執政黨的支援。
許多司法專家和政治評論員擔心,李光耀的短刑在幾年内被改變、改判、釋放、抓獲,會給國内外群眾留下"南韓司法總有例外"的強烈印象,進而嚴重動搖南韓司法體系和南韓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三星共和國"未必"好看結局"。李和三星否認了任何指控,"轉機"已經扼殺了。不僅如此,在李明博五年來"不被允許在三星集團任職"的"無拘無束"禁令仍然有效的情況下,三星集團随後要求司法部長"特别準許",或"平淡"技術,可能會進一步刺激對李明哲的假釋高度敏感的高度敏感的公衆神經, 增加了南韓在選舉前後的政治和社會變化。
特别貢獻者|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李偉
實習|魏英子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