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時事
1. 中港航空高品質發展研讨會在武漢舉行
2019年9月9日,中國港航高品質發展研讨會在武漢召開,期間中國港口協會第八屆三大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三屆理事會、山東港集團黨委副書記、司長、總經理李鳳麗同志當選為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副總裁。

2.漁業科技發展70年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9月8日,中國水産科學院黃海水生産研究所在青島海洋科技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辦了"漁業科技發展70周年暨漁業科技發展50周年"盛大學術論壇。
3.國内首艘極地探險遊輪啟航南極洲
9月9日8時,國内首艘極地探險郵輪格雷格·莫蒂默号從江蘇招商工業海門基地1号碼頭起航,前往阿根廷南部小鎮烏斯懷亞,開始了首次南極航行。
4.跳水員唐家玲榮獲"國家道德典範"稱号
9月5日,中央文明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七屆全國道德典範座談會,表彰了58位國家道德典範和257位國家道德典範提名者。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艇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進階工程師唐家玲被授予"國家道德典範"榮譽稱号。
5. 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将于10月舉行
9月5日,深圳召開新聞釋出會,透露第七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将于10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舉行。展會的主題是"未來的藍色機遇"。
國際亮點
一、中國與新加坡簽署《船舶電子證書諒解備忘錄》
9月5日,中國和新加坡簽署了《船舶電子證書諒解備忘錄》,旨在促進兩國船舶使用電子證書的注冊,加強船舶電子證書領域的合作。
2.伊朗釋放油輪新動向:美銷毀未成功卸貨
據外媒報道,最近在地中海航行的一艘伊朗油輪放行後,出現了新的趨勢。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8日表示,"盡管美國采取了各種破壞性行動",但伊朗油輪"阿德裡安·達裡亞一世"成功卸油,現已停泊在地中海港口。
3. 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人工智能:海洋經濟領域亟待發展和重視
"目前,人類正專注于陸地上的人工智能制造,但人工智能在藍色經濟和海洋經濟中的應用對我們來說同樣重要。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George Smoot)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人工智能在海洋經濟中的應用需要得到發展。
本地報告
1.廣東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鍊系統
海嘯預警全鍊體系的建成,實作了廣東省自主開發建設地方海洋觀測預報系統的飛躍,将大大提高廣東海洋預警基礎水準,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快速、科學、可靠的支撐。
2.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将在湛江市政府與鵬城實驗室簽訂合同舉行
9月9日上午,湛江市人民政府與鵬程實驗室簽訂合同,在湛江啟動了全國水下機器人(冬季)大賽。湛江将與鵬城實驗室合作開發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應用領域,探索鵬城實驗室和湛江灣實驗室,舉辦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
自然災害
1. 飓風多裡安席卷加拿大東部沿海省份
飓風多裡安肆虐巴哈馬群島,造成40多人死亡,在9月7日至8日周末減弱為熱帶風暴後席卷加拿大東部沿海省份,留下一團糟,對當地電網造成嚴重破壞。
來源:中國海洋報、中國新聞網、智慧海洋、環海
圖檔來源:網絡